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平老故事】投我滴水 报以涌泉——康平人民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康平人民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刘希千



康平是文化的沃土,拥有闻名海内外的红山文化、辽金文化和满蒙文化,近200处辽金文化遗址分布在康平大地;康平是“红色”的土地,是解放辽北的革命老区,成为革命前沿的大后方。康平自建县以来,饱受日俄战火,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经历解放战争的洗礼。康平人民在战火中成长,革命意识在积贫积弱的康平人心中生根发芽,在解放战争中,康平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在人、财、物、力上全力支援解放战争。

白锡昌(左一)

在解放战争时期,康平涌现出很多拥军支战的感人故事。如“大胡子神医”白锡昌救治解放军的伤员,掩护伤员在他家中养伤。被白锡昌老先生救过的解放军后代,到康平寻找白锡昌和他的后人想报答老先生的恩情,但几经努力没有找到;地下交通员朱大娘,为解放军传递情报,解救侦察排长金运光,自己身陷囹圄,经受敌人酷刑毫不屈服;在支援四平战役时,担架队员王云宝,带头从火线上抢救下好几名伤员,在极端危险的时刻,他团结担架小组民工把一名负伤的指导员抬到兵站,并主动输血3次,挽救了指导员的性命,战斗中还为部队缴获一挺机关枪。担架队员马汉忠从正在燃烧着的大楼上抢救下来2名伤员,并带领担架队,用一支枪缴获了敌人12支枪。法库战斗中,他带着队员从火线上抢救下不少伤员,并精心的照顾他们疗养;妇女李刘氏,一家老老少少无微不至地照料伤员,她们甚至创造出了奇迹:把一名疯巅巅的伤员给调治好了;张海山、田大臣,在秋季攻势时护送一名伤员,他们周到的照应,使伤员感动不,已送到郑家屯后,他们又卖了裤子、小褂给伤员买食物。杨继武在法库敌人弃城逃跑路过康平二区顾屯时,带领10余个民兵,俘获了10余个敌人,缴获了10余支枪……

康平在1927年有了第一个共产党员(据史料记载),1946年以后才普遍建立党组织和民主政权。虽然我党的革命宣传相对中原较晚,但康平的人民觉醒很快,在1946年到1949年,掀起一次又一次支援前线的高潮。

康平光复后的1946年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康平人民摆脱了受日本人奴役的历史,当时出现政权真空状态,各种势力暗流涌动,9月,国民党党部挂牌成立,地方势力成立各种组织,想夺取政权。同年11月我民主政府成立,12月,康平民主政府把全县8个区的伪满积谷仓粮200万公斤中的58.5万公斤分给广大贫苦农民,其余支援前线;1946年初,民主政府接收了日伪的棉花株式会社,缴获的大量棉花,除分给农民一部分外,大部分上缴支前。让许多干部、战士在寒冬季节穿上了棉衣和棉鞋,对保证战争的胜利意义重大;民主政府还接收了日伪的一些枪支、弹药、车辆、耕畜、布匹等物资,除分给群众部分生活用品外,其余用于军需支援前线。

通过康平全县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及统一战线等工作的展开,翻身康平百姓对党和政府心存感激,主动为我军带路,传送情报,送饭送水,护理伤员,老大娘把舍不得给孩子吃的鸡蛋送给伤员,妇女们给到村内宿营的战士做饭烧水,全家老小腾出热炕,让战士休息,有的让伤员住正房,自己一家人驻进破旧的厢房……

1946年2月的秀水河子歼灭战前夕,东北民主联军一部(山东大队)暂驻康平,全县广大妇女夜以继日为部队赶制军鞋。康平是这次歼灭战的前沿,康平民主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后勤供应,组织战勤大车及时地把车粮、军草等送上前线,担架队也在枪林弹雨之中出没,林彪在战前搞了半个月的练兵,此间曾来到康平,亲自到康平了解县长张雪涛支前工作,并写了一封信,让他去铁岭、昌图协调运粮,从而确保了我军的战斗力,为秀水河子歼灭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了支援前线,补充兵员,康平县青年积极参军参战。1946年5月,全县一次扩兵就达1000余名;8月,一次又有216名青年参军,到处是父送子,妻送郎,志愿参军上前方的动人场景。

