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平老故事】走进万亩松 ,走近身边的历史 作者:薛玉林

 □ 薛玉林

康平县海洲乡的“万亩松”被人们称为“沙漠绿洲”,这片神奇的林海犹如一条绿色的巨龙在保护着附近村民不受风沙侵袭,是当地百姓的保护神。

万亩松一景

“万亩松”生态旅游风景区座落在康平县西北部三十公里处的海洲乡育林村。距长深高速公路康平北站出口15公里,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北与内蒙科左后旗接壤,西与小城子镇相邻,距沈阳市150公里,总面积一万余亩。

2015年经申报审批“万亩松”成功获批为国家A级景区,是辽宁省政府确定的“一日游”旅游景点,沈阳市八大自然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康平县旅游风景开发区重点项目之一,更是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场地。

为了探究“万亩松”的由来,我多次来到万亩松、观赏一望无际的养眼绿色,享受松树特有的芳香,呼吸清新的天然氧吧。在高高的瞭望塔上,俯视松涛阵阵令人陶醉。风景如画的“万亩松”是怎么形成的呢?为此,我曾采访过在海洲乡担任过领导职务的离退休老领导并在育林村找到了六十年代的村主任,找到了几位当年参加“万亩松”植树的老人,他们从不同的侧面用亲身经历讲述了这段身边的历史。

育林村曾用名韩达子窝堡,据说很早以前有一位姓韩的蒙族人来到这里,人称韩达子(人们对蒙古人的贬称),他在此盖了三间窝棚,开碱锅子制火碱,从此人们便把村名称为韩达子窝堡。六十年代初期这里地薄坨荒,林木稀少,年年刮大风,满天飞黄沙。洼地盐碱白茫茫,三年打不出一年粮。村民困苦不堪。

·不敢开窗户

当时自然环境特别恶劣,韩达子村处于风沙地区的风口地段,风力在七级以上,在村里有这样两句顺口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附近的村民夏天不敢开窗户,否则吃饭的时候就会有沙子刮到饭碗里。因为沙子被风刮的堆成小山,沙堆紧贴后房山和房子一样高,一开窗户沙子就顺着窗户流淌到屋里了。

·推不开门

春季风沙大,遮天蔽日,刮风的时候天昏地暗,处处是沙堆,早上起来就发现炕上、被褥上、屋地上到处是一片很厚的沙子,房门已被沙子封住,推不开了,好象下大雪似的,把道路和门都封上了。

·把种子刮没了

由于风沙刮起来看不见人,种地保不住苗,一块地种三、四遍是常有的事,播下去的种子被大风刮没了(有时种包米不赶趟了就只好改种乔麦,再刮没了就再次改种别的),农民们无可奈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毁种,到年底没收成,一年又一年都白忙活了。

·小树连根刮飞

村民老王家门前有锹把粗七棵小树,被大风连根拔起,刮飞了,老裴家棚子上有二十多米长的大苫布也被大风刮的无影无踪,还有老张家房盖上的油粘纸全部被大风卷走了……

·走路走不稳

在这里走路是不能挺胸抬头的,因为风大站不稳,走路时要低头,弯腰紧走,有一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走路把腰猫,南边播种,北边出苗。”前一句就是说风沙大,走路时要低头猫腰,不然走不稳。后两句是说,在南边播下的种子被风刮到北边出苗了,“风起天昏地暗,滚滚黄沙弥漫,地种三遍四遍,出苗糊了半边”这是当时很形象的真实写照。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从1964年以来,历届海洲乡党政领导增强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防风治沙当做一件大事来抓,他们深入实际到村屯查风口,找沙源,针对大部分是流沙,沙丘和沙地的现状,公社党委决定固沙造林,阻止流沙南移,从根治风沙入手,大搞林、路、沟、三网建设,向自然挑战,并拟定首先在黄沙覆盖的风口沙丘上建起防护林带。

