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高”来临前,身体会“说话”!逆转病情,务必抓住黄金期,做好这些事

如今,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的人群是越来越庞大了,一旦确诊,绝大多数人都要终身服药,给身心和生活都造成影响。

更令人害怕的是,它们不仅会互相影响,还会引发众多并发症。但初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甚至长达十几年只有轻微不适,却早已在侵害身体各个组织器官,一旦出现并发症,病情往往已经很严重了,让人后悔莫及……

而今天可可要教大家抓住“四高”的黄金逆转期,尽可能脱离它们的“魔爪”。

1

逆转高尿酸,痛风不再怕


案例

“德云社少班主”郭麒麟,活跃在各大综艺、影视剧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但正值25岁青春年华的他,却饱受痛风的折磨,甚至在录制节目时,痛风突然发作,疼痛难忍,吃药也无法缓解,就连外出行动时都借助了轮椅。


1
尿酸一高,全身都危险

中国痛风患者已高达8000多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尿酸过高形成结晶造成的。

尿酸水平越高,痛风风险越大,更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更可怕的是:尿酸升高时,很多人即便没有症状,也会对肾脏、膀胱、尿道、肝脏等泌尿系统组织或代谢器官造成不利影响,更是会加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动脉硬化。

因此及时发现尿酸异常、积极降尿酸很重要!

2
尿酸水平警戒线

早期高尿酸的发现,更依赖于医院的尿酸检测。正常的血尿酸浓度:男性150~350毫摩尔/升,女性100~300毫摩尔/升。

而若正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在420 umol/L~540 umol/L,女性在360 umol/L~ 540umol/L,则已经属于高尿酸。此时,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若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或有其它慢性病的,及时就医诊治。

3
吃好喝好,也能降尿酸

40岁以上、肥胖、爱喝酒吃海鲜、有痛风家族史、有三高等疾病人群,都是痛风高危人群,日常更要注意:

尿酸高,饮食有“二忌”

①一忌高嘌呤

一般来说,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对血尿酸影响更大,但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也就是摄入过多的高嘌呤饮食,是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病因

所以,包括动物内脏、部分水产品(沙丁鱼、凤尾鱼、基围虾等)、浓汤等高嘌呤食物都要少吃。具体可以参考下图:

②二忌高糖

除了高嘌呤饮食,糖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果糖在进入人体后,会加速合成嘌呤,尿酸的生成量也会随之增多,也就容易加重痛风。

研究发现,妇女每天喝一杯橙汁,痛风的风险会增加至41%,而每天一罐含糖的饮料会使痛风增加至70%

因此高尿酸人群不建议喝含糖饮料、果汁等。

控尿酸,喝好3杯“水”

①白开水:人体内的尿酸90%都是通过尿液排出去的,因此得适当多喝水、多排尿。对于尿酸高的人,每天最好喝2000~3000ml温白开

②苏打水:苏打水是弱碱性水,能碱化尿液,成倍的排出尿酸。尿酸高的人可以直接买苏打水,或根据医生建议买苏打药片泡水喝也是可以的。

③生姜陈皮水:从中医角度来看,大部分尿酸高的人都有湿热症状,因此,需要清热化湿

生姜皮搭配陈皮,在祛湿消肿的同时,还能健脾、化痰,也有利于尿酸排泄,效果更佳。

做法:陈皮5-10克,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5-10克,行气消肿,泡水代茶饮即可。

2

抓住糖前期,可远离糖尿病

对糖尿病人群来说,不仅要天天吃药,还得经常监测血糖水平,低了、高了都危险!平时就连饮食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血糖不受控制,引发更多的并发症!

其实,逆转糖尿病也有一个黄金时期——糖前期

1
糖前期诊断标准

①6.1≤空腹血糖≤7.0,但餐后血糖<7.8mmol/L

②空腹血糖<7.0mmol/L,且7.8≤餐后血糖<11.1mmol/L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糖尿病前期,为可逆转的高血糖范围。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3的人都是糖尿病前期。如果糖尿病前期不加以管理,6年内有近60%的人会变成糖尿病,20年内则比例高达93%!

