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西藏,灵魂像风!
你或许听过西藏,你或许了解过西藏,你或许来过西藏,那你有没有真正走进过西藏呢?走进西藏的山水,走进西藏的人们,走进西藏的历史,走进西藏的前世今生,岁月无痕。
走进西藏,灵魂像风

渴望风的状态,那是自在的状态,而灵魂,是让人敬畏的所在。在这个喧嚣和浮躁的世界,在熙来攘往车水马龙中,在一张张面具的背后,是灵魂的蒙尘和消隐。当彼此之间无法倾诉和交流,充满戒备与敌意时,当被生活逼迫着行色匆匆,把人性的最爱搁浅在一片混浊时,人们往往装作什么都不在乎,以为生活得阳光灿烂、无忧无惧。未曾想到,在一个迟归的夜里,走在城市寂静的街头,不经意间仰望一下天空,看到那轮皎洁的月亮,猛然对生活的自我存在产生了怀疑。




走进西藏,走进了人间天堂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苍鹰骏马,牦牛羊群,这是风景,更是图画,充满壮美,让人神畅;寺庙辉煌,经幡招展,喇嘛诵经,信徒膜拜,这是风情,更是文化,充满神秘,让人感动。




走进西藏,如此心驰神往

同样为天,西藏之天湛蓝清透,纯粹明媚;同样为山,西藏之山高达巍峨,起伏延绵;同样为水,碧波荡漾,清澈淳厚。更重要的是,西藏可谓大自然中难得的一块净土。那里天高云淡,藏歌悠扬,佛香盈盈,梵音袅绕,这大概就是心灵所愿的一种景象,也是西藏最能打动人的景象。




走进西藏,向往那洁净幽远的蓝天

那是浑圆无迹的整体,宛如亘古以来未曾搅动的池水,宛若千载岁月未曾触过的岩冰。那就是西藏的天,是千年不见人回的孤寂,是万里纵横风雪声的回响。犹如一块巨大的蓝布,紧紧地包裹着这块神秘的土地。一切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是那样的清晰明快,即便是远方的物体亦可一览无余。




走进西藏,向往那刺眼灼人的阳光

突然进入这明亮的世界,着实有些不大适应,似乎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连一点点小小的隐私也无法避免阳光的照射,这是这块神奇的土地赐予的奇特印象。




走进西藏,向往那尽情飘荡的白云

犹如一朵朵巨大的棉团悬挂在天上,时而聚集,时而分散,时而融进雪山,时而落在草原;又像洁白的哈达,带着吉祥,散布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久违了这如画的白云,以至于眼看着云朵,心中还在猜测这是真还是假,常常为此感到尴尬,同时也为此感到幸运,因为在这里看到了真正的祥云。



走进西藏,向往那神圣雪域的高原

那高原巍然入云,似天地间岿然不动的脊柱,撑起世界的穹顶,又似历经亿万年沧桑的老人,面容安详而又平静,让人面对只剩顶礼膜拜的冲动。那就是西藏的高原,是滋生长江黄河的高原,是养育生命的高原。



走进西藏,欣赏那里的高山

即便是那些像山不是山的土丘,都有可观的海拔。西藏的山大抵可分三类:一类为洁白的雪山,二类为苍凉的秃山,三类为生机盎然的青山。




西藏的雪山蔚为壮观


翻越海拔5300余米的米拉山口,看到难得一见的南迦巴瓦雪山(喜玛拉雅之巅,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十五座雪山之一)。那是一座千峰簇拥,似玉剑刺天的圣山,巍峨独立,让人震撼。脚踏千年未化的皑皑白雪,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仰望蓝天,遥看圣山,环顾猎猎飘扬的五彩经幡,聆听藏韵十足的徐徐风声……一种非仙似仙的感觉油然而生,冥冥之中我感到这哪里是人间美景,分明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西藏的秃山起伏连绵


就像巨大的化石一般,展示着千年的苦难。苍凉、悲壮,它们与藏族儿女的生命紧密相连。看到了人间的景象,一个个村庄,一座座寺庙,一块块农田,一片片牧场,一切是那样的单纯,一切是那样的朴实,艰苦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正因如此,造就了西藏人坚强的性格与强健的体魄,也正因如此,走进“香巴拉”成为永恒的梦想。



西藏的青山匪夷所思


以著名的巴松措为例,在海拔3538米的地方,竟有一处面积为37.5平方公里的湖泊,只见四面青山环抱,山体郁郁葱葱,湖面水清如镜,波光粼粼。面对如此景象,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印象中的西藏相联系,然而大自然就是这么的神奇,在这个高原上,远古与现代,苍凉与壮美,贫穷与富饶,强大的宗教热潮与虔诚的来世情结竟生生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最为神奇的净土。


走进西藏,领略到气候的变幻无常、日月变迁

一日之内竟有多种景致,时而艳阳高照,时而大雨倾盆,时而雷电冰雹,时而鹅毛大雪,山下云遮雾障,山上厉风沙尘……经过如此的经历,感叹大自然的无常和长期生活在这里的藏民的无奈。难怪虔诚的藏民视天地为神灵,一切当顺其自然,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心中有佛,改变人类自身。在西藏自然界就是这样,一切景象都会活脱脱的展示在面前,无论是否理解,它就是它,它就是西藏。