     据育林村今年78岁的孙德新回忆,他从1964年开始当了21年大队会计。目睹了“万亩松”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公社代理书记湛洓陈很重视固沙造林,帮助大队建立苗圃,并和孙家店林场签署了《造林协议》大队出土地和育苗管理,林场负责技术指导,成林后三七分成(大队得七,林场得三),湛书记还联系打井队为苗圃打了深水井。为大队解决了没树苗,没技术,没水源的实际困难。把苗圃办起来了。在当时如果没有公社党委的支持,大队根本没有能力办苗圃。所以说“万亩松”是在公社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带动下,全大队六个生产队的基干民兵,齐心协力多次顶风冒雨大会战取得的成果。

湛涑陈

  湛涑陈老人生前我曾两次采访过他。提起当年的“千亩松,老人家沉思着,仿佛又 回到了当年,他缓缓的讲述,那时条件非常艰苦,韩达子大队是受风沙之害的重灾区,孟祥均副社长参加县里雨季植树造林会议后,公社党委结合实际贯彻会议精神,经研究同意孟祥均的提议在韩达子大队风口地段栽植松树,阻止风沙南移。可是当时生产队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拿不出钱来买树栽子(树苗),面对这种情况,党委就想办法帮助村里解决实际困难,和孙家店林场协调,先赊一部分树苗,解决应急,然后敦促大队和林场签署《国合造林协议》双方明确责任,成苗后和林场按比例分成,党委把植树造林营造“千亩松”当做中心工作来抓。

湛洓陈在沙漠地留影

  湛洓陈回忆这段历史时深有感触地说: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党政班子成员形成合力,党员干部起表率作用,比如副社长孟祥均在夏季植树大会战中带领公社机关干部和社员群众多次顶雨抢栽“樟子松”率先垂范,很有感召力。林业干部张青山把治理风沙植树造林当已任,在固沙造林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还有大队书记梁俊海和大队长张中选,民兵连长王海云,林场场长陈功以及护林员裴有才等同志,在“万亩松”的形成过程中功不可没,这里彰显出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康平人的拼搏精神。 

▲湛洓陈(左一)和林水科的同事在研究固沙造林规化

▲湛涑陈(左一)陪同县领导在林地合影(左2为副县长张兴权)

▲孟祥均

孟祥均:1962年被县委派到孙家店公社(后迁并海洲)任副社长,到任后面对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决心从治理风沙入手,改变这里的面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深入实际,了解乡土民情,走遍了全公社各个村屯,尤其是多次到风沙较大的韩达子窝堡大队(今育林村)走访,他和这里的社员促膝唠家常,很有亲和力。有的社员对他说:“俺这里风沙大,十年九旱,干部在这不好当啊”。孟祥均很有信心的说:“条件是差点,但是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条心,想办法肯定会改变的。”社员们听了连连摇头,“刮大风、满地沙是老天爷的事,咱改不了哇”。显得非常无奈。孟社长诚恳的鼓励大家:风沙不能改变,我们可以想办法改变风沙,通过栽植樟子松减小风力,挡住黄沙漫延。有的社员听说栽松树,又晃着脑袋说:“不行,这里是沙滩不适合栽松树,从来没栽过松树”,针对社员们质疑,孟祥均给大家讲解彰古台营造樟子松防风治沙的先进经验。对大家说,以前没栽过是没试验过。现在有了现成的经验,别的地区能在沙丘上栽松树,我们为什么不行,咱还是看看实践吧。环境是靠人来改变的。他一次又一次的来到村里给社员们讲解樟子松防风固沙的好处,引导大家转变思想观念。在他的启发下,社员们逐渐有了认识,看到了希望,消除了顾虑。开始“穷则思变”讨论起怎么治沙,怎么栽樟子松了……

孟祥均在林地留影

孟祥均积极落实公社党委关于把防风固沙当作农田基本建设的主攻方向以及关于开展植树造林的部署,组织专门的规划班子,拟在各风口建立护林网形成防护带。防止风沙的侵害和南移。他和湛涑陈、张青山到韩达子窝堡和大队书记梁俊海、大队长张中选等一起去风口地段实地规划阻沙带,落实具体措施。

