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固县

城固人杰地灵,自秦设县制距今已有2300多年,是陕西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文化遗址达437处,已出土文物3600多件,仅次于河南安阳而位居全国县级第二,发掘出的宝山遗址——仰韶时期陶窑群被誉为“中华第一窑”。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60多处,桔园景区、张骞纪念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南沙湖、“中国文化三大坝”之一的天主教总舵古路坝、地母发祥地五郎关等蜚声海内外,张骞墓挤进“丝绸之路”首批申遗名单。

城固历史悠久,人类活动较早,青铜文化发达,为我国最早置县之一(公元前312年,秦败楚于丹阳,置成固县收集的文物有新生代动物化石、旧、新石器时代及殷商青铜器600件, 有的属全国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莲花、淡家嘴、江湾村遗址及秦、汉的韩信台、张骞墓、五门堰、道教胜地洞阳宫、地母发祥地——五郎关地母庙等文物古迹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人。

千百年来,勤劳淳朴的城固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与秀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并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和风物传说,唐公房举家白日升天而衍化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城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南沙河风景名胜区已初具规模,以唐公访当年白日飞升地--升仙村辐射带动,建起了13万亩桔柑产业林带,并形成了汉江夕渡、万鹭栖居的鸟山、秋风十里柑桔乡的'桔园秋色'、水光山色堪图画的南沙河风景区等一批新的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具有独特优势。该县是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遍布,文物众多,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有60多处,尤以城固老街,张骞纪念馆,五门堰,五郎关地母庙(地母信仰发祥地)、回龙寺,道教圣地洞阳官,佛教宝山寺,原公韩家祠,天主教总舵古路坝、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沙河、汉太尉李固墓等十大景点闻名于世。

张骞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而建,包含有张骞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文物景点位于城固县城以西三公里处的博望镇饶家营村。张骞墓座北朝南,东西宽15米,南北长15米,高8米,呈覆斗形,周围有古柏环绕,墓前有石碑四通、汉代石虎一对。大门前竖高8米、由座杵、斗三部分组成的石华表一对。1988年修起了雄伟壮丽的汉代阙式大门门楼,铺设了墓园甬道,栽种了名贵花木。1991年又修建了气势雄伟的三间献殿,东西墙壁上悬挂有“张骞出使西域图”和“凿空图”。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长3公里、宽10米的城固县第一条旅游专线公路,可由县城直达纪念馆。

南沙河风景区是全省有名的七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距县城15公里,距柳林机场3.5公里,与汉中市,城固县城,南郑大河坎形成圈状交通网络,并且紧靠108国道南复线,即将建设的“汉中——西安”高速公路,从景区擦边而过,交通非常便利。是度假旅游和宗教旅游的好地方。

鸟山位于三合乡二岭沟西,占地约1500亩,为一天然禽鸟园,这里树木繁茂,隐蔽性好,加之北临汉江,西靠南沙河,东界堰沟河,可以说沟渠纵横。塘库成片,鸟类捕食鱼虾正好左右逢源,因而它们都喜欢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此活动的

鸟类不下18种,除喜鹊、画眉、柳莺鸟类之外,有4种鹭鸟是这里的主要“居民”,它们大约有1万2千多只。四种主要“居民”是夜鹭(喜昼伏夜出)牛背鹭(善于歇在牛背上啄食牛背上的寄生虫),白鹭(全身羽毛洁白如银、性情温顺、惹人喜爱),池鹭(因迂入林区较晚,比较知趣,从不和同胞争地盘,只在山坡高处和山坡下边缘营巢,因生活环境较差,其数量远比前三种鹭鸟少。

洞阳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城固县毕家河乡东北侧的一座山巅上,在县城西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前。明英宗天顺元年(1459年)被皇帝封为“通微显化真人”的著名道长张三丰重建洞阳宫。1937年,道徒魏成新在此修灵官崖3间,张爷洞、太白庙4间,黑虎泉1间。1985年又修复三清殿,玉皇殿、十王殿、和土地庙、洞阳宫分上下院,有房64间,占有山地七、八百亩。这里群峰拱首、苍松溢翠,头枕秦岭重峦,面临灵崖、古观,张爷洞、逼火城、拔池献花、离奇传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嘉靖香炉、万历铁钟以及匾额、碑文、登山石阶等文物古迹犹存。

桔园景区:国家AAAA级别景区,是我国地理界线最北的最大柑橘生产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距离县城17公里的桔园镇,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神奇典故的发源地。景区以巍巍秦岭为体,万顷桔园为裙,升仙文化为魂,借助河水流太极,群山呈五行之势,被誉为“中国根据生态观光第一园”。景区内有伏牛山、鹭鸟群、橘颂长廊、揽胜台、升仙大道、会仙阁、升仙台等景观,也有柑橘采摘、野外攀岩、桔林滑索、胥水漂流、大鲵养殖等参观游玩项目。一年四季景色常新,春季洁白桔子花点缀群山,好似雪海茫茫,金秋漫山红果,桔香四溢,令人流连忘返,是居家旅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所。

宝山商代遗址: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宝山村,经过系统考古发掘1700余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期陶窑十余处,商代烧烤坑三十余处,商代墓葬,汉代灰坑二十余处,由西北大学赵丛苍教授主持发掘,已出版考古报告《宝山遗址》。遗址旁边为宝山寺,寺内有陶塑十八罗汉,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古路坝天主教堂):位于县城12公里处的董家营乡古路坝村,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兰人设计,我国优秀工匠修建,整个建筑群设计独特,构思巧妙,用料讲究,工艺高超。现存有主教公馆和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

