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延髓麻痹的一点拓展学习--孙琬翔
关于延髓麻痹的一点拓展学习
朱**,男,52岁,
主因:言语不清,饮水呛咳10月入院。
现病史:10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无力,无视物障碍,无晨轻暮重感,当时症状较轻,在当地医院按“咽炎”治疗,7个月前患者感觉言语不清加重,且有饮水呛咳,咳痰费力,有气短胸闷症状,无发热抽搐,在当地服用中药(具体不详)治疗后,饮水呛咳稍好转,之后外院给予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诊断为进行性延髓麻痹可能,给予口服药物,患者感觉症状无明显好转,且最近一月患者有视物模糊症状,无视物重影,以“延髓麻痹”收入。
神经内科专科查体:神智清,精神可,言语不清,舌肌萎缩、震颤,咽反射减弱,悬雍垂右偏(腭垂偏向健侧),其余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容积、肌力、肌张力正常,上肢腱反射正常,下肢腱反射稍活跃,四肢深浅感觉正常,共济运动正常,病理征阴性。
舌肌萎缩,震颤
辅助检查:肌电图示:左侧舌肌可见纤颤电位,其余未见异常。结论:舌肌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延髓有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的核团。Ⅸ、Ⅹ(舌咽、迷走)神经彼此邻近,有共同的起始核,常同时受损,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称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临床上也习惯称为球麻痹。
一侧损伤时症状较轻,张口可见瘫痪一侧的软腭弓较低,腭垂偏向健侧,患者发“啊”音时患侧软腭上抬受限,患侧咽部感觉缺失,咽反射消失。舌咽、迷走神经的运动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当一侧损害时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当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时才出现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常见于两侧大脑半球的血管病变。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特征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病变部位
舌咽、迷走神经(一侧或两侧)
双侧皮质脑干束
下颌反射
消失
亢进
咽反射
消失
存在
强哭强笑
舌肌萎缩
可有
双锥体束征
常有
下运动神经元性
上运动神经元性
进行性延髓麻痹:是延髓和脑桥颅神经运动核的变性疾病,呈进行性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及面肌和咀嚼肌的无力。
分为三型:
①成年型(远端型):多发生在中年男性,由上肢远端开始,自手向近端发展,有明显的肌萎缩和肌无力、腱反射减退、肌肉肌束颤动,可以发展到下肢或颈项肌肉,引起呼吸麻痹。极少数可以从远端向近端发展。
②少年型(近端型):多数在青少年或儿童期起病,有家族史。临床以骨盆带和下肢近端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行走时步态摇摆不稳,站立时腹部前凸,进而肩胛带与上肢近端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有前角刺激表现(肌束颤动),仰卧位不易起身。
③婴儿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母体内或出生一年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因此,在母体内发病的胎儿是感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出生后发病的患儿哭声微弱、明显紫绀、全身弛缓性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萎缩一骨盆带和下肢近端开始,向肩胛带、颈项部和四肢远端发展。颅神经支配的肌肉也极易损害。但临床少见肌束颤动。智力、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相对完好。
延髓属于脑干,脑干病变大都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病变水平的高低可依受损脑神经进行定位,如第Ⅲ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中脑;第Ⅴ、Ⅵ、Ⅶ、Ⅷ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脑桥;第Ⅸ、Ⅹ、Ⅺ、Ⅻ对脑神经麻痹则病灶在延髓。脑干病变多见于血管病、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等。
延髓病变中有两个综合征:
一、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①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部分小脑半球损害)④Horno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束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
二、延髓内侧综合征:①病灶侧舌肌瘫痪及肌肉萎缩(舌下神经损害)②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损害)③对侧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内侧丘系损害)可见于椎动脉及其分支或基底动脉后部血管阻塞。
拓展:球麻痹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而对于大众来说更耳熟的“渐冻人”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ALS:法国叫夏科(Charcot)病,美国又叫卢伽雷(Lou Gehrig)病,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即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此病早期症状轻微,患者仅感到无力、肉跳、容易疲劳,渐渐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呼吸衰竭;依据临床症状大致分为两型:1.肢体起病型:首先四肢肌肉进行性萎缩、无力,最后呼吸衰竭。2.延髓起病型:早期出现吞咽、讲话困难,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通常感觉系统和括约肌功能不受累。
分型:
①PMA(进行性肌萎缩):损害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表现为无力和肌萎缩而无锥体束征。
②PBP(进行性延髓麻痹):单独损害延髓运动神经核而表现为咽喉肌和舌肌无力、萎缩者。
③PLS(原发性侧索硬化):仅累及锥体束而表现为无力和锥体束征者。
④ALS(肌萎缩侧索硬化):上、下运动神经元均有损害,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锥体束征。
治疗:目前,利鲁唑是唯一用于ALS治疗的药物。
Riluzole is well-tolerated in the patients with neurodegenerative movement disorders, no matter in short-term or in long-term. There are insufficient data to support the usage of riluzole in patients with PD, atypical parkinsonisms and HD to improve motor symptoms or disease-modifying. Riluzole seems to be promising for 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ataxia in symptomatic effect,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by well-designed studies in the future. Moreover, it makes sense to design long-term study focusing on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riluzole in disease-modifying.
Drug Deliv. 2018; 25(1): 43–48. Published online 2017 Dec 10.   doi: 10.1080/10717544.2017.1413446PMCID: PMC6058579PMID: 292267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运动神经元型
运动神经元病早期症状是什么?
一文带你了解重症肌无力和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病为什么会影响言语吞咽功能
运动神经元到底是指的什么?
哪些是运动神经元的临床症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