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像小知识-骨髓转换

骨髓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造血器官。红骨髓参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一、成分:

红骨髓,含水40%,脂肪40%,蛋白质20%。

黄骨髓,含水15%,脂肪80%,蛋白质5%。


二、MRI信号特点:

骨髓中的脂肪、水、蛋白质及矿物质等是形成MRI信号的重要基础,尤其是脂肪与水含量比例也决定着MRI信号强弱。

黄骨髓: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近,T2加权像呈中等信号,在STIR或PD-FS成像中,脂肪被抑制。

红骨髓:T1加权像上,出生1年内信号强度与周围肌肉信号相当,随着骨髓正常转换,青春阶段,信号强度高于周围肌肉信号;T2加权像上呈中等信号强度;在STIR或PD-FS成像上,高于黄骨髓,与肌肉信号相似。


三、骨髓转换

1、出生时,全身均为红骨髓,逐渐向黄骨髓转换。由远端到近端和从附肢到中轴骨。

2、长骨骨髓转换顺序:骨骺和隆起,骨干,远端干骺端和近端干骺端,在长骨的干骺端可看到造血骨髓,约在25岁达到成人型骨髓。此时红骨髓主要集中在中轴骨、股骨及肱骨的近端。

(正常膝关节T1WI,男,15岁)

3、脊椎是人体红骨髓分布最多的部位,年龄超过10岁时,T1加权像椎体信号应该高于椎间盘。在随着年龄增长减少,黄骨髓逐渐增多。

40岁以后,尤其女性,椎体的脂肪含量逐渐增多,在T1WI表现椎体信号不均匀性或局灶性增高。

根据脂肪分布分三型(T1WI):

Ⅰ型 多见于20岁以下青年人,30岁以上罕见,椎体静脉上下方线样高信号。

Ⅱ型 多见于40岁以上,椎体终板或者椎角高信号。

Ⅲ型 多见于40岁以上,椎体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

(正常 17岁,男孩,Ⅰ型)

(正常,60岁 Ⅲ型)


四、骨髓逆转换

当机体红骨髓需求量增加时,可出现黄骨髓向红骨髓逆转换。一般有中轴骨向外周转换。

生理性:肥胖,高海拔,运动,中年妇女等。生理性转换一般不累及骨骺及骨突。

病理性:肿瘤,慢性贫血等。因逆转换的原因很多,诊断时要注意鉴别,需密切结合临床。T1加权像,其信号强度可以接近肌肉信号,甚至低于肌肉信号。

(女,39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T1WI椎体信号明显减低,与椎间盘信号相似;在抑脂图像上,椎体信号增高)


五、影像学诊断要点:

1、生理性转换红骨髓不穿过骺板(图1)。

2、红骨髓呈片状,斑点状或地图样分布。

3、T1加权像:信号强度高于周围肌肉信号(图1)。

4、T2抑脂成像,红骨髓信号强度高于黄骨髓,与肌肉信号相似(图1、2)。

5、大多数成人肱骨、甚至一些老年人的肱骨近端可以看到斑点样的红骨髓信号(图2)。成人股骨干红骨髓出现率较高,不均匀,对称。


图 1   女,28岁,生理性转换(T1WI,PD-FS红骨髓信号)


图 2  女,26岁(肱骨及肩胛骨正常红骨髓信号)



作者:韩长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0到1】肌骨篇(肆)
不同年龄段骨髓MRI信号的差别.ppt
【临床应用】椎体T1WI上的那些信号
MR脂肪定量成像鉴别椎体骨髓良恶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骨髓MRI不同序列的表现
什么叫骨髓黄髓化?问题严重吗?如何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