康平为支援前线出动大量战勤车和担架队。在四平保卫战中,大量康平的战勤车和担架队随同主力部辗转在战场上。据1946年6月底不完全统计,全县出动战勤担架381副,派出担架队员1524名,这些队员不仅抢运伤员,还协同部队参加战斗。

此外,康平人民还筹集军粮军草及军用物资,及时送往前线。截止1946年8月国民党占领康平前不完全统计,全县出军粮285750公斤,军草127000公斤,做军鞋10160双。其中三区三家街村9个自然屯324户,送军粮2640公斤,军草17500公斤;四区敖敖罕村135户,做军鞋193双;五区慰劳前线部队现金16890元,其中天盛烧锅一家商户就捐慰劳金4000元。

从1946年开始,康平成了解放战争兵源和战略物资供应基地,保证我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迎来康平解放的1947年


1947年11月,康平解放后,翻身的康平百姓再次掀起参军支战热潮。每个革命干部、群众坚持持“康平过去是前线,现在是前线,将来还是前线的紧迫思想,只要国民党一天不退出东北,支援战争就一天不停止。”康平的干部、群众把好兵、好粮、好马送到前线。随着法库、昌图等县的全面解放,康平成为战争的后方,辽北解放后随处可见“只有打好仗,穷人才能得解放”、“翻身贫雇农参加解放军”、“参军最光荣,大家都尊敬”、“老蒋不死,参军到底”、“打倒地主吃饱饭,打垮蒋介石享太平”、“参军参战,保家保田”等标语。

从康平解放到1947年底,全县就有216名青壮年参军,其中八区敖力营子村姜殿峰的妻子送丈夫、村主席动员儿子参军……

各区村群众也和部队(包括县区武装)一样,怀着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有人出人,有车出车,有马出马,有物出物,有的帮作战部队修筑工事,挖战壕,平道路,有的抬伤员,当向导,运送弹药等。六区大广宁村共有胶轮大车10台,全部弃赴战场。

1947年冬,雪特别大,康彰公路积雪一尺多深,随军运送物资的不能通过。辽吉省委书记陶铸亲到康平地区检查、部署战勤工作,不顾身体多病,现场指挥康平数万民工,并亲自执帚扫雪。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近百公里的道路积雪全部被清除,保证了交通畅通。1947年冬天虽天寒地冻,但解放了的康平人民支战热情空前高涨,村村无闲人,全部投入到支前斗争中去,青壮年抬担架,年纪大的赶雪爬犁,运军粮军草,妇女碾米做饭护理伤员,儿童团站岗放哨。远征担架队员不辞劳苦,不畏牺牲,出生入死,更是广受赞誉。四区担架队到营口附近时,帮部队带大车队,动员当地民工,收缴地主武装,伤病员只要听说有康平担架队在便格外放心。康平战勤民工出入枪林弹雨,轻伤不下火线,有的甚至英勇献身,成为革命烈士,城关区黑鸭屯村王风海、一区陶岱屯村冯会山、三区长沟子村贾焕生等都在战勤战斗中光荣牺牲。

设立兵站,修桥筑路。为支援东北战争,康平在各区都设立了兵站。在部队、担架队过往途经的要道之处,每区还增设两个以上的沿途兵站。城关区的兵站设在修李窝堡,三区沿途兵站在辽阳窝堡和太平街,七区在小城子,四区在敖罕窝堡。兵站主要任务是接待伤病员转运后方治疗和收集粮草运往前线。1947年冬仅城关区兵站就接收并转运军粮100多万公斤,军草3万公斤,同时转运大量伤病员。康平境内桥梁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坏损,道路不平,承载力极差,不利于过往大部队通行。为支援战争,便于交通,县委县政府在1948年4月25日号召各区抢修桥梁,全县动员了400多民工,70多木匠,不分昼夜运送木头、石头等、县城内7个铁匠炉日夜打制铁钉,木匠在二尺多深的水里建桥。仅半个月时间全县32座桥梁全部修完,垫平了10多公里公路、此后、一直不断加以完善。修桥筑路工作极大地便利了部队,特别是重型辐重军车的过往。发动群众出粮献草,制鞋纳布。县政府组织成立了菜蔬代购所和粮草代购所等,动员群众解决军用。全县各村有粮出粮,有草献草土改运动中挖出的粮食和浮财也有一部分被送上前线。

