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靖朝第一大马屁精

事先声明,此文章为原创,请大家支持原创。

各朝各代都有马屁精,现代也不例外。拍马屁算不算是一门学问?我个人认为算,拍马屁说穿了就是一种阿谀奉承,它是通过肚子里那点墨水然后通过语言艺术完美的表达出来,由此可见马屁精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最起码你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良好的口才或文笔,敏捷的思维以及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不要脸,只有这样你才能随时随地的张马屁就来。其实马屁精也是有段位的,同样的一件事,有的人能拍的浑然天成,有些人则拍的一塌糊涂,所以说马屁精也是有食物链的。古人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同样的,这句话也适用于马屁精,会拍马屁且拍的舒服的人,通常都混的比较好。好话,奉承话,谁不爱听啊!所以马屁精自古以来都是有市场的。今天咱们就聊一聊嘉靖朝第一大马屁精,袁玮,我让你们看看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马屁精。好好学吧!学会了都是你们的。反正我是学不会,就是学不会,所以我本人混的不咋地。

袁玮,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会试第一,殿试第三,后授为翰林院编修,后又晋升为侍读。这段简短的信息吐露出两个重要内容,第一,袁玮前途无量;第二,袁玮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一点符合了他当食物链顶端马屁精的第一个重要要素。

嘉靖帝喜欢斋醮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斋醮最重要的一项程序就是写青词,青词是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青词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这个青词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它需要很强的文学功底,因为写出来的青词既要让皇帝满意也得让天上的神仙满意,至于天上的神仙到底满不满意,这就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东西了,至少你得让皇帝满意,皇帝对青词满意了,皇帝才会认为这篇青词能让天上的神仙满意,你都不能让皇帝满意,你还扯什么毛线。纵观整个嘉靖朝,能把青词写的令嘉靖帝满意的也就那么几个,夏言,徐阶,袁玮,郭朴等个别几人。可能大家也看出来了,这个青词对于别有用心之人其实就是一个拍皇帝马屁的绝佳机会。袁玮就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嘉靖

因为侍读的关系,袁玮时常在西苑与嘉靖帝相处,不管做什么事情,袁玮总能让嘉靖帝满意,由此可见这小子的思维也很敏捷,反应慢的人根本取悦不了皇帝,袁玮又符合了一点当食物链顶端马屁精的第二个重要要素。总是让嘉靖帝满意,再加上青词写的好,嘉靖帝喜欢袁玮是喜欢的不得了,面对这么贴己的一个人,护犊子的嘉靖帝当然是要提拔的,,嘉靖三十五年(1556),当时阁臣廷推全元立掌南京的翰林院,看见这么一个好机会,嘉靖帝当即决定把全元立改为袁炜。有些人或许会说去南京算是降了,但这东西也是要分实际情况的。以袁玮的资历来看,他在北京想短时间内的升职是不可能的,在古代,升职这东西不单看能力,也是要论资排辈的,资历浅的人只能往后稍一稍。袁玮这么得宠,结果混了18年也才是个侍读,由此可见在封建古代,资历真的很重要。嘉靖帝把袁玮安排到南京并不是想贬谪他而是想升他,在北京袁玮就是个侍读、翰林院编修,但去了南京就能当南京翰林院一把手,这相当于升了好几级,在南京待几年再仗着皇帝的关系调回北京,袁玮回北京后的官职肯定不会低于翰林院一把手,最起码也是个平级的官职,毕竟南京的官职与北京的官职是平级的,虽然南京没实权,但品级摆在那。嘉靖帝的目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能提升袁炜的品级。这就是人挪活树挪死。

嘉靖帝是好意,但袁玮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偌大的大明没有比呆在皇帝身边更好的地方了,去南京看似能升官,但却离皇帝远了,谁知道自己去南京的这段时间内,自己会不会失宠,一旦失宠了,自己还能不能回来,考虑的很周详的袁炜在心里是抗拒嘉靖帝的好意。虽然心里抗拒,但嘴上却不能说出来,如何才能避免去南京?对喽!你们都想到了,拍马屁!袁玮立即给嘉靖帝上了一道极尽谄媚的奏疏,内容无非就是我想呆在皇帝您的身边,我就是想侍奉您,我哪都不去,哪怕升官我都不去,我就要侍奉在您的左右。嘉靖帝一看袁炜的奏疏,立马就“哇塞”了,为什么?因为嘉靖帝从来没遇到过一个能把自己舔的这么舒服的人,袁炜的马屁让嘉靖帝仿佛行走在云端之上,简直是舒服极了。当食物链顶端马屁精的第三重要要素,袁玮也具备了。

高兴坏的嘉靖帝立马把袁炜升为侍讲学士,仅仅过了两个月,嘉靖帝就下手诏拜袁炜为礼部尚书,此时袁炜还不是真正的礼部尚书,这只是嘉靖帝赐予他的一个虚名,到了第二年,嘉靖帝又给袁炜的官职加上了太子宾客兼学士,赐一品服。嘉靖四十年(1561),袁炜正式成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怎么样,这升迁的速度可怕吧!这恐怖的升迁速度简直是资历老的人看到了会流泪,资历浅的人看到了会嫉妒。这一切还是因为袁炜马屁拍的舒服,嘉靖朝难道还没有比袁炜更牛逼的马屁精吗?肯定有!但古代文人都要面子,比袁炜牛逼的马屁精也下不去这个嘴去拍这么赤裸裸的马屁。小拍怡情,大拍伤身,比袁炜牛逼的马屁精不愿意在拍马屁这样的事上做的太过分,因为搞不好名声就臭了,得不偿失。但袁炜不管这一套,名声臭就臭了,大不了我就不要了。文章到这,当食物链顶端马屁精的第四重要要素,袁炜也完美的展现出来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良好的口才或文笔,敏捷的思维,不要脸,这四点让袁炜成为嘉靖朝的第一大马屁精,这样的袁炜焉能不当大官耶!