走进西藏,用任何美好的词语形容都不为过

它是美丽的,因为着实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它是苍凉的,因为着实将苍凉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五彩的,因为着实让人们在这里看到了纯正的红黄蓝绿白;它是神秘的,因为着实许多现象让人无法理解,无法想象;它是生机勃勃的,因为着实将生存在这里的生灵进化得与众不同……



在西藏的原野上见到最多的是牦牛,身披长毛,体格强健,成群结队,十分壮观。特别是走近时,它们表现的烦躁和不友善,圆目相视,打着响鼻,扎出一幅神圣不可侵犯的架势。西藏牦牛有着持久的耐力,有着对艰苦条件下的适应能力,能在高海拔的自然环境下,抵御严寒和风雪,是藏民的亲密伙伴。



西藏的羊犹如身穿棉袍的藏人,并不算优雅,却有风度。它们一般怕人,狭路相遇,都会绕道而行。在山脚下的草原上,常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在骑马牧人的看护下,安静地、快乐地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它们依草原而生存,草原因它们而美丽。西藏的生物链就是这样的简单,更是这样的明了,没有深奥的哲学问题,因为这里的一切皆按最原始的自然规律运行着。



西藏的藏獒是藏民的最爱。体型硕大,头圆口方,眉弓上的两只似眼睛的白点更加增添了威猛。据当地人讲,一只好藏獒竟可斗败四五只土狼,见到不少的藏獒,大多都在主人的看管下显得那样的温顺。尽管如此,也深知它的厉害之处,曾见到过一只发怒的藏獒,尽管被铁链拴着,但丝毫不减其凶悍,口大如盆,声如打雷,站起足有人高,愤怒让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天狮一般守护着藏民的家园。



西藏的苍鹰盘旋在蓝天上,俯视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它们是藏民心中的神鸟,享受着与神一样的待遇。人们赞美它,人们也防范它,毕竟这种猛禽依然保留着原始的野性。在路上时常可以看到犁地的耕牛,每只牛头上都挂满了鲜红的装饰物,起初以为仅仅是为了装饰,实际上是以红代火,避免苍鹰的袭扰……



西藏的马现已不多见。即便是沿着公路来到相对偏远的地方同样也很少见到,因为如今马已被摩托车替代,现代化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进入相对原始的疆域。为之高兴,也为之担忧。马儿会不会就这样渐渐消失?真若如此,这将为这里本不复杂的生物链带来怎样的变化?没有骏马的西藏,没有骏马的草原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走进西藏,追寻文化根源

藏传佛教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五彩缤纷的,自成体系的,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说它神秘,是因为人们太不了解它;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有着千年的积淀;说它壮美,是因为这块地域本身就以壮美为特色。



西藏的语言文字是独有的,这是藏族引以自豪的事情。失去语言文字的民族便是失去了文化,失去了文化的民族就等于失去了民族。尽管听不懂这里的语言,看不懂这里的文字,异样的发音和异样的文字却让人肃然起敬,这是藏族文化的精华,是藏人精神有声有色的传达。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扎西德勒”,这已足够了,因为学会了藏族的至高境界与至高追求——“幸福吉祥”。



西藏的歌声是动听的,犹如天籁之音,浸人肺腑。高音处似朱穆拉玛峰,低音处则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听过不少西藏的歌曲,在歌曲中表达最多的是对幸福美满的期盼和对西藏山水的赞美。在许多歌曲中常常唱到一种花叫格桑花,从歌曲中可以感觉到一定很美,隐约中已在心中找到了它的模样,那就是西藏的民歌。



西藏的舞蹈是最美的,宽衣长袖,飘若天仙,盛装登场,雍容华贵,珠光宝气,耀人眼目。无论是迎宾的牦牛舞,还是节日盛会的圆圈舞——“锅庄”,以及常见的大型团体舞——“谐饮”,无不体现了藏族的豪迈之情。



西藏的宗教是神秘的,西藏的信徒是虔诚的,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一个教派能使其信徒们如此五体投地,舍生忘死。在布达拉宫周围见到磕着长头的信徒,据说每日这些信徒都要围绕布达拉宫磕一圈,其精神让人敬佩。由于信徒众多,场面甚是壮观,远远看去人潮涌动,时起时落,经声一片,嗡嗡作响……这种虔诚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感动。



路途中常常可以看到一路磕头的信徒,他们与土一色,神情坚定,手持快要磨透的木板,胸前挂着耐磨的橡胶与皮革,一路磕来,风尘仆仆,让人感动,让人折服,更让人叹为观止。




走进西藏,了解独有的藏传佛教

那里一切文化,一切习俗,无不与佛有关,会深切的感受到无处不有佛,无处不是佛。在山坡上看到了飘扬的经幡,每一片经幡上都写满了经文;在山顶看到了五彩的经旗,以网状的形式覆盖了山头;在沿途民居的屋顶上同样也能看到飘动的五彩小旗……



