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平老故事】小黄家窝堡轶事(七) 作者/薛玉林

第四章 村里的人、村里的事


有特色的村庄
每个村庄都有各自的特点,小黄家窝堡村是一个充满情与爱的小村,有一群自强不息的村民和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别具风采

小黄家窝堡村

文化小村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小黄家窝堡的文化生活很活跃。那时村里的业余剧团不但在本地到各村屯演出,还经常去外地演出。内蒙曾派大马车接团去演出,王志臣(艺名西来凤)和方友合演的二人转《锯大缸》,薛国相和方友合演的二人转《西厢记》唱红内蒙古,在各地表演一个月,载誉而归。

六十年代主要在本地演出,周启信是剧团的负责人,薛国相、方友是骨干成员,即负责外联又上场演出,他俩扮相佳、表演好,每次演出时观众的欢呼声掌声不断。村里的王振国、梁亚芬、郭敏、王艳、王淑珍等都是很受欢迎的业余演员。乐队人员也很过硬,陈老三和陈玉堂叔侄俩和薛发奎是拉二胡伴奏的,由于场场不断的演出,演员轮换出场,他们三人始终不变,被称为“三白拉”(没有报酬之意),每到一处演出,这里就像过节似的热闹,很受群众的欢迎。

村里不但有业余剧团,在春节期间还组织秧歌队,据说从五十年代后期就有秧歌队了,薛鸿奎和王振国是秧歌队的领队(俗称秧歌头),节日期间在村里表演多彩的传统节目,伴随着唢呐声、踩着鼓点,扭起欢乐的大秧歌,整个小村充满了喜庆和欢声笑语。

那时村里有许多小青年对吹、打、弹、拉、唱都感兴趣,经常聚集在薛家大院的门前,有拉二胡的、有吹唢呐的、还有吹口琴、唱歌的,这里就像演节目一样,据年长者回忆当时在校念书的薛玉琦放假时也参与活动,他和薛鸿奎叔侄二人多次合唱“一条大河”、“我的家”等歌曲。听到外边的唢呐声,周围邻里都出来看热闹,听曲、听歌、看表演,乐在其中。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小黄家的业余文化生活仍然很活跃,原薛家大院的薛鸿奎离开小黄家以后他的四个弟弟(薛发奎、薛永奎、薛盛奎、薛利奎)都是乐器爱好者,春、夏、秋只要天气好,他们哥几个就在大门口演奏一会儿,这里成了小村文艺青年的集散地,那时没有电视,人们对这种自发的文艺活动充满兴趣,各尽所能,自娱自乐,形成小村特色娱乐场地。

上述可见,小黄家窝堡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爱心小村

回忆昔日往事,对村里孝敬老人和团结互助的风气有很深的印象。

方友孝敬父母令人起敬,那时他的老爹老妈都七十多岁了,和他在一起生活,老母亲双目失明,方友对老妈关爱有加,每天收工回来到老妈跟前嘘寒问暖,特别在乎老妈的饮食起居,吃饭时为她夹菜喂饭,冬天为她准备火盆,夏天为她拿来大蒲扇,老人家习惯用长管烟袋抽烟,方友时时不忘为老妈装烟点火,陪她唠家常,老太太每天乐呵呵的,两位老人晚年很幸福。

2005年作者采访方友(右一)

方友的老伴去世多年未续弦,在子女未成年时,乡亲们每年帮助他拆洗被褥、料理家务。

王淮延护理病重的母亲很感人,他父亲在公社食堂上班,没时间照看家,母亲严重哮喘(可能是结核病),生活不能自理,弟弟妹妹都小,所以一切家务活都落在淮延身上,作为家中的长子,过早的承受了担当,他特别体贴母亲,悉心照料,为母亲求医讨药,推碾子、压面、挑水、做饭、洗衣服,给母亲熬药、喂药,还要照料弟弟、妹妹。为了护理母亲,繁重的家务使他错过了上学的年纪,乡亲们都很同情他的处境,帮助他下酱、腌酸菜,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淮延护理母亲担当家务的情景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小村在种地时,很多村民采取联合耕种的办法,几家联合起来,集中力量按家耕种,对没有男劳动力的或者劳动力少的家庭,大家共同帮助他们,即解决了自家人手不够的困难,还加快了进度,在开春抹房子时也是这样,一家有事大家帮,一些重活、难事都能解决,团结互助成为小村的一种风气。

