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禹​ | 文字之趣



文字之趣
文|柳禹

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提及湖南人张灿诗一首《戏题》:
书画琴棋诗酒花,
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
柴米油盐酱醋茶。
此诗粗看文字俚俗,如同市井之语,但又不可与一般的打油诗相混。诗首句与尾句各选“七事”代表雅、俗,概括性颇强。诗人借助雅与俗的对照,表明当初自己的雅趣抱负已被现实的俗物所取代,而俗物的缺乏又引发自己生活的困顿,从而昭示了他仕途的不顺,发出了今非昔比的感叹。这样的诗作如同顺口溜,平白如话,朗朗上口,吟之难忘。突然想到近来自己学习生活中曾经写下的一些顺口溜,收集一下也挺好玩的。于是摘录一部分于此,也算是对近期学习生活的一种回顾和总结。今时斗胆分享,只为与诸君一道品读文字之趣,可以说是在寻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找寻一点“书画琴棋诗酒花”吧。其实最多的当属自己对读到的一些文学作品所做的留言,这是根据文章主题、内容和风格启发而一时兴起而写的留言或者推介。
79日“七里河文苑”上发表了杨煜棠小朋友的《向暖而行,我心飞扬》,感慨于她家书香氛围浓厚,受爸妈的影响,小小年纪便笔耕不缀,于是写了下面的话表示赞赏:
杨家小熠棠,
奇思有妙想。
人小才不小,
才华飞扬高。
716日“当代乡土作家”群的执行主编曹李晓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醉美桃花源》,写了她,一个地道的河南邓州姑娘,与出嫁地湖南炎陵县的渊源,文章中提到了炎陵的黄桃还有以身殉职的功勋书记黄诗燕。文章发表后我发现了三个错别字,“垂涎三尺”写成了“垂诞三尺”,“西塞山前白鹭飞”写成了“西塞山边白鹭飞”,“漫山遍野”写成了“满山遍野”,她在回复中告诉我,“完蛋了,已经改过一次,不能再改了。”我才知道公众号上的文章发表后就只有一次修改机会,若再有也是没办法修改的。我在表示遗憾之后,在朋友圈转发她的这篇文章时,我特意做了暗示:
文笔流畅,情深意切。
小孩他娘,说来话长。
邓州姑娘,远嫁他乡。
河南湖南,心系之疆。
炎陵黄桃,垂涎难忘。
有赖书记,诗燕姓黄。
深情怀念,黄桃凝望。
西塞山前,白鹭翻飞。
漫山遍野,希望开启。

