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鄱阳洪氏父子“一门四进士”

多部史料披露,《容斋随笔》是毛主席一生中比较喜欢读的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笔记书。

这是一本关于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书,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卓然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作者为鄱阳人洪迈。

提及洪迈,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鄱阳四洪”,也就是洪迈、洪适、洪遵,还有他们的父亲、有着“宋之苏武”之称的洪皓。洪氏父子四人均为一代名臣,且有“一门四进士”的美誉。

文/记者叶伟

父亲洪皓:向南宋朝廷揭露秦桧

在鄱阳当地收藏的多部史料中记载,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洪皓出生在鄱阳县治所(今鄱阳镇)澹津湖(今仕湖)北岸。

史料记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赵构准备将都城南迁,以避金兵锋芒。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却因此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因不屈节,遭到金人羁押,并被流徙冷山(今黑龙江省境内)十五年,受尽磨难,坚贞不屈,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

南宋朝廷在屡受屈辱之后,洪皓以为能够振作起来,整军经武,待机北伐。可在临安,他看到的却是金碧辉煌的宫殿,听到的是靡靡的歌声。洪皓大失所望,责问丞相秦桧说:“临安是帝王暂居之地,却大兴土木,宫殿建得那样富丽堂皇,难道不想收复中原吗?”

后因洪皓又向南宋朝廷揭露秦桧为金将起草受降檄文的丑行,秦桧怀恨在心,指使下官李文会弹劾洪皓,将洪皓赶出朝廷,出知饶州。洪皓赴任不久,母亲董氏去世,他将母亲与父亲洪彦暹合葬于滃港山,并在家守孝三年。但是秦桧仍不解恨,又以各种借口散布流言,于绍兴十七年(1147年)削夺洪皓的官职,将其流放到岭南的英州(今广东省英德县)。

另外,洪皓才高学赡,文章道德相济美,为南宋文章大家。他的作品除了《松漠纪闻》外,还有《文集》 10卷,《春秋纪》30卷,《车酋轩唱和集》3卷,《帝王通要》5卷,《姓氏指南》10卷,《金国文具录》1卷,《鄱阳集》4卷,均为后世之宝贵财富。

洪迈:所著《容斋随笔》受毛主席喜爱

在鄱阳县双港镇,多位村民回忆,洪迈墓的位置就在龙吼山山腰,1958年兴修龙吼山下水库时,一些人将洪迈墓前的石人、石马、石碑一一破坏,推到山前水库堤坝底下去做挡水坝。还有一些石碑被抬到村里盖房子砌墙,有些则抬去放在路边做石阶。有村中老者说,他小时候经常到村后洪迈墓地附近放牛,常与同伴们互相踩着肩膀爬上洪迈墓前的石马玩,有时暴风雨突然来临,就在石马底下避雨。这些从水库里挖出来的石人、石马,大多残缺不齐,估计水库底下还有残缺不全的石人、石马部位。

“洪迈学识渊博,著书极多,文集《野处类稿》、志怪笔记小说《夷坚志》,编纂的《万首唐人绝句》、笔记《容斋随笔》等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作。”当地收藏的资料显示,洪迈在宦海浮沉几十年,当过地方官,当过京官,曾出使金国,最后官至端明殿学士。在任地方官时,他下察民情,整治农政,兴建学宫、书院,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绍兴府尹任上,通过察访民情发现浙东地方官利用朝廷颁发的“和买”(官府以低价定额征购丝绸)政策暗中加额,敲诈勒索百姓,他排除多方阻挠,进行全面核查,核减了全部加征数额,根除了此项官场积弊,减轻了百姓负担。

洪迈不仅是一位为政清廉的官吏,更是一位文学家。他一生著作有40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容斋随笔》,被历代名人誉为“垂范后世”的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当政者具有资政、资治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容斋随笔》受到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喜爱,毛主席对此书真可谓爱不释手,时常将此书摆在他案头。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

“洪适治学切合实际,对用兵、理财亦有研究,朝廷非常器重他。”鄱阳当地洪姓老者谈及“鄱阳四洪”时,娓娓道来。据介绍,洪适自孝宗登基以来,掌管军政大事,深得孝宗器重。乾道元年(1165年)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皇帝亲自交待参政(即副宰相)钱端礼和虞允文“三省事与洪适商量”即朝廷军政大事都要与洪适商议处理。洪适此时实际上掌握了宰相的职权。不久,孝宗又升洪适为参知政事,拜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枢密院使,即任宰相。

