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吉胜:以问题意识深化区域国别研究:以国际政治语言学为例
userphoto

2023.10.23 北京

关注

  2022 年 9 月 13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建构成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国际论坛》2022年第6期“名家笔谈”栏目推出《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构》,邀请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秦亚青教授,外交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基地首席专家孙吉胜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院长杨丹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展鹏教授共同撰文,作为2022年度《国际论坛》“名家笔谈”栏目的收官之作。今日推送孙吉胜教授《以问题意识深化区域国别研究:以国际政治语言学为例》。

以问题意识深化区域国别研究:以国际政治语言学为例

孙吉胜  

党的十八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 益密切,中国外交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创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 际关系的目标。同时,中国通过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 途径来实现以上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方位开展,中国与各国交往体现的差异性和多元性日益明显,中国需要更加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区 域的历史、文化、政策和需求,提升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互动质量,这些对区域国别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进入了新时期。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分布在历史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不同学科,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研究基础、 方法、传统和优势。为了使区域国别研究取得预期效果,当前迫切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在研究中突出问题意识。国际政治语言学在研究中主要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国际政治中的具体问题,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可以为区域国别研究 提供启示。

一、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

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长期受学科划分和人才培养传统的影响,目前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首先,研究力量不集中,研究基础专业性不够宽厚。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多依托 于各类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这些中心除了分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主要智库外,大都 分布在高校不同的学科,如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这种依托于学科的分布导致研究力量参差不齐,很多中心是基于原来研究人员所在学 科建立的虚体机构,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研究标准和研究目标等差异较大,且研究零散庞杂,影响了研究的长期性和专业性。 

其次,各类区域国别研究被人为割裂,不能有效优势互补,影响研究的系统性和 整体性。目前各高校和智库所进行的区域国别研究目标存在模糊性,有的是出于纯资 政建言目的,有的是专注于语言文化研究,有的专注于历史,有的目标并不十分明确, 导致区域国别研究差异明显。例如,中国研究美国的学者,有些是在政治学范畴下, 偏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或外交学的研究传统,重时政、轻人文,很多学者仅局限于一个相对狭窄的研究领域,专注于某一个点,但忽视面。有的是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下, 偏历史、社会、语言、文化等内容,而对当下的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敏感性不足。两类研究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等方面差异较大。 尽管对象国是同一个国家,但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很少交流对话,无法实现 有效的优势互补。 

再次,研究对象分布不均。受研究资源、研究偏好等因素影响,区域国别研究多 集中于对少数几个大国的研究,对于中小国家关注不足,研究不深。“一带一路”倡 议实施以来,对中小国家研究的关注不足导致的问题更加凸显。例如,在中国企业进 入到某个国家开展具体业务时,对当地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缺乏基本全面的了解,对一些当地文化中的“政治正确”和一些敏感问题意识不足,对与当地 的有效沟通和具体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影响经济收益,有时也影响外界对“一 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最后,研究人员语言能力欠缺,制约了研究水准,影响了研究深度。真正的区域 国别研究需要深入对象国或地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需要深入到当地社会。而中 国长期以来国家整体外语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非通用语人才储备不足,研究人 员大多依赖英语,不能够使用一些中小国家的当地语言,这会影响一手资料的获取, 也影响田野调查、访谈、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的实施,而这些是高质量区域国别研究 不可或缺的。

二、国际政治语言学是以跨学科的视角研究国际政治问题

跨学科借鉴和跨学科研究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经常采用的研究路径,可以使各学科之间加强交流对话,相互借鉴启发,相互促进。从对象国的语言文化入手是进行高质量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础,而如何针对当地的语言来深化区域国别研究可以从国际政治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得到启示。 

国际政治语言学作为国际政治和语言学之间学科交叉创新的成果,主要是从语言入手来研究国际政治中的具体问题,或是通过研究某个具体国际问题的语言来发现关于该问题的规律性内容,以深化相关研究。尽管涉及语言,但是与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心理学类似,国际政治语言学研究最后的落点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政治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语言本身,就如同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心理学最后的落点不是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一样,这也是与在纯语言学范畴下研究有关国际政治的语言的根本区别,后者所关注的重点在语言本身。 

国际政治语言学在以语言为切入点来研究国际政治时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探讨语言、文化、思维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也反映世界观,语言可以体现人类行为,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会对同一客观世界提供不同的分析和解释。通过观察语言来研究语言、文化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是国际政治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通过研究具体问题领域的语言来研究相关认知、主张和政策。当前,各类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全球性问题的应对和全球治理成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对不同问题的框定、理解和认识与其使用的语言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相关政策。例如,针对气候变化,不同国家会聚焦于不同方面,有的聚焦国土安全,有的聚焦环境,有的聚焦经济,背后蕴含很多政策考量,观察其相关语言是研究其政策的基础。 