技能小村

小黄家窝堡的村子不大,七十年代只有五十余户,但是能工巧匠却不少,有铁匠、木匠、石匠、扒匠、棚匠、瓦匠、理发匠、豆腐匠等,这些专业的技能个别的有师傅带,大部分都是自学的,为了生活这些匠人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用技能担当起家庭,打拼出收获。

在村南头住的朱启业,家里人口多,生活很拮据,在困境中学会了做豆腐,每天起早贪晚的劳作,他做的豆腐好吃、块大,很受村民欢迎。为了多挣点,时常连续作业,然后到市场上去卖,他的勤劳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一年后,家里有了零花钱还添置了生产设施和家具,生活明显好转。

村北头的梁玉是非常勤奋的农家子弟,虽然能干,但是抚养四个孩子,六口之家生活压力很大,精明的他学会了理发,于是购买了理发工具,每月利用几天时间在生产队为全体男社员理发(生产队给记工分),即解决了社员理发难的问题,又增加了收入,用技能缓解了生活压力。

此外村里还有一个小工程队,七八个人,有木匠、瓦匠和电工,砌墙的有技工,搬砖的有力工,本村和周边百姓家如果有盖房子的召之即来,商订价格和工期后,全力以赴,保证按时交工,这个小工程队每年都要建十几座民房,虽然很辛苦,但是却增加了收入,同样也是用技能改变生活。

正是因为有这些专业技能,使这个小村子跟上了改革的步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原来的集体统一经营到承包到户经营。改革给小黄家窝堡带来了喜人的变化,在经营好责任田的同时,出现了许多养鸡、养牛、养猪专业户,还有果园专业户,专业技能人员也有了用武之地,有的被外聘,有的开店,还有的合伙经营,很多家庭有了轿车,昔日工程队的技工和力工现在坐着轿车去施工,看到几台轿车接连驶出小村去参加竣工庆典,使

我由衷的感叹,农村富起来了。

村办小学

1967 年村里把位于老方家梨树园子上边的生产队三间土房改为校舍建立了小学,这是建国以来小黄家窝堡首次办学建校。

师资在本村有文化、有知识、品学兼优的青年中挑选。

网络图片

第一任老师宋丽(女),一年后因去外地结婚离职。

第二任老师薛盛奎,刚接任两个月就被上级抽调当工作队。

第三任老师郭学才,任教多年直至并入张强小学。

村民把孩子就近送到本村小学感到很放心,老师没有办公室,整天和孩子们在一个教室里。当时是一个教室两个班(混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有学生二十人左右,条件所限只能分别讲课,给一年级讲课时,二年级写作业,给二年级讲课时,一年级写作业。

郭学才虽然眼睛近视,但是教学很认真,不论讲语文还是讲算术,他对学生循循诱导,直到弄明白为止。

夏天高温时他把孩子领到梨树园子,即避暑又能在树下做游戏开展文体活动。

秋天组织孩子们到大地拣庄稼,比如捡玉米穗、高粱穗、拾豆粒,给孩子们讲解粮食的生长过程,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网络图片

冬天领孩子们糊窗户缝、挂门帘,为孩子们烧炉子,尽可能在简陋的条件下确保孩子们不挨冻,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很受欢迎。

村办小学大约有六、七年时间,后来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入张强小学,郭学才也随之去张强小学任教,后来转为民办教师退休。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声读物丨落地生根
读书村的小黄狗
家乡的小河 | 作者:许奎明
陈卫 | 南方小村
小村之岁末
最美的村落:回得去的家,回不去的故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