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
“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1例

王海军1,曹玉霞2,姬俊强1,许南华1,冀来喜1

(1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太原030619;2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

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或腰骶痉挛性疼痛、坠胀等不适感,多伴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是妇科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其发生率约为30%~80%。笔者采用“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于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在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纳入原发性痛经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1∶1比例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2例。治疗过程中,针刺组1例患过敏性疾病,自行服用泼尼松龙片被剔除,西药组1例考上研究生,自行离开,最后纳入统计62例。针刺组,年龄最小15岁,最大28岁,平均(22±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10个月,平均(6.6±1.5)年。西药组,年龄最小16岁,最大27岁,平均(22±4)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2个月,平均(6.6±1.6)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遵守《赫尔辛基宣言》。

根据《妇产科学》进行诊断,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在月经前2~3 d发生腹痛,可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多伴有经血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或有块,畏寒或手足欠温,乳房胀痛、胸闷不舒等症状,患者妇科和B超检查无异常。参照《针灸治疗学》[3]辨证分型,分为寒湿凝滞型、气滞血瘀型和气血不足型。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取穴:主穴:秩边透水道;配穴:寒湿凝滞型加温针灸水道,气滞血瘀型加合谷、太冲、次髎,气血不足型加血海、脾俞、足三里。

操作:患者采取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25 mm×125 mm芒针,从秩边(髂后上棘内侧缘与股骨大转子内侧缘连线的上2/5与下3/5交点处)向下深刺约110 mm透向水道穴,进针时使芒针针身同患者躯干的矢状面呈20°角,但与躯干的水平面平行,得气以针感向会阴部或小腹部走窜为度;然后根据不同证型选取不同配穴,均直刺15~25 mm,实证用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留针30 min后,再取仰卧位,水道穴行温针灸,约10 min,至穴位局部潮红为度。于经期前5 d开始,每日1次,直至此次月经结束停止针刺,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西药组

于月经来潮前5 d开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300 mg/粒),每日2次,每次300 mg,连续口服至此次月经结束。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分别评价患者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采用一条长度为10 cm的线段,从0端到10端代表疼痛程度逐渐加重,由患者自己判断并告知医者记录。

(2)改良版痛经症状积分:患者经期及经期前后小腹疼痛计5分作为基础分,若腹痛难忍加1分,若腹痛明显加0.5分,若坐卧不安加1分,出现休克加2分,面色苍白加0.5分,自诉冷汗淋漓加1分,出现四肢厥冷加1分,如需卧床休息加1分,影响工作学习加1分,若伴腰部酸痛加0.5分,伴恶心呕吐加0.5分,伴肛门坠胀加0.5分,若疼痛在1 d内加0.5分,每增加1 d分值增加0.5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评价。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痊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为0分;显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的50%以下;有效: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的50%~75%;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3  安全性检测

每次治疗后进行安全性检测观察,针刺组为针感遗留、局部感染、血肿等;西药组为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头痛、眩晕等全身症状。

3.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计量资料,若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及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针刺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见表2。

(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西药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100.0%,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见表3。

(4)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在试验过程中,针刺组有7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但无身体不适表现,嘱患者24 h内行冷敷,之后热敷处理,其余患者没有针刺不良反应。西药组有17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如恶心、反酸、胃胀等。

4  体会

原发性痛经,中医称为“经行腹痛”,经期前后,血海由充盈变为空虚,由此冲脉、任脉及胞宫气血变化急剧,加之致病因素影响,致气血瘀滞,不通而痛,或气血亏虚,不荣而痛。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说明口服布洛芬及“秩边透水道”针法均可有效改善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症状,特别是“秩边透水道”针法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疼痛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临床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以“秩边透水道”作为主穴,其他配穴则是根据不同证型,选取不同腧穴。笔者前期研究明确了“秩边透水道”针法的操作可行性和安全性。“秩边透水道”针法恰能“气至病所”,即患者自觉针感向小腹、前阴、会阴等部位放射或盆腔内有胀、热及舒快感觉,而且针感愈强,疗效愈佳。其可能通过直接刺激了盆丛神经内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纤维,调整其紊乱的功能,进而达到缓解原发性痛经症状的目的。(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9年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随机对照研究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总结
神奇的芒针“秩边透水道”针法 看看一定能解决你的难言之隐!
针灸治疗痛经、痛风、臂痛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研究
阴阳九针(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