第三,通过聚焦语言来研究对外话语、国家形象、国际话语权、语言战略、语言治理、外语能力、语言文化安全等与语言直接关联的具体问题。以上方面都直接与语言相关,也是语言的直接体现,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针对具体国家的以上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提供很好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通过语言来探讨国际规则及国际规范的生成、演化与国际传播。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中的很多具体问题需要依靠国际规则和规范来治理,而语言是国际规则和国际规范形成和推广的基础,新规则和新规范的提出需要通过语言来完成社会化过程,因此语言是研究国际规则和规范的重要切入点。 

第五,通过研究具体对外政策的语言来考察对外政策的演进和应对。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总是与身份界定密切关联,而身份和对外政策的语言可以随时调整身份和对外政策之间的平衡。通过分析对外政策的语言可以解释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以深化针对对外政策的理解和研判,也可以更好地提出针对性政策。 

第六,通过借鉴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来研究国际政治理论所解释不了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语言学发展历史长,分支齐全,无论是研究议题、成果还是方法都比较完善、成熟,国际政治研究可以借鉴语言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对相关语言的研究,对国际政治中的问题和现象给出新的解释。

三、区域国别研究可以从对象国家和区域的语言入手深化具体问题的研究

当前,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在全面认识和了解相关国家和区域的前提下,聚焦具体研究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语言可以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一个根本切入点,以上文提到的国际政治语言学的研究路径,深化区域国别研究。

第一,要以语言为切入点,发挥好语言的工具功能,深化对具体国家和区域的基础研究和态势研究。进行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有从面到点、以点及面的过程,通过语言对具体国家和区域进行基础和全面的了解,包括语言、文化、历史、政治制度、社会习俗等基本国情,以及价值观、传统观念、政治信仰等隐性层面的内容,以对其形成整体全面的认知,为其他相关研究和政策研究奠定基础。正如曼德拉所言,“你用种对方能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交流,触动的是他的大脑;用他的母语和他交流,触动的是他的心灵。”因此,做好区域国别研究必须要解决最基本的语言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国家的非通用语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进行的区域国别研究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多优势。而做好相关历史、人文的基础研究也是把研究对象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所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进行政策研究时做到不仅把握现在,还能研判未来演变趋势。 

第二,通过借助对语言的研究来研究具体区域和国家直接与语言关联的问题。当前,国际政治日益重视语言对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国家形象、国际话语权等的影响,这也成为各国的关注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一点就更为重要。这些国家普遍希望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提高自己的制度性权力和国际影响。通过研究大国的语言来发现大国在这些领域的行为规律可以为在以上方面处于劣势的国家提供借鉴,而围绕发展中国家进行此类研究可以总结其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例如,美国自 1894 年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之后经过1898 年美西战争,再到二战后成为各领域具有强势话语权的国家,借助语言研究该过程可以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提供很多启示。因此,通过语言来深化对对象国和区域的软实力、对外话语体系、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权的研究是深化区域国别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在语言的工具功能的基础上,调整对语言的本体认识,依赖语言来研究更广泛的议题。语言是了解特定国家和区域的基础,对其研究要跳出语言本身以及文学、文化的范畴,向更广的问题领域延伸。在中国传统的学科分类中,无论是中文还是外语,大多把对语言的分析和应用局限于语言学科内,对语言的研究也大都局限于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学层面,局限于语言的工具属性或只为了研究语言本身而观察和研究语言。以语言为切入点进行区域国别研究要对语言的本体意义和本体地位进行重新认识。语言不仅如一面镜子那样反映现实,同时也建构现实,这一点对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进行的区域国别研究尤其重要,需要跳出原来的研究局限,从语言和文化入手来研究更宽和更广的议题,如历史、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具体问题。 

第四,聚焦相关问题的具体语言来研究相关的政策。当前国际政治中的很多问题最后都要回落到国家和区域层面,也因此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揭示具体问题的由来、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演进。例如,美国学者江忆恩在其研究中国的战略文化时涉及了很多语言、文化的内容,但重点是从文化来观察战略,为战略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类研究基础。再如,可以通过分析美国对 5G 所使用的具体语言来分析美国将 5G 安全化的过程和相关政策的实质;也可以通过研究俄罗斯针对自己身份的语言来理解俄罗斯的本体定位及其对本体安全威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对外政策的来源和演变。 

第五,把语言学的一些先进研究方法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实现区域国别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可以运用文本解读、互文分析、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方法,通过语言揭示国际政治中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语料库的建设和对语料库的使用来分析关于具体问题的表象、主导话语和政策规律;通过针对语言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来研究受众对特定语言的理解过程等。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把语言学的一些方法同大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如一些语言处理分析工具,可以对国际政治的传统研究方法进行补充,为推动区域国别研究进一步深入提供助力。

责任编辑:丁懿楠

公众号图文:潘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南财经 (外院)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点介绍
钱乘旦 胡莉:区域与国别研究视野下的“欧洲研究” ——关于欧洲研究发展方向的讨论
郭英剑 | 外语学科的国别与区域研究:概念、内涵、定位与内容
象征分析,它原本就是文学分析的方法。“
张楚楚:面向21世纪的区域与国别研究:挑战与应对 | 聚焦年会
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