在春季植树造林中,孟祥均率领机关干部和社员群众一起在风口地段埋树杆,枷杖子(用于遮挡风沙)不管风沙天还是阴雨天一直奋战在沙漠上,有时刚刚栽的树就被一阵风刮没了,他马上重新挖坑栽上。有时候昨天栽的树第二天就被黄沙埋上了,他发现后告诉各队队长认真检查,把被黄沙埋上的树苗一棵一棵的扒出来。孟祥均要求各队栽的树苗都要落实责任制,谁栽谁负责。一定要保证成活率。并且落实奖惩制度。在夏季栽“樟子松”的时候,据说樟子松是雨季松,顶雨栽成活率高,为此孟祥均和社员们一起顶雨抢栽樟子松。大雨浇透了衣服模糊了视线就用手擦一下脸,揉揉眼睛接着干,好象是向天气宣战:“你下你的,我干我的”。没有停下来的意念,并不断为大家加油鼓劲。直到把树苗栽完。

经过几次的顶雨抢栽和精心看护,使樟子松在沙地上成活了。望着一行行像网一样的小松树,社员们都很兴奋,终于在光秃秃的沙地里看见绿苗了!大家固沙造林的信心更足了。 

孟祥均(左二)在担任副局长期间陪同县领导检查林业工作。图为和县领导在“千亩松”合影(1973)

为巩固治理风沙,植树造林的成果,每年的春秋季节,公社都要组织植树大会战,全公社出劳动力四千多人,几百辆大车,机关干部、党团员、中小学生和各生产队基干民兵都投入到植树大会战中,孟祥均每次都是领军人物,在现场看不出他是领导,他一直在风口地段,他始终在植树的队伍里。

到了七十年代,在韩达子村和其它风口地段栽的上千亩樟木松、小杨树已经长到了碗口粗,

新栽的林地也成片的长起来了,昔日的风沙得到了初步的控制,为展示固沙造林的成果,韩达子窝堡大队更名为育林大队(现为育林村),在辽蒙边界竖起了一道道绿色的阻沙林带,并在“千亩松”的基础上,营造了著名的“万亩松”。海洲乡成为国家林业部的典型,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植树造林“百佳乡”、“生态建设示范乡”等光荣称号。

报道孟祥均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三件宝”在铁岭《辽北文艺》期刊发表,1973年孟祥均被任命为县林业局副局长,分管全县的林业工作。职务变了,初心不改,他仍然对植树造林常抓不懈,为康平林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育林村采访时,当年参加植树的老同志对张青山在固沙造林中的往事念念不忘。

  六十年代初期,张青山是沈阳林业大学的学生,他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沈阳林校毕业后分配到海洲公社任林业技术员(林业助理),面对这里缺林少木,风沙泛滥成灾的自然环境,他立志改变家乡面貌,把根治风沙植树造林当已任。为此把自己“张庆山”的名字改成“张青山”,寓意是扎根家乡,把沙漠变青山。他详细考察了这里的自然情况,走遍了全公社的每个村屯和各个角落,研究整改的办法,规划绿色的家园。

张青山

    1965年春季,张青山从外地买回一棵糖戚树苗,栽到乡机关的院子里,有人看见了,说:“海洲这地方从来没栽过这样的树,不能活”。张青山很有自信,他说:“如果一棵树都栽不活,海洲的地能绿吗?能把风沙治住吗?”在张青山的精心栽培下,这棵树真的活了下来,如今已经是参天大树,成为海洲乡政府院内的一大景观,这棵树的成活更加坚定了张青山固沙造林的信心,从此他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与风沙拼搏了一生。

    植树造林的初期,公社党委派机关干部包村(包队)指导动员社员群众参加治理风沙植树造林。张青山包韩达子窝堡大队(今育林村),这是风沙最重的村屯,处于风口地段,他和大队领导一起研究根治风沙建立三北防护林的具体规划。

     张青山全身心的投入到固沙造林中,他和社员们一起在沙丘上栽植小杨树,这年夏季张青山在乡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到省风沙研究所学习沙地樟子松的栽植技术,学习回来以后,组织了专门的植树队伍(突击队),他认真进行技术讲解和培训,并且引进樟子松树苗,在雨季他带领植树的队伍一起顶雨在沙漠栽松。在栽树的过程中,张青山严格落实树苗栽植的技术要求,每个环节都精心对待,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

