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详情

肾上腺皮质肿瘤是肾上腺皮质最常见的疾病,大部分病灶在临床上都是无症状的,常通过偶然的影像学检查发现。肾上腺嗜铬细胞腺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肿瘤大小各异(3-20cm),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如高血压、腹痛、发作性呕吐等。

肾上腺嗜铬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其特点与病理表现相应:无丰富血管、无坏死、无大量脂肪,CT表现为(1)肿瘤一般较大,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2)肿瘤平扫密度较高,密度多不均匀,部分可见坏死区,囊变钙化及脂肪少见,嗜酸细胞腺瘤瘤细胞排列紧密,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以及无脂肪沉积是导致其CT平扫密度较高的组织学基础。钙化少见。(3)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强化,较大肿瘤可强化不均匀。

鉴别诊断

(1)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多为功能性,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异常CT平扫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境界清楚,有完整薄膜,密度多不均匀,内有囊变坏死,增强明显强化,恶性者可侵犯周围大血管,腹膜后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其影像表现与嗜酸细胞腺瘤相似,鉴别两者需依赖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后者多无功能,不伴有内分泌异常。

(2)腺瘤:肾上腺醛固酮腺瘤和皮质醇腺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内分泌异常。前者肿瘤小,直径<2cm,密度较低,CT值0~20HU;后者肿瘤直径多为2~4cm,密度中等,增强呈轻-中度强化,常合并对侧肾上腺萎缩,根据上述临床及影像表现与嗜酸细胞腺瘤不难鉴别。

(3)肾上腺皮质腺癌:50%以上的皮质腺癌具有分泌功能,主要表现为Cushing综合症,肿瘤体积大,直径>5cm,肿块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常伴有出血、坏死、钙化,增强呈不均匀强化,邻近大血管、器官侵犯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常见。而嗜酸细胞腺瘤多无功能,肿块境界呈类圆形,边界清楚,钙化少见,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及周围器官侵犯较皮质腺癌少见。

(4)转移瘤:肾上腺转移瘤多有原发肿瘤病史,双侧多见,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增强呈环形强化。

【病理结果】

肾上腺嗜酸细胞腺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竟然有10种可以囊变的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腹膜后肿物一例
肾上腺病例组合
★★内分泌疾病诊断
肾脏、肾上腺疾病的CT MRI影像诊断要点#医学影像每日笔记4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