而史料记载,洪适以文著称于时,好收藏金石拓本,并据以订正史传讹。著有《隶释》、《隶续》、《隶韵》、《淳熙隶释》、《隶纂》、《盘洲集》、《五代登科记》、《宋登科记》等。另外,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搜集汉魏拓片189种,将此与《水经注》《集古录》等所收录的汉魏碑目500多种编成《隶释》27卷,后又陆续将所得碑刻文字画像等编辑成《隶续》21卷。所载碑文均以原字书写,并对碑文中通假字有所说明,考证旧说。因此《四库提要》评价说:“自有碑文以来,推是书最为精博。” 。

“洪适也是宋代知名刻书家之一,乾道初官绍兴知府、浙东安抚使时刻书颇多。”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有不少爱好者模仿洪适的刻书。

洪遵:正直敢言、关心民生、勤劳于政

“洪遵葬于鄱阳芝山白泥井,和洪迈一样,受人尊敬。”当地村民翻出史料介绍说,洪遵自幼聪慧,端重如成人。

“洪遵以正直敢言著称,在皇帝面前亦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例如,高宗说:正立法,自今功臣子孙序迁至侍从,并令久任在京宫观。洪遵曰:侍从,朝廷高选,非如磨勘阶官,安有迁序之制?”多名研究鄱阳四洪的老者透露,除了敢于直言,洪遵还为官有道。在吏部侍郎,兼权吏部尚书时间虽很短,却治绩显著。例如,当时选人诣曹改秩,吏倚为市,巧生枝节,推延不办,多所索贿。洪遵则针对时弊明确规定,照章办事,草除恶例,吏不敢欺。洪遵为官清正,既不阿附权贵,又不人云亦云,以势利待人。如汤思退罢相,遵草制无贬词,竟因此而被劾罢官,实属难能可贵。

洪遵不论在朝为官,或在州县地方,均以民为“本”。比如,高宗车驾往金陵(今南京),沿途各州县都被禁卫兵士苛索骚扰。至吴(当时洪遵知平江府),这些禁卫兵卒相告说:“内翰在此,汝毋复然。”当时,宋廷曾一度海禁,以“虑商舶为贼(所)得”为名,把商船悉拘入官不还,甚至把沿海船舰及水手、民兵也扣留起来,对江折沿海商民是极大的困难。洪遵因此奏论,以船还商,而听水手自便,老百姓非常感谢他。

洪遵不仅是一个有所作为的政治活动家,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博通文史,通晓宋朝翰苑故实,好藏金石、钱币,能诗善文,既明医方,又是游艺能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专家学者。”有研究者举例认为,比如,现在不少专家研究洪遵的《泉志》,他就是古代一位难得的钱币专家。

洪氏父子怀康国济民之志谱写了人生辉煌篇章

多名研究者在著作中提及,洪氏父子的活动,跨越了两宋。洪皓使金十五载,忠贞不屈,不坠名节,被高宗誉为“宋之苏武” ,洪氏三兄弟能够在父亲使金后,苦学自立,博览群书,先后考中进士,跻身翰苑,并以博赡之学为资,造作庙堂典策之文,辞章壮丽,自成一家,从而为他们博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帝王的青睐,时人赞誉其为“鄱阳英气钟三秀,文章声问萃一门” ,鄱阳洪氏遂赫然一跃而成为江南望族。

“洪氏父子的活动,处于两宋更替之际,这一时期,北宋政权日益腐朽,最终被金所灭,南宋屈辱求和,偏安江南,洪氏父子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风,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辉煌篇章。父子四人在政治、文学和学术方面均有很高的地位,彪炳史册,为后世所称道。“鄱阳当地一位人士认为,鄱阳四洪以群体性、家族性的形式显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如群星璀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金不失节的洪皓
《容斋随笔》卷一·小序
鄱阳英气钟三秀、可比肩三苏的“一门三丞相四学士”——洪氏家族
容斋随笔伟大领袖的红宝书,从生到死的大智慧
南宋史料笔记《容斋随笔》
南宋 洪迈的行书《跋欧阳修集古录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