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变万化的肺结核总有端倪可寻

肺结核病例一:

南边分析 


病灶由三部分组成:

1、两肺上叶结块状肉芽肿,密度均匀,边缘平直、凹陷,部分内可见内壁光滑小空洞,一般提示炎性病变;轻到中度强化,周围薄环形,强化为主;




2、两肺弥漫小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小差异不大,随机分布,上肺为主;



3、纵膈及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密度均匀,典型环形强化



综合分析两肺上叶病灶成炎性肉芽肿性病变,薄环形强化,纵膈淋巴结环形强化,明显要朝结核倾斜;随机分布小结节较均匀,支持肺血行播散;一元论:结核。



病例二:

女,62岁,咳嗽咳白痰一月,时有气短,活动后加剧,近一周来有不间断发热——

杭州余杭中心医院陆明老师提供

   

南边    病例二:大的病灶符合支气管树爬行征{支气管通畅},如有纵膈窗就很好办,看穿刺的明显中央坏死,周围薄环


路院长分析:

         结核瘤的卫星病灶前身就是小叶中心结节或树丫征。结核瘤的前身就是发生干酪坏死的小叶性实变。由于结核瘤是个转归征象,周围的子灶也会转归。可残留,也可吸收,不留痕迹。这取决于初期的程度和修复时间。因此卫星灶绝对不是结核瘤的播散。评价结核瘤是否需要治疗,在影像学上一是要看卫星病灶的形态,二要看瘤的内部形态。

       稳定结核瘤一般不强化。有强化,边缘强化都是潜在的活动状态。需要结合临床和治疗史做出判断。

       支气管再通和干酪物液化排空是稳定性结核瘤再活动的主要机制。如发生播散大多也是异位的(小编在此感谢路希维院长精彩点评)


再来看一例转移瘤的,怎么鉴别呢?

X-透視眼 17:23

男,38岁。贲门癌术后。多次CT复查病灶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小编汇总(来自文献)

    大家都知道肺结核在影像上表现为多灶性、多形态、多钙化性,但还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不放过任何细节,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对于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无论是活动性还是非活动性者,都只能依靠影像学来判定,所以无论是临床或者影像科室,必须熟练掌握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 


1、看发病部位


       典型的继发性结核位于上叶尖后段且较少延伸到下叶背段的边界不清的实变影。其他肺段也可见高密度影。通常明显的实变周围可见小的、边界不清的高密度影或卫星结节。


2、看气道


       继发性肺结核其病理基础为结核沿小气道播散,累及范围较大,影响到小气道周围 、肺腺泡时形成的一种特殊表现。这也是“树芽征”和“支气管爬行征”形成的病理学基础。


3、看淋巴结:

       一般纵隔淋巴结小于1cm无特殊意义,大多为慢性炎症所致。继发性肺结核淋巴结增大一般<2CM,无融合倾向,多发生斑点状钙化、增强呈环形强化。肺部肿瘤淋巴结一般>2CM,多有融合倾向


4、空洞

        结核性空洞有两种改变:一种影像上表现多发性,呈“蜂窝状”,易与癌性空洞区分。另一种为单发性,一般在2cm以上,其特征是:①壁薄、内壁较光整、无壁结节;②空洞四周均匀,空洞无偏心改变;③周围有结核卫星病灶,如纤维索条、斑点及钙化影等。

       癌性空洞特征:①壁厚、内壁欠规则,常见结节;②偏心性空洞;③周围无卫星灶。 


5.看增强:


       若表现为结节或类肿块病变不易鉴别时,应进行增强扫描,肺结核病变由于缺乏血供,因而造影剂进入病灶中心量少,故强化不明显,增强前后CT值差<30Hu;肺癌的血供较丰富,因而强化明显,增强前后CT值差>30Hu。 


小编感想:当肺CA和肺结核并存的时候易发生漏诊、误诊,所以应该更全面、更仔细的分析每个征象,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感慨一句,肺结核而今真是千变万化。。。



“支气管树爬行征”还记得吗?我们再来复习下

南京胸科医院曾谊老师的病例。

女性,65岁,咳嗽,咳痰半年,间断痰血一个月

南边分析——

       内侧支气管通畅,病灶外围大,内带小,胸膜下直接沿支气管爬行过来的。

      多发病灶,右肺的局部边缘平直、U型凹陷,桃尖征,支持炎性,形态像支气管爬行征,无明显强化,支持结核



袁怀平老师这样说:

         结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通常有“分叶征”、“毛刺征”、空洞、胸膜增厚、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征象,与肺癌等其它肺内占位性病变有很大程度重叠,难以鉴别。笔者总结近期一些结核性肉芽肿病例,发现一个较具特征性的影像改变,即“支气管树爬行征”。

         “支气管树爬行征”定义:支气管树爬行征即病灶一般在外周生长,形成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近肺门侧有沿支气管血管束向肺门生长的趋势,外侧部分较内侧大,笔者称此征象为“支气管树爬行征”。

        其影像病理基础可能为结核杆菌在肺外周生长形成肉芽肿,由于结核杆菌为专性需氧菌,所以病变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向通气更加良好、氧分压更高的肺门周围生长,抑或是沿着淋巴管通路类似淋巴管炎向肺门播散。

此推论还需要临床及病理生理进一步证实。


“支气管树爬行征”的判定

两个必要条件:

 1、病变内侧支气管通畅。

 2、病变侧肺容积正常。

判定方法

1、病变沿支气管血管束向肺门侧生长。

2、病变最大径与肺轴向和纵向成一定角度。


再看几张南边老师提供的“支气管树爬行征”图片,加深理解。



整理者 山鹰勇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每周一例】第77期讨论实录 双肺树芽征,是结核吗?
精品推荐医学影像诊断PPT课件图文详解完整版-呼吸系统影像学
<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经验总结|肺结核病理影像学基础及误诊分析
各型肺结核有什么影像特点?这一份诊断与鉴别要点请收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