所以想要避免糖尿病找上门,一定要抓住糖前期这段“黄金时间”。

2
逆转高血糖的黄金饮食

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喜欢高糖高油饮食或是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规律等都是糖尿病高危因素,不妨试试黄金饮食法,更好地延缓或逆转糖尿病的发生。

①吃好控糖饭:抗性淀粉

每天摄入的大米等主食,富含淀粉,不仅容易升高血糖,还会加大血糖的波动幅度。而对于血糖偏高或高血糖人群,在选择上则大有讲究。

专家建议:尽量选择抗性淀粉含量高的“控糖饭”。抗性淀粉能延长小肠吸收时”,不仅能避免餐后血糖飙升,又能降低下一餐前低血糖风险

将蒸好的米饭冷藏24小时,抗性淀粉就会大大增高;而稍凉的红薯、土豆、玉米也是抗性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具有更强的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②自制“控糖油”,帮助逆转高血糖

控糖油与普通油的差别在于,它还多了姜、大蒜、桂皮、八角等食材。

中的姜黄素具有一定抗氧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辅助控制血糖;大蒜可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葡萄糖耐量,辅助降低血糖水平桂皮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又能降低胆固醇,加速新陈代谢来促进减肥。

控糖油做法

食材:300ml花生油、150ml橄榄油、150ml亚麻籽油、姜、蒜、大葱、桂皮、八角、花椒。

做法:

1.大蒜拍碎,葱姜切成大片;

2.三种油倒入锅中,依次下入3g桂皮、八角、花椒,再下入切好的葱姜蒜,小火㸆制10min,等葱姜蒜变色后捞出晾凉即可。

3

及时控血压,或能告别终身吃药

据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慢阻肺是当前引发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而这三大疾病无一不与高血压有关

而且原发性高血压一旦患上,需终身服药,目前无法根治。

不过,血压在正常与高血压病之间,有个高血压前期,也是逆转高血压“命运”的“黄金时期”!

此时患者血压会波动性升高,身体机能也开始紊乱,可能出现阵发性的头晕、耳鸣、头痛、失眠、手脚麻木、烦躁、心悸等症状。但尚未对心、脑、肾脏等重要脏器产生严重损害,积极干预就可能让血压恢复正常,避免高血压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1
高血压前期诊断

正常血压:收缩压(即高压)<120 mmHg,且舒张压(即低压)<80 mmHg

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2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

2
日常控压指南
①饮食增钾减钠

钠摄入超标一直是国人饮食的一大问题,而血液中钠含量升高导致渗透压上升,会促使血压升高;钾能够促进钠从尿中排出,并抑制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利于降低血管的压力

瓜果类蔬菜、绿叶蔬菜、香蕉、橙子、小米、山药、芋头等食物钾元素含量较多。

②养肝降压操

这是古代道家的一个养生方法,按摩耳朵再加上敲天鼓,能很快缓解头昏脑胀、耳鸣和血压高,还能防止中风。

①第一式:捏耳廓

从上到下捋一捋耳廓,从耳尖按到耳垂,一般按压30次左右。

②第二式:按耳朵

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揉搓耳朵,感到耳廓发热发烫发痛即可,也是按摩30次。

③第三式:敲天鼓

用手掌心压住耳廓,再用食指压在中指上,弹压风池穴,总共敲30下。

4

高血脂前期,载脂蛋白异常

血脂,即血浆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堆积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当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冠心病、脑中风也就随之而来了。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血液中各类胆固醇含量的高低来判断血脂水平:一般总胆固醇>6.2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都可称为高血脂

而其实载脂蛋白指标更加敏感!载脂蛋白是负责运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因而胆固醇指标出现异常之前,载脂蛋白的指标会先一步升高。换句话说,载脂蛋白异常,是高血脂的前期,这时候就需要开始降脂了。

1
早期高血脂症的判断标准

载脂蛋白A1<0.5g/L、载脂蛋白B>1.60g/L、脂蛋白a为3.5~7.5mmol/L时,可能为早期高脂血症。

2
双管齐下调血脂
①保护肝脏,增加载脂蛋白合成

载脂蛋白本身就是一种蛋白质,因而日常生活中多摄入蛋白质是基础;另外,蛋白质还有助于肝脏的修复,而肝脏功能正常,能保证载脂蛋白的正常合成

所以像蛋类、奶类、禽肉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日常都要合理摄入。

②活血降脂饮

血脂较高的人群还要注意活血通络,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配方】藏红花0.1克—活血化瘀;陈皮3克—健脾理气;茯苓8克—健脾利水渗湿。

【适宜人群】血脂高的人,尤其是有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午后犯困等表现的血液粘稠人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高”来临伤全身,心脑、血管、肾无一幸免!但做好这件事可能比吃药还重要
血压、血糖、血脂、尿酸标准对照表,忌口清单全都有!
痛风化验单6⃣个关键项,不懂吃亏🙊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肥胖者各项化验指标参考值
微直播-体检中常见指标的解读
你不一定清楚的四高标准值,收好记得经常对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