    在入冬前的造林中,为了防寒,他教社员们用土逐一把小苗盖上,开春再把苗扒出来。严寒的冬季在靠近内蒙的沙坨上,张青山采用“梦里搬家”的办法,搞冬季造林,开创了冬季造林的先例。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全公社陆续办起了小苗圃,张青山对各小队的苗圃认真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在育苗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全公社各大队的苗圃他每个月都要逐个检查,送相关育苗资料,解答疑难问题。被誉为育苗“专家”,在张青山的指导下,通过办苗圃解决了植树造林中的无米之炊,对万亩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青山的家庭有老人,有孩子都是由爱人料理,他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把一切精力都倾注在固沙造林上。

▲张青山(左四)和林业局同志在“万亩松”合影

▲张青山(左三)和林业局林场等领导在“万亩松”合影

    八十年代以后,张青山由一名林业工作者到林业站长,公社革委会副主任,海洲乡乡长,林业局副局长,林业工程师,职务变了,但是初心不改,志向不变。仍然对固沙造林当做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据《康平县志》记载,“林业工程师张青山在风沙地区海洲乡带领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二十四个春秋,实现了全乡绿化”。今天的海洲旧貌换新颜,护林网纵横交错,赏心悦目,千亩松已发展成为万亩松,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张青山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去世后仍然长眠在这片林子里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用灵魂守护着固沙造林的成果。

陈 功

     陈功在1965年担任孙家店林场场长期间积极配合公社党委防风治沙,营造千亩松的中心工作,发挥了林场在“千亩松”形成过程中的保障作用,当年的公社领导和大队领导在讲述固沙造林往事的时候,表达出对陈功场长的感念之情。

     60年代中期,海洲乡开展植树造林时因韩达子窝堡大队无力购买树苗,公社湛书记亲自到林场向陈功场长求援,陈场长积极配合公社党委的部署,大力相助。此后在湛书记的协调下,林场和大队签署了《国合造林协议》,明确双方的利益和责任,与此同时陈功场长热心协助大队建立苗圃,派技术员到大队给社员们讲解育苗知识,建立苗圃后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支持固沙造林,扶持大队办好苗圃,决心改变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

     1965年省治沙研究所在章古台试栽樟子松取得成功后,陈功派人去考察学习,并且引进树苗,在沙丘地栽植,为营造千亩松起到了保证作用。

     陈功场长已离开林场多年了,如今这里田成方,林成网,沙漠披绿装,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好日子,但是这里的人们没忘记陈功和营造“千亩松”的前辈们。

▲陈功在林场担任场长时和赵家村书记、主任等同志合影左起/杨树德、陈功、李永太、史文明、周海明

 ▲梁俊海

     梁俊海是部队转业干部,六十年代初回到家乡韩达子窝堡生产队(今育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地方,执行上级指示,不折不扣,雷厉风行,为改变家乡的自然环境,他和大队长张中选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带领全大队社员群众挑战自然、治理风沙,植树造林。

为了统一认识,形成合力,他曾几次主持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传达公社党委关于抵御风沙,植树造林的号召和固沙造林的部署。他向大家讲解固沙造林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改变环境,让土地多打粮,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他把植树造林当做党支部的中心工作来抓。

梁俊海在植树造林中注重发挥全体党员和生产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他说“党员干部的表率可以影响和带动社员群众。促进植树造林的开展”。在支部的引领下,全体党员增强了信心,每次在沙漠上栽树时,克服刮风沙,烈日晒,下暴雨等一切困难。不怕苦,不怕累,走在前,干在前,给社员做出了样子。

在造林大会战中,梁俊海和大队长张中选,民兵连长王海云各负责两个生产队(共六个生产队),他即参加栽树,又检查栽树的质量,发现有不合格的马上喊回来返工。他对社员说:栽树是不能糊弄的,要栽一棵,活一棵,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基本没有返工的,每次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梁俊海作为大队支部书记在“千亩松”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张中选