抗战爆发后,西方传教士纷纷回国,而汉中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国内诸多高校西迁首选之地。在此期间,原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文学院、东北大学文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成国立西北联大工学院,工设8个学系,原址即在古路坝天主教堂。办学八年,培养本科生一万三千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两院院士的毕业生有二十五人。

从董家营乡进入七里沟到古教堂,沿途风景秀美,野花遍野,心旷神怡。

五门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桔园景区2公里,由唐工昉创建于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还在发挥作用的古老水利工程,距今发挥水里设置作用已两千余年,被称为陕西的都江堰,对地方农业、水利事业功劳巨大。景区内有千年皂树、金桂飘香等景观。

五门堰

地母庙位于省级名胜南沙何风景区内的佛教圣地五郎关,距县城约20公里,相关古建筑有“回龙寺”,大雄宝殿等。城固地母庙兴建于东汉献帝二年(公园19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朝历代民众虔诚拜竭,香火鼎盛。清代后期信奉地母传入台湾,蜚声海内外。

地母,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之母,是万物的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千百年来,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之盛举。

地方特产

城固资源富集,物种丰富,有“生物资源宝库”和“天然药库”之美称。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4%,盛产柑桔、猕猴桃等优质水果,有天麻、元胡、杜仲、麝香等中药材250多 种,野生动物有黑熊、羚羊等珍禽异兽,水生动物以鲤、鲢、鲫、鳝、鳖为主。矿藏丰富,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19种,尤其是石灰石、硅石、蓝晶石等非金属矿质优量大,极具工业开采价值。水资源充裕,“一江五河”纵横交错,塘库星罗棋布,水能蕴藏量22.6万千瓦。城固还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确定的重要军事工业建设基地。 。

城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已形成食品、化工、纺织、建材、医药、机械制造等产业为支柱、20多个行业门类、100多种产品的地方工业体系,“果、菜、畜牧业、蚕、茶、中药材”六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建成29万亩优质米、16万亩柑桔、15万亩中药材、17万亩蔬菜、年出栏生猪85万头、人工驯养大鲵5万尾的产业基地,是全国粮油生产基地县和商品瘦肉猪基地县、柑桔生产基地、良种猪繁育基地和大鲵繁驯基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品位全面提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县城规划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全省城市综合管理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陕西省旅游强县”等荣誉称号。

民间文化

说书

民国至今,茶馆说书有鼓儿词和评书两种。鼓儿词有说有唱。艺人黄正典抗日战争期间由河南迁入,在茶馆说鼓儿词。评书只说不唱。城固县人张德茂、云长贵、杨润昌等常说《水浒》、《三国》、《后唐》、《红岩》和《林海雪原》等。

民谣

只说不唱,但活泼流畅,押韵上口,流传盛广。1949年后有《救世菩萨共产党》、《红军穷人心相通》、《徐司令上台讲过话》、《找红军》等词段。

山歌

流行于秦巴山区,多在劳动时唱。歌者常以大自然为舞台,兴之所至,尽情抒发,见景生情,即兴编歌。内容以劳动、生活、爱情为主,地方特色浓郁,经久不衰。

小调

也叫小曲。产生于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中。与山歌比较,小调已脱离劳动时唱的范畴,渐趋向形成独立的艺术。调词旋律经精雕细琢,形成独立格律。流传的有《十劝姐》、《十劝郎》、《十想》、《十字歌》、《哭七七》等词调。

雕塑

木雕 常见于门窗户格、檐板、挑头、梁柱、桌椅、床围、棺材、拐杖等。木雕工匠,代有传人,今平坝地区仍有善雕巧匠。文化馆藏清代四片门页装板的浮雕,装板高62.5厘米,宽41·4厘米。所刻《瓶竹图》由六条鲤鱼组成。鱼瓶插翠竹,左下配鸭嘴壶,右下斜衬如意。三条小鱼组成瓶子上体。双环将三鱼紧抱一起;三条大鱼一正两侧组成瓶子立体。两组鲤鱼头部的简纹,与鱼身扇形密纹成对比。瓶颈双耳把上下两组鱼群联结起来,繁而不乱。文川镇观沟村景海民,用树根雕成的“昭君出塞”、“雄鹰展翅”、“鹤”等作品,亦博好评。

宗教文化

道教

东汉献帝初,张陵之孙张鲁继祖传为五斗米道教主,依刘焉势力,占据汉中,自称“师君”,普通官员称“祭酒”,普通信徒称“鬼卒”。“祭酒”管理民事,不设太守、县令等官职,用道教的一套设置代替官制,统治汉中。

佛教

从现存史籍记载,本县最早佛寺为大安寺。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曾到大安寺,写过一首《过城固大安寺寻超禅师房诗》。

天主教

明崇祯三年(1630),葡萄牙海军护送法国天主教会教士方德望来华。方结识陕西官吏王征,在王的协助下,到晋、陕、甘传教。

伊斯兰教

清咸丰三年(1853),伊斯兰教由湖北麻城和甘肃等地随回族人流入城固县而传入。后由于教徒人数增加,光绪年间在盐井乡元树梁建起第一座清真寺。清末全县教徒91人。

基督教

基督教也叫耶稣教,教堂叫福音堂,故亦称福晋教。光绪三十二年(1906),汉中内陆会(属上海内陆总会)派英籍牧师贾蕴玉在县城民生巷修建礼拜堂——福音堂,开堂传教。清末教徒发展到105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我叫城固,这是我的简历!
说说城固县的来历
距西安3小时,张骞故里橘子红了,景美免费、果子甜!
张骞故里行游览五门堰(张骞墓)
汉中旅游推荐线路: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
汉中旅游大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