嘉靖

袁炜当了礼部尚书后,嘉靖朝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日食事件。满朝文人都说这是嘉靖帝德行不佳导致的,这是上天对嘉靖帝的一次警告,群臣劝嘉靖帝立即改进以及革除那些弊政。但袁炜却不这么认为,他开始跟文官集团对着干,你们说日食不好,我就非说好,借着日食事件,袁炜把嘉靖帝又是一顿舔,不得不说袁炜这次舔的是恰当好处,这次的舔避免了嘉靖帝的尴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信道的嘉靖帝一度以为日食真的是因为自己德行不佳以及弊政导致的。这次的舔让本就富裕的袁炜变得更富裕了,嘉靖帝直接把袁炜提拔到户部尚书并且让他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之职参预机务,袁炜这一下子直接成为了阁臣,不得不佩服袁炜的舔功。哦!不对!应该说袁炜的马屁功夫实在是天下无人能出其右啊!最后袁炜又加职成为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这真是悠悠18年无人知,一招舔功天下知。

如果你们以为袁炜只有这么两下子就大错而特错了,劲爆的我还没写呢!接下来的内容才是正八经的本文精髓。当年,山西晋王曾进献给嘉靖帝一只猫,因为这只猫很善解人意,所以嘉靖帝很是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嘉靖帝居然封一只猫为“虬龙”。被嘉靖帝当成的宝贝的“虬龙”最后死了,伤心欲绝的嘉靖帝居然制作金棺来安放一只猫,最后把这只猫安葬在万岁山后并且还给这只猫立了碑,称“虬龙冢”,最荒唐的是嘉靖帝居然还让道士们举行斋醮仪式,让词臣们写青词来超度一只猫。说句难听的,我们活的都不如一只猫,这真是朱门酒肉臭啊!请注意,这个万岁山就是现在的景山,你说崇祯帝自尽在一只猫的前方,你说崇祯帝心里犯不犯膈应。不要脸的袁炜又通过这只猫拍了一次完美的马屁,超度这只猫的青词是袁炜写的,这篇青词的具体内容没有全部流传下来,历史只留下了这篇青词的四个字。为什么这篇青词没全部流传下来?因为内容实在是太不要脸了,文人都不好意思甚至是羞于启齿把它流传下来。你说你拍皇帝的马屁,大家也就忍了,你现在为了取悦皇上居然去舔一只猫而且还是只死猫,这让嘉靖朝的文人实在是忍不了了,太过于无耻了。这篇青词流传下来的那四个字究竟是什么?这就是“化狮作龙”,一只猫怎么成龙?它拿什么成龙?还特么化狮,猫是狮子嘛!一只猫都成龙了,那那些死去没成龙的人又算什么?难道还不如一只猫?那么多大明人杰都没获得这么高的赞誉,反倒让一只猫给占了,你说这个袁炜究竟是什么做的?这也太无耻了!

最最劲爆的来了。袁炜有一篇青词完整的流传下来了,今天我就让大家看看无耻的巅峰。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我就问你们,你们服不服。就这马屁,就这舔功,你们能有几个人能学得来!咱们想舔,未必有这个文采;有这个文采,未必有这个文笔能写的出来;有这个文笔,未必有那个脸写出来。纵观整个中国封建史,袁炜的舔功就算不是第一,也绝对是前三的水准,再不济再不济也是前五的行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和珅也没袁炜这么能舔,最起码电视剧里的和珅多少还要点脸,这袁炜是脸都不要了。说句公道话,袁炜这也是一种本事,是一种生存之道,但真的不提倡。我能接受含蓄的舔,但我实在接受不了袁炜这种赤裸裸的舔。我个人认为,“捧”比“舔”要高明的多。当年杨廷和就是“捧”嘉靖帝,不一样把嘉靖帝哄的开开心心的嘛!最关键的是群臣认为杨廷和这才是真的有本事。咳咳!接下来,我让你们看看杨廷和是怎么“捧”的。

当年在举行嘉靖帝的即位仪式时,为嘉靖帝做的衮服有些太长了,每当嘉靖帝行五拜三叩头之礼时,嘉靖帝的衮服都是拖拖拉拉的。嘉靖帝觉得有失威仪就很不开心,非常不开心。当时的群臣都慌了,他们就怕小皇帝闹脾气而影响即位仪式,这时群臣都把目光看向杨廷和。杨廷和是怎么做的?杨廷和趁着行礼的间歇对嘉靖帝说“陛下真是垂衣裳而天下治啊”。嘉靖帝听完后笑的都乐开花了,开心的不得了,心情顿时阳光起来,最后即位仪式顺顺利利的完成。这就是“捧”,杨廷和不单给足了嘉靖帝面子还把他捧出了一个高度,顺便还赞誉了一番在场的群臣们!嘉靖帝能天下治,那在场的大臣们自然也都是良臣名臣。这才叫水平,这才叫真本事,这才叫宗师,杨廷和能青史留名绝对是有道理的。

杨廷和

总结一句吧!做人是有学问的。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靖钦点的探花郎,独门秘技,很贴皇上的心!
明朝正史不敢写的,他全扒出来了
青词:道教与皇权杂糅的独特文体
【书魂】余有丁:修订正史,归辞名园(上)
袁炜
古人撸猫到底有多少骚操作?你绝对想象不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