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肌放射专业委员会病例讨论(八十五)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4岁。患者半年前外伤后出现左大腿上段钝痛,呈间歇性,剧痛,休息不可缓解 ,左大腿上段有肿块,质硬、压痛,肿块大小4cmx5cm,表面皮温正常,无血管怒张,无皮肤破溃窦道,未触及搏动。肢体感觉无麻木。肌力正常,肢体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生命征正常。无发热盗汗。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大于10mg/L(参考值0.00-1.00),C反应蛋白10.97mg/L(参考值0.00-10),血沉30mm(参考值0-15),余血常规、肝肾生化、肿瘤标志物等(-)。 

2影像学检查

3诊断

左侧股骨上段病变手术病理:(左侧股骨大转子)软骨母细胞瘤

免疫组化:Vimentin(+)、CK(-)、P63(-)、S-100(-)、CD68仅见多核细胞(+)、Ki-67小于1%,结果符合软骨母细胞瘤,并可除外骨巨细胞瘤等含多核巨细胞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4诊断要点

左侧股骨平片可见左侧大转子膨胀性低密度骨质破坏,边界清晰,未见硬化边;CT平扫可见病灶内点状钙化及细小分隔,冠状面重建清晰显示病变跨越左侧大转子骺板累及大转子骨化中心,增强扫描病灶内不均匀中度强化。结合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青年骺线未闭合的骨骺,可出现钙化和硬化边,本例可诊断软骨母细胞瘤。

5鉴别诊断

1.骨巨细胞瘤:好发年龄为20~40岁,常见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骨质破坏膨胀较明显,周围无硬化边,内无钙化。

2.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年龄为10~20岁,好发长骨干骺端,一般不累及骨骺,约70%发生于股骨上端、椎体及附件。多为囊性明显膨胀骨质破坏,实性部分一般小于病灶体积一半以下,边界清晰可有硬化边,内可有钙化,液-液平面常见。

3.内生性软骨瘤:病灶内钙化常见,可为环状、斑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多见于成年人短管状骨。发生于长骨者病变多位于干骺端并向骨干方向发展。

4.嗜酸性肉芽肿:好发5~10岁,常为多发溶骨性骨质破坏,扁骨多见,边缘清晰,缓解期可有边缘硬化,病灶内可有高密度残余骨,骨质破坏亦可跨越骺板同时累及干骺端及骨骺。

5.骨骺结核:可为跨越骺板累及骨骺及干骺端的溶骨性破坏,一般无硬化边,膨胀不明显,常伴有骨质疏松,可伴有冷脓肿形成。

6专家点评

软骨母细胞瘤是较少见的原发性骨肿瘤, 2013年WHO骨肿瘤病理分型中将其归为软骨源性中间性骨肿瘤。发病年龄以10~20岁最多见,80%的病变起源于骨骺及长骨的骨突,与骨骺密切相关。典型部位是股骨上、下端及胫骨、肱骨上端的骨骺及股骨大转子和胫骨的粗隆。影像表现为长骨骨骺或骨端边界清楚的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通常无骨膨胀或轻度膨胀,病灶伴粘液样变性或继发动脉瘤样骨囊肿时,可显著膨胀及分房。病灶内可见软骨样基质肿瘤的共同特征。MRI信号均匀性与不成熟样软骨基质、钙化的含量及有无变性有关。

本例发生于股骨大转子的病变,X线平片见膨胀性低密度骨质破坏,边界清晰;CT平扫可见病灶内点状钙化及细小分隔,增强扫描病灶内不均匀中度强化。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的发病年龄, 可诊断软骨母细胞瘤。


案例提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盛集)

点评专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英儒)


【参考文献】

1.Suneja R, Grimer R J, Belthur M, et al. Chondroblastoma of bone.Bone & Joint Journal, 2005, 87(7): 974-978.

2.杨世埙, 王皖, 王武, 等. 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4, 10(3): 182-186.

3.于爱红, 顾祥, 屈辉, 等. 软骨母细胞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6): 1137-1139.


编辑:孙闯、郜璐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K”含有“硬化边”的骨肿瘤(上)
【读片时间】第1010期:右胫骨干骺端软骨母细胞瘤
【2022/10/19晨读病例】病例讨论 病理结果:软骨母细胞瘤
【病例】软骨母细胞瘤一例
左股骨转子间囊性包块,是骨巨细胞瘤?还是软骨母细胞瘤?
影像科医生不可错过的骨病宝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