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点与提醒] “脊柱结核”的诊断要点与特别提醒,附表:椎骨常见破坏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脊柱结核脊柱结核(spine tuberculosis)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50%,胸腰椎多见。结核杆菌经血行侵犯椎骨,形成脓液、干酪样坏死及肉芽肿、死骨、椎旁脓肿,可沿腰大肌及髂腰肌蔓延,治疗后上述病变逐渐吸收,最后形成纤维愈合和骨性愈合。分为中心型或幼年型、边缘型、前侧型或骨膜下型、附件结核。临床表现包括结核中毒症状、局部疼痛及包块、脊柱后凸、神经功能障碍等。【诊断要点】
1.椎体骨松质破坏、骨皮质中断、死骨形成和轻微骨增生及椎体塌陷。早期椎间盘相对完整,随后破坏、椎间隙变窄。
2.边缘型先侵犯椎间盘及终板(图1A、B),附件型以附件骨质破坏为主。
3.脓肿多为单房或多房性低密度,中心不强化,脓肿壁不规则环形强化。
【特别提醒】
需与化脓性感染、布氏菌病及转移瘤等鉴别(表1)。
图1脊柱结核
女,18岁。A.第3腰椎多发低密度(3个白色*),部分边界模糊,皮质中断,硬膜囊前见软组织密度影,椎旁软组织增厚;B.冠状位MPR,第3-4腰椎间隙狭窄,相应椎骨密度不均,第3腰椎(L3)明显,两侧腰大肌囊状影(2个白色短燕尾箭头),左侧呈多房状
表1椎骨常见破坏性疾病的鉴别要点
疾病
临床病理特点
CT特点
化脓性脊椎炎
急性起病,高热,迅速出现神经功能障碍
骨质破坏及增生均较快,晚期易形成骨桥及椎体融合
脊柱结核
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结核中毒症状
骨质破坏为主,易形成椎旁脓肿,以腰大肌流注脓肿为特征
布氏菌病
人畜共患疾病,见于牧区,典型者为波浪热
多部位发病,终板下穿凿状骨破坏+硬化缘,可见骨膜反应与椎间隙狭窄
转移瘤
为转移瘤好发部位,肺癌及乳腺癌最常见,其次为前列腺癌、肾癌等
溶骨型最常见,其次为混合型与成骨型,骨质破坏常首先累及接近椎弓根的椎体后部,突破皮质后形成软组织肿块
脊索瘤
来自脊索残余,骶尾部最常见,其次为斜坡
膨胀性、溶骨性破坏,50%见残留骨或钙化,一般无强化或轻微强化
骨巨细胞瘤
20-40岁最常见,常为骶椎
椎体及附均可,膨胀显著,着时内见液-液平面
淋巴瘤
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溶骨性破坏,可伴椎骨压缩及软组织肿块
骨髓瘤
老年多见,尿中本-周蛋白阳性
弥漫性低密度,少数局部大的骨质破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验总结]“椎骨破坏与椎旁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CT及MRI特点(建议收藏)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要点
医学界医生站
脊柱结核:CT和MR成像
X线入门▎骨与关节结核的X线平片表现(上)
各个击破: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