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也无法超越王羲之的书法有历史的必然性吗

谢谢你的提问和邀请。王献之是东晋时代的书法家。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所以,后世就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分裂为南北对峙的混乱时代。黄河以北是北魏,长江以南地区是东晋。

王羲之从北方西晋逃出来的时候,只有八九岁。东晋在司马政权的统治之下,并没有有所作为,朝政非常荒谬。王羲之一生在政治上也难以作为。

但是,王羲之家族是一个政治文化势力很强的家族,东晋的政要部门,都有王羲之家族的成员,老百姓认为,这是一个“王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你就可想而知,王献之家族有多厉害。

但是,东晋的皇帝没有一个是可以作为的。政治非常腐朽。王羲之从激情慷慨到逐渐对政治失去信心,就把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书法研究之中了。

东晋时代,还是一个隶书的时代,但是,也出现了楷书的上升趋势。

例如,王羲之家族都很欣赏钟繇的书法。王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终于创造了自己的书法面貌。

民间有一个传说,说王羲之为了练字,经常心追手摹,有一次,他居然晚上睡觉前,还在夫人的背上练习钟繇的书法,夫人很烦他,就说,你何不在自己体上写字?偏偏要在别人体上写呢?

本来夫人就是烦他打扰睡觉,可是王羲之恍然大悟:写字真的不能老是在别人体上写字,我应该有自己的字体。

于是,王羲之很快就写出自己的字体了。

这个民间传说也许不是事实,但是,道理是没有问题的。

王羲之之所以成为一代大书法家,必须有超越古人的努力,才能超越时代,创造楷模。

王羲之的书法是无法超越的吗?这里面有很多历史的道理,可能并不是我们都很清楚的。

首先,王羲之时代他的书法很少流传和欣赏

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王羲之时代还没有完全从隶书中解放出来。当时的大众书法仍然是隶书。当然,这一时期的隶书,也不完全与汉代的隶书一样,而是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些隶书有楷书的笔意了,有些隶书好像“魏碑”那样方笔很突出,例如像《爨宝子碑》和《王兴之夫妇墓志》就是这样的隶书。

但是,王羲之没有在传统书法,也就是隶书这个体系里开发书法艺术,而是在行书和楷书这些新的书法里继续发展。

楷书三国就已经有一些苗头了。例如《葛祚碑》就是东吴的一个楷书。

三国和曹魏时期的钟繇喜欢写楷书,他的楷书已经脱离隶书的波磔笔画了,书写起来比较快。这是书法史上很大的,一件事情。

因为钟繇的书法很出名,所以,王羲之就学习钟繇的书法很勤奋。王羲之小时候就受到姑姑卫夫人的影响学习过书法,据说,卫夫人就是学习钟繇书法的女书法家。所以,王羲之就是钟繇这个书法体系的书法家了。据说王羲之的叔叔王敦收藏了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就借来,反复临摹。后来,王羲之直接学习了钟繇更多的书法,终于形成自己的书法面貌了。

其次,高层士大夫阶层的书法情趣具有很大的社会示范性

前面我们说过,王羲之时代还是一个隶书时代。

但是,像钟繇、卫夫人、王羲之已经形成一个士大夫阶层的书法趣味了,他们喜欢的书法,除了隶书这些传统书法,最重要的是潇洒不羁的情趣,喜欢一种轻松自由的书法,这就推动了对隶书的改革,形成一股魏晋书法新风气。

隶书原来就是下层官吏创造的书法,是在篆书时代,对篆书的简便写法。后来,高级知识分子也喜欢隶书,这样,隶书的书法美就提高了很多。

但是,隶书的笔画“一波三折”这个制度没有什么改变。楷书就是要去掉“一波三折”,直接横画了。这样写字,笔画就简单一点了,是书法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

所以,王羲之就继承了这样一个新的传统,在楷书领域,把字写得更加简单便利了。

除了楷书,行书是日常书法,也是写字最常见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以楷书为依据,把笔画的点横竖撇捺,按照写字的需要,如同行云流水般链接起来了,这样写字,既漂亮又写起来自然流畅,还辨认起来很清楚,于是就在高层士大夫中间流行开了。

而高层士大夫阶层,他们具有相对权威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天然就是一种社会示范 。

王羲之是这一群士大夫里最优秀的书法家,当然因为他的书法具备了两个条件:

1.写起来方便快捷

2.书法很美观,包括书写过程美和书写笔法美

我们把这两个元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就是汉字的书写又好又快了。

相比较以前的书法,美不美,先不说,但是,就方便快捷来说,王羲之的书法,具有绝对的速度优势,这就是王羲之书法无法超越的原因。

历史是检验王羲之书法的唯一标准

王羲之的书法,在王羲之时代或者唐代以前,并不是非常显赫的书法。

同时,我们也看到,王羲之书法体系,来源于钟繇,所以,在南北朝时代,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即使是北朝也有一部分书法,是受到钟繇这样的书法影响的。

所以,所谓的“魏碑”,其实就是隶书和钟繇这种类似于楷书的书法的结合。结合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汉字书写能够达到“又好又快” 的效果。

我们从南北朝时代到隋代看到一种书法的发展趋势,那就是隶书的影子越来越少了,楷书的面貌越来越清晰了。

所以,唐代就完全成为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主流的三大汉字书写风格了。这个主流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改变。

而追溯这个源头王羲之就是祖宗。他是楷书、行书和草书在发展过程中的集大成者,所以,我们无法超越。

我们无法超越王羲之,主要体现在

第一,王羲之的这个楷书体系无法超越。

第二,王羲之的书法美的基本元素我们无法超越。

第三,书法可以百花齐放,例如清朝提出了“碑学”主张,现代提出了“碑帖结合”的书法美学理想,但是,这些书法美学思想,可以丰富书法艺术,不能超越王羲之创造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个汉字书写的主流价值。

今天,我们即使不用毛笔写字而是钢笔写字了,我们的汉字书法仍然是王羲之创造的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个体系,而且是一个主流体系。

历史事实检验了王羲之的这个书法体系,是汉字最合理、最优美的书法书写主流。这不需要个人崇拜,也不需要如何推广示范,历史的选择就是最有权威的选择,当然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行书早于楷书,而练字提倡从楷书入手?
楷书是最后出现的,为啥还成了学书法的基础了呢?答案在这里
王羲之书法字体在线转换器生成器-第一字体网
钟繇被称为楷书鼻祖,初学书法从他的楷书入门是不是降低了起点
从钟繇到王羲之:楷法的成熟
学习书法一定要从楷书学起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