张中选是原韩达子窝堡大队的大队长(后期还担任过党支部书记)是带领社员群众参加固沙造林的领头羊。他虽然已去世多年了,但是人们对他在沙漠风口植树的往事记忆尤新。

当时的村庄被沙漠包围了。眼见土地逐年减少,农民们束手无策。万般无奈,处于风口村的大队长张中选深感危机。如果再不想办法治理,这里将要成为一片沙漠,他和支部书记梁俊海在处心积虑的琢磨着怎样改变这里的自然环境。

公社党委审时度势,发出了抵御风沙植树造林的号召。张中选特别兴奋,他看到了希望,有了奔头。他认真领会党委关于固沙造林和林、路、沟三网建设的部署,积极行动起来,把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当做大队的中心工作来抓。开始植树时困难重重,既没有树苗,又没经验,还缺少工具。他争取到公社党委的支持,湛书记和林场联系为他们解决了树苗。公社林业干部张青山为社员们讲解了植树的要领,培训了一批骨干。夏季造林时,各生产队都派出基干民兵(6个生产队)共出劳动力二百人左右,张中选和民兵连长王海云组织这支队伍顶着大雨在风口地段的沙丘上抢栽樟子松。场面很壮观,只见一些人披着蓑衣挖坑,有的顶着塑料布往坑里放树苗,还有一些人没有防雨工具衣服裤子早都浇透了,全然不顾仍然坚持在雨中埋树杆,夹树杖子(就是临时采取的措施,否则大风就会把刚栽上的树苗刮跑了)。

在多次的植树大会战中张中选一直和社员群众奋战在风口地段。他为社员们助阵加油,处处走在前,干在前,带领大家圆满完成“千亩松”的植树任务。

王海云  今年七十五岁的王海云,1965年在风口地段大会战时,担任民兵连长,提起这段往事老人家激动的好象又回到了从前……

王海云

     王海云十分动情的说,营造“千亩松”首先归功于公社党委,是党委号召植树造林,治理风沙。那时公社的湛书记、孟社长经常到俺大队研究固沙造林的事,张青山是公社管林业的干部,他包俺大队。张青山对大家说:“韩达子大队是风沙的重灾区,处于风口,只能防风固沙,植树造林,这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当时有不同意见,因为生产队土地少,全大队六个自然屯,一千一百多人口,土地6800亩,人均二亩多地,如果栽树就会减少耕地。由于意见不统一,最后决定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王海云在支部大会上态度明确,坚决拥护固沙造林并且说明固沙造林的好处,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缺少林木是造成风沙之害的重要因素。要想风沙住,必须多栽树,这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好事。会议一致同意在风口地段固沙造林,并请公社领导协调解决树苗问题。在公社党委的支持下韩达子大队积极行动起来,踊跃参加固沙造林大会战,六个生产队分六个班,村书记、大队长、民兵连长各带两个班,王海云在植树造林中注重发挥和调动基干民兵的积极作用,在艰苦的时候,危急的场面都是基干民兵冲上去,尤其在抢栽樟子松的大会战中各队民兵不怕苦,不怕累,顶风冒雨,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王海云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认真检查质量,发现有不合格的及时返工。(对栽植的树苗要一包三年,落实专人负责,栽不活的要重新栽)。

     王海云后来担任了村主任和支部书记,职务变了,可是他对固沙造林的事坚持常抓不懈,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真抓实干,堵住风口,把沙地建成林网,造福子孙。他把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

裴有才

    裴有才  从1965年到2005年整整40年,裴有才一直是万亩松的护林员,在他的精心看护下,这里四十年从未发生过火情和乱砍乱伐的案件。树地由原来的一千余亩扩大到一万多亩,而且大部分都已成材。沙丘上昔日的小松树现在已树木参天,绿荫如海,他被人们誉为万亩松的“保护神”。

     裴有才是一个纯朴的农民,当年33岁,因为干活肯于吃苦,办事认真,性格耿直,被推荐当了护林员。

     从当上护林员开始,他的心就一心扑在了这片树林里。他在林地巡逻,风雨无阻,往返的路他已记不清走过多少回,多少路了。守护着这片林地便是他一生的事业。

     为了看护好松林,他常常翻跃沙丘,驱赶从后旗过来的马群、牛群,他叮嘱打柴的人们千万别把小松树碰坏了。他的心时时都牵挂着这片林地……

     三分种、七分管,能把沙漠变成林海,严格的管理是重要一环。

     原村主任王海云讲了两个小故事足以说明裴有才是一个合格的护林员。

     故事一:在七十年代,乡机关的一名同志带车来到林地(车内还有两名县里的同志)手持林业批条来买淘汰下来的树木,在装车核对时裴有才发现多放了一棵树,乡里的同志对他说:“这么大片林子不差一棵树,照顾一下吧”。裴有才不讲情面,坚决不放行。谁说也不好使,后来只好按批条执行,一棵也不能多装。