支援东北解放的1948年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支援辽沈决战和东北全境解放,康平又掀起支前热潮。1948年2月,城关区和三区5天内有400多人自动报名参军。各地群众自动出钱出物慰劳勇士,有的大摆宴筵为壮士饯行。太平街村在1948年2月动员会上就有27人报名,5天之内全区有260人参军。3月中旬,县大队200多名战士应征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5月,又有400多名青年光荣参军。8月,为支援东北全境解放,全县又有225名青年农民光荣入伍走上了前线。

1948年春,大批部队、民工队、大车队途经康平南下作战,军草供应的紧张,又逢辽河解冻在即,为了支援部队作战,三区沿河村屯冒险刨冰过辽河,到昌图境内挑谷草,运回三区沙坑李粮草征集站,装车运往前线的谷草达3万斤。1948年2月至3月间,全县就献军鞋几百双,纳布几百匹。在支战物资筹集方面,1948年春夏两季仅城关区就接收军粮30多万斤、军草4万多斤,供应过往部队和战勤民工之需。二区钱家屯兵站,接收军粮40多万斤。

1948年,全县除各兵站完成的临时任务外,共出战勤担架250副,派出担架队员1000名、战勤大车2182辆,出军粮1270000斤、军草1500000斤。

康平地方组织和的人民的参军支前运动,为人民军队提供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争取全国解放的1949年

东北全境解放后,康平县仍把参军助战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在1949年2月组织郭景文等29人南下入关继续革命,继续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如1949年4月末和5月中旬全县分别有220名和177名青年参军。
1946年至1949年7月23日,据统计,全县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先后共有2848名青年参军入伍。其中有222人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有72人在战斗中负伤致残。全县共出军粮2041500斤、军草1560000斤,军鞋10160双,出担架637副和大量战勤任务。康平参军的战士英勇作战,甘洒碧血,精诚捐躯,如鞠文科是康平县二区新安堡村人,1946年4月参加县大队,后编入辽吉一分区十四团,任三营七连副连长。鞠文科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南征北战,屡次立功,先后立大功5次,小功2次。1948年3月30日,鞠文科在法库县小桑林子战斗中,奋勇杀敌,只身俘敌两人,缴获大枪2支,立大功一次。1948年9月,在铁岭城西北三台子村西伏击战中。按照作战计划,十四团担任助攻,战斗打响后,我军战斗失利,危机关头,鞠文科自告奋勇,请求炸掉敌军前沿碉堡,在执行爆破任务时,虽身中数弹而冲锋不止,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24岁。辽吉一分区为鞠文科记大功一次,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三区刘坨子村田雨林,1948年8月牺牲在长春,立小功一次;七区前海洲窝堡村苑凤明,1948年8月牺牲在长春,立大功2次,生前任独立十师二十八团三营七连副连长;四区小莫力克村陈刚,1948年4月牺牲在抚顺、立小功一次;八区太平庄村马全武,1947年12月牺牲在法库县小刘家窝堡,立大功一次……

康平作为一个贫穷、偏远的落后地区,人民处于温饱解决无法保证的生活状态,仍能全国的解放事业提供人力和物质,为辽北、东北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出了重大贡献,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支持国防事业,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去,争取在各条战线上再立新功!

参考《烽火三年》及相关文史资料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抗美援朝70周年特刊 李显学 | 难忘的海伦县战勤支队
抗日战争中的唐县妇女!
淮海战役 轰不垮的钢铁队
解放军能在四年内横扫国民党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谁?
田纪云:因祸得福,丢了一支枪没受处分,还升了级,捡了个老婆
铁岭地区抗美援朝 | (二)参军参战 支援前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