凡有人居住的地方要么有寺,要么有塔,家家设佛堂,人人做佛事,就连这里的石头也常常被刻上经文,变成了“尼玛石”。看到如此情景,心中总会产生一些恐慌,生怕一不小心冲撞了这里的神灵。然而对于藏民而言,越是这样,越是心安理得,因为神灵无处不在地保佑着。



西藏最为神圣最为辉煌的莫过于这里的寺庙建筑,因为是佛居之地,所以这里荟萃了人间一切美好的气象与伟大的心灵,走近它们,就像走进另一个世界。



带着这样的感悟,来到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这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宫殿,红白两色的建筑群共同构成了以政教合一为特色的天上宫阙。这里无以伦比的集中了西藏建筑、绘画、雕塑等宗教艺术的精华,所藏的大量历史文物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它神秘伟岸,傲立尘世,成为西藏民族历史的象征。



走进西藏,观摩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无一例外的感受到了佛的伟大与人的虔诚。金色的宝顶闪耀着佛的光芒,五彩的壁画展示着人的功德,宽敞的大殿供奉着各类佛像,狭窄的通道来往着各类人群。这里不再是清静的地方,这里不再是神秘的地方,这里更像博物馆,把藏族的历史,藏族的文化以宗教的形式带着佛的祝福,带着酥油的幽香,散布在空气中,充满幸福,充满吉祥,浸润着每位来这里朝圣人们的心…… 



走进西藏,也曾被深深地感动

当藏民一家如何用一生的积蓄去朝圣,千山万水磕着长头,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往心中的圣地。联想到人世间,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有一个坚定的信仰,超越了现世的苦难。对于那些藏民,神山圣水永远给予的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之外,人类心灵巨大的幸福和安祥。




走进西藏,总会让人震撼

西藏的恢宏壮阔丰富,无法用语言表达。那种类似音乐的震撼,是非叙事的、模糊的,很难表达得确切。让人心里没有语言,只有情感。西藏无形的馈赠实在太巨大了,大到无法承受。那是一种严格,一种尺度,永远不能超越。



走进西藏,寻求平淡生活之外的心灵慰藉

每个人喜欢西藏可能理由不同,但真正懂得西藏的人应该明白,西藏不仅是绝美之地,绝净之地,还是绝圣之地。在那里每一个人,都会找到灵魂的归宿,会被照亮和唤醒心灵,然后带着雪山清溪一样的心情回归生活,那一定会发现原来生活不可以改变,但自己已经改变了。



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造化相比实在太渺小、太无力。面对青藏高原,除了对自然五体投地的膜拜,毫无保留地感激之外,还能体会到人类是自然界中多么微弱的一员!



走进西藏,欣赏皑皑白雪,抚摸苍穹的脸庞

掬一捧纯净的白雪,擦亮迷失的眼睛,融化永恒的思想。就象永远圣洁西藏的哈达,也永远圣洁向往的目光......



走进西藏,向往那黑暗中的篝火

那篝火在不眠的夜晚燃烧,在繁星的夜空闪耀。那篝火,是跳着锅庄舞年轻人心中的火苗,那篝火,是喝着青稞酒老人们心中的温暖,那篝火,是唱着吉祥歌人们心中的热情……



走进西藏,向往那明媚的阳光

点一盏酥油灯,拜一拜藏传的佛祖,在雪山脚下凝视遥远的神圣。让已麻木的情感苏醒,让空虚的灵魂重生……



走进西藏,仿佛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

西藏的天空湛蓝而宁静。这蓝色已经超越了颜色的本身,成为一种向上的精神;如此有生命的蓝色,会让人的灵魂出窍。西藏是尘世最后的一块净土,离喧嚣很远,离天空很近。雪山的雪莲,圣湖的碧水、拉姆拉错的沟壑......这些美丽的风景,只能在孩子的眼睛里方能找到。




走进西藏,追寻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走在那条古老的道路上,有前世留下的欢笑、无奈与沧桑。闭上眼睛,想象着千百年前的那一幕,仿佛看见了仓央嘉措,那个年轻的达赖衣衫褴褛,手脚缠绕着铁镣,在最后的回望中,凝泪看着远去的故乡。


巨大的红墙里传来喇嘛的颂经声,遥远的天空中,隐约的听到吟唱:

那一夜,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了你的温暖。

那一世,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快乐。

直到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一个面对尘世的人站在神的门前,想像那扇门突然打开,身后端坐的菩萨,也是面向尘世而坐的。他们面对尘世的姿态,他们慈悲的目光投注的方向,充满了对尘世的关注和期待。神的门扉,无论关着还是开着,都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浮想联翩。


走进西藏,走进美丽的人间天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情怀
江山绝品散文|灵魂行走
中国藏族音乐网网络电台
若冰|西藏,我的西藏(二)
采之欲遗谁,「莲花」在远道
藏族人为什么要磕十万个长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