     故事二:有一次裴有才发现有10头牛进了林地,(护林制度中明确规定不准在林地放牧),当时又没找到放牛的人,他把牛群赶到村部,后来牛的主人赶到村部接受批评交了罚款,把牛赶回去。

    裴有才严格履行护林员的职责,铁面无私,尽职尽责,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万亩松一景

张云鹏

    原副乡长,现年74岁的张云鹏回忆,他1963年毕业后就回队里参加劳动。(现育林村侯家店)当年风华正茂,积极参加了营造“千亩松”的植树大会战。那时韩达子窝堡大队下边有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出30——40人由各队长领队。还有公社领导和机关干部参加大会战,每次约有200多人(其中的基干民兵为突击队员)。在风口栽树时大家都有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尤其是党员和突击队员不怕风沙大,不怕下暴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每次都坚持圆满完成任务。栽树时分工明确,男社员挖坑,女社员放树苗(在炎热的夏天栽树时女社员拿水桶,把小树苗放在桶里,树根用泥土包上,防止干枯,桶里还放点水,保证湿度),放树苗时,树苗在树坑内要垂直靠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三埋,就是放树苗后填三次土,踩两次,踩一遍时提一下树苗,踩二遍时再提一下树苗,就是避免窝根)。保证成活率。主要栽樟子松和油松。当年的张云鹏是基干民兵,他和突击队员们一样,不论是炎热的天气,还是下大雨的天气,争先恐后的抢栽樟子松,直到完成任务。

     在六十年代末,张云鹏到育林小学当老师,后来当校长,在秋季他曾带领高年级学生去沙漠地把新栽的小树苗用沙土盖上。(防寒),开春时领学生们再把小树苗用手扒出来,对树苗精心呵护和管理。几年后在松树长大起虫子时,他还带领小学高年级的的学生们去给松树打药,(在纸绳上抹药,然后把纸绳绑在树枝上),想办法消灭虫害。确保松树茁壮成长。经师生和全体村民的辛勤付出,这片沙漠逐年变绿。

     昔日营造“千亩松”的亲历者,他们的经历见证了“万亩松”的起源与发展,了解这段历史使我对当年植树突击队的勇士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望着这片人工建造起来的绿色海洋,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场景:湛洓陈为大队联系树苗,孟祥均挂帅出征,张青山首当其冲,大队干部坚守在风口,突击队员奋战在沙丘,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拧成一股绳,顶风冒雨,与大自然顽强拼搏。造林英雄们用汗水、用青春精心栽植的樟子松在沙地成活了,创造了康平历史上沙丘栽松的奇迹,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届海洲乡党政领导不懈的努力,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茫茫的白沙滩变成了浩瀚的“万亩松”,形成了人工栽植在沙地上的大片林海,风景如画,气象清新,一个充满生机尉为壮观的沙海绿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万亩松的传奇和康平人的奋斗精神令人感叹不已。

通过采访当年参加固沙造林的老人,了解到当年的艰辛历程和发生的许许多多故事,使我很受感动,特整理出采访笔记,把治沙造林的故事讲给全县人民听,让我们记住那些为“万亩松”做出贡献者的名字,记住这段历史。

     ▲上图为薛玉林采访玉林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王海云

作者:薛玉林根据采访编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0年代记忆(19)——怀旧图片欣赏
1975年,涡阳县开展农业学大褰运动,大干五年,面貌大变的经验
焦裕禄在兰考470天的时间去哪了(五)
【小说连载】荷荃菁:岁月已无声(5--6章)
生产队的记忆
老照片 1978年的四川农村新貌 下地劳动的县委书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