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芒种虽忙,养心莫忘

避暑要有法,不在泉石间,

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避暑要法》


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指大麦、小麦等到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芒种”也称为“忙种”,是农民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故有诗云:“芒种前后麦上场,一秋不如三麦忙”。此时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是夏季第三个节气,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中医认为夏属火,在脏与心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上图来源于:www.eastlady.cn

       “暑易伤气”“暑易入心”,烈日炎炎的天气易于扰乱心神,使心火上炎,造成烦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夏季气温升高,人体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显著增加,新陈代谢显著提高,且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致使供应心脏本身的血流减少。同时,天热汗出过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这些都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担,一些人会发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等,所以说夏季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



       中医认为心是人体活动的中心,是五脏的主宰,《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为君主之官,君主宁,群臣则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是说心脏是地位最高的“君主”,有主导和统帅全身各个脏腑功能活动,使各脏腑相互协调,维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等。心有病变,则可影响其他脏腑功能,还可导致精神神志的异常,如失眠、多梦、反应迟缓、精神不振等,《古今卫生要旨》云:“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守。”

因此,夏季当以养心为先,心神平和,情绪稳定,脏腑合和,气血畅通,才是增强体质、养生长寿的关键。



静气宁神,冰雪在心


       骄阳似火,热风扑面不仅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而且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素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很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因大怒、大悲、恐惧等情绪波动而诱发疾病。人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在心境平和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相应降低,基础代谢减慢,心率减缓,躁热感就会减轻,正如古代养生家嵇康所言:“夏季炎热,更宜调息精心,常如冰雪在心。”因此保持平心静气,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会感到丝丝凉意。

        养心重在养神,清心寡欲、调养精神是历代养生家强调的基本养生原则,《黄帝内经》有云;“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要尽量摒弃精神浮躁、贪欲过多、情绪失控等,培养心平气和、乐于恬淡、思想专一的心态,乐观豁达,与人为善,而使精气和顺,精神内守,形成“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的良性循环是养心、养生的根本法则。


上图来源于:wap.ifeng.com


寒热相宜,清心解暑


        夏季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加速,营养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许多营养从汗液流失,且夏季消化功能相对减弱,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代谢的失衡,甚至引起各种疾病,所以此时饮食调养尤为重要。

      《摄生消息论》主张 “饮食温暖,不令大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相对衰弱,天气炎热也要养护脾胃,饮食少苦寒,节冷饮,少油腻等。西瓜和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二者皆为盛夏消暑解热、养心除烦、排毒养颜之佳品。夏在五行属火,五味为苦,苦味入心,夏季适当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莲子、苦丁茶等有解热除烦、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提神醒脑等功效,然需注意苦味过多又会损伤肺气。此外,适当食入酸味,如醋、乌梅均可抑菌杀菌、开胃消食、敛阴止汗。 

        五月是阳气蒸蒸日上、发散于外的时候,人体为了排出体内的热量,皮肤腠理多处于开放的状态,热量容易散失,如果加之多食冷饮,体内就相对寒凉,故此时常是“阳气在表,胃中虚冷”的状态。俗话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和胃止呕,温肺止咳等多种功效,芒种时节,自制一些姜糖水、鲜藕姜蜜饮等,有助于温中养胃,培固正气,也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意所在。



运动养生,文娱怡心


祖国传统养生理念认为“冬要藏”“春要生”而夏季宜“放”,芒种时节万物蓬勃,人们也应该如同尚未绽开的花朵需要阳光一样,喜欢运动健身、自我释放,游泳、登山、慢跑、跳操、练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适当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歌舞、手工、花艺都有怡情养心的作用,书法、垂钓更是调节情志,修养身心的方法。

何乔潘《心术篇》曰:“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现代有研究表明,长期习练书法者呼吸趋慢、血压趋稳。国医大师周仲瑛勤于书法,认为练习书法可以调身、调息、调心,可使人心态平和,如过喜之时,书法能定身静气;暴怒之时,能抑制情绪;忧悲之时,能解忧散郁。练字的过程可使思想集中,心无杂念,气血贯通,经脉流畅,阴阳平衡,从而有利于心理状态的调节,达到调养身心,延年益寿目的。

         钓鱼,在钓而不在鱼,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名士推崇垂钓,并将之当做一门养生艺术。据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辩论前,为放松紧张心情,常常选择垂钓。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垂钓时眼、脑全神贯注于浮标,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这对提高人的视觉和反应能力都有积极作用,而且江边湖畔,水库池塘,水雾蒸腾,清风送爽,自然使人心宽坦然,正如《养生随笔》中说的:“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

       芒种再忙,也莫忘保养心神,要记得“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闹时练练心,静时养养心,这样才有好气色、好心情!



公众号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健格言集锦365 很实用很牛 (2)
纵已之欲C
浅谈养生
《黄帝内经》之灵兰秘典论:古代医家的不传之秘
养生笔记整理(三十五)
【中医基础】(10)什么是人体的“心脏”?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之大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