728日“花洲文学”主编、南阳市作协会员、英语同仁江燕在公众号上发表《小城故事》,她精心选取了自己熟悉的关于邓州小城的六个片段,把它们如同六段影像串连成六个故事,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烟火味道,恍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于是我写了几句话: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悠悠岁月过,日子韵味长。
新城南旧事,勾你我回忆。
87日“当代乡土作家”上发表了市作协会员、英语同仁滕跃堂的《聋子大伯》,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他聋子大伯的生平,文笔朴实无华,对卑微生命的关爱溢于言表。不由的我也发表了自己的一点感想:
聋子大伯生平艰,
一生孤苦谁人堪?
滕兄为文拨旧弦,
众生平等遂人愿。
811日《花洲文学》上发表了还发表了他的新作《逝去的小人书》,作为同时代人,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可以说是那个时代难得的文学启蒙读物,他的文章也激起了很多的情感共鸣,较之现在的手机、电脑等过眼不过心的快餐文化,小人书在激发阅读兴趣,传播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小人书,能量大,
文学启蒙不离它。
插图美,故事奇,
寓教于乐教化人。
88日“豫西南文萃”上发表了南阳作协会员、邓州文坛“老黄牛”程金顺老师的《蝉蜕》一文,将蝉蜕的过程、药用价值以及农人捡拾蝉蜕的生活场景惟妙惟肖的做了还原,一如程老师的系列文章,都体现了他为人忠厚、学识渊博的一面。于是我留言:
知了枝头叫,
蝉蜕身后抛。
试问有心人,
蝉身几重宝?
816日程老师在“当代乡土作家”上又发表了作品《穰原乡村记忆——读(邓州风物志之家 故园 老地方)》中,程老师对邓州市知名作家张书勇的力作《邓州风物志之家 故园 老地方》进行了精妙独到的评析。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崇尚乡贤回邓创业的时代大背景下,爱护和推介这部邓州本土作家的优秀作品尤其有价值。于是我写了几句既是称赞程老师,也是赞叹张作家的话:
穰原故土家难忘,
风物万千君擅长。
挥笔写就园万象,
老家邓州任徜徉。
同样在88日,“灵秀师苑风”上发表了河南省作协会员、邓州市文联《穰原》期刊副主编张家本老师的《父亲祭》,读后能感受到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感受到张老师劳模一家优良的家风传承和昂扬的奋斗豪情,不觉想为张老师喝彩几句:
劳模本是国家宝,
世代传承有妙招:
胸怀祖国舍小我,
信念坚定勤工作。
814日“豫西南文萃”的主编王崇菊在平台上发了一篇《终于长大》,写了她中学时候跟几个女孩意气用事、离校出走的“壮举”,但岁月的流逝还是让她有无限感慨,长大也在一瞬间。文章措辞优美,感情细腻,世道人情感悟深刻。读后余味未尽,不由得感慨:
年少轻狂思远方,
结伴出走何莽撞!
当年红尘同路人,
而今相顾竟无言。
还是814日,还是“豫西南文萃”,刊发了河南省特级教师、邓州市语文名师张宗成老师的《层层剥笋,水到渠成》,他对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做了深度的剖析,为读者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学赏析课。连同平台之前发表的系列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张老师文学造诣之高,文字功夫之深——
陈情一表千古篇,
孝感天地满人间。
条分缕析个中味,
抽丝剥茧有高见!
818日“豫西南文萃”上发表了两篇我顶喜欢的文章,其中一篇是袁荣丽的《街角的菜摊》,这篇文章曾发表在《南阳晚报》星光副刊上,足见作者的写作功底和文章的分量。看到袁荣丽名字这么熟悉,我才发现她、朱睿和我受王崇菊主编之邀都在为“豫西南文萃”做文字校对,就是在平台文章发表之前,主编会把临时链接发给我们,我们把校对后的问题截图及时发给主编,让她进行修改,因此“豫西南文萃”上面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有我们三个的名字。袁大姐的这篇文章写的特别好,把街角进城卖菜的菜摊摊主写活了,她对乡亲们的无限深情也显露无疑。读此文,不由得你会击节叫好:
街角菜摊寻常见,
谁知其中苦与咸?
荣丽本是惆怅客,
付与乡亲情无限。
后来与袁大姐微信通话时,她说我那“惆怅客”三个字用得好,真的算是理解了她的一片良苦用心,我听后感觉很欣慰。
在这一期上还有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是唐河县武华所写的《亲爱的女儿》,这位自称“爱看闲书,爱种花”的70后宝妈以书信的形式回忆自己跟小女儿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能读出武华对小孩满屏的爱和期待——
此文写给小女看,
无限柔情在字间。
点滴日常幕幕掀,
舐犊情深在眼前。
巧的很,就在本文快要完稿之际,91 日的《花洲文学》上又读到唐河这位才女的新作《儿时那些事儿》,对文中她所描写的小时候为了美而不惜用土办法纹身、涂红指甲、打耳孔等印象深刻,真可谓:
儿时丑事一箩筐,
竞相爱美比疯狂。
扎针穿耳浑不怕,
羡煞当年少年郎。
后来我在想最后一句若是换成“吓傻当年少年郎”其实也毫无违和感呢!
818日退休老教师刘文奇在“当代乡土作家”上发表了《今非昔比话薪酬》。刘老师家住三家刘,也是一好朋友的近门大伯,他写作功底深厚,文笔流畅,生活态度积极乐观,所写内容多为回忆他年轻时候的一些工作生活经历。因年岁较大,他作品中错别字较多,曹主编每次都特意把他的文章临时链接提前发给我,让我帮助校对,而我也总能校对出里面的一些错误,我很自豪能够为规范汉语言做一些贡献。能够为文学爱好者的作品锦上添花,做幕后的帮手,其实也是一件蛮不错的事情啊——
敞开心扉写薪酬,
知足常乐党恩厚。
似水年华未虚度,
无悔人生高昂头。

822日“豫西南文萃”上发表了省作协会员,《躬耕》文学杂志社法律顾问孙君梁先生的作品:《桃树上生出的逻辑》,该文从日常生活中收到远方友人寄来的鲜桃,结果从第一天开始一直在吃坏桃的一幕写起,洋洋洒洒挖掘了古今中外历史上与桃子有关的成语典故,读后深受启发。作为惯例,我还是想斗胆写上两句感想:
一箱鲜桃咋个吃?
吃好吃孬有玄机!
桃开脑洞多稀奇,
拈来古今与东西。
在同一天的这期公众号上还有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熊向阳的《故乡烟火》,作品充溢着对故土的热恋和对那片土地上一幕人生悲剧的深切感念,尤其是文末的《探清水河》曲调更是让人愁肠扼腕:
一条水沟,蜿蜒曲折;
一户人家,悲欢离合;
一位妇人,命运多舛;
一曲小调,涕泗滂沱。
823日邓州市名师、单位里的劳模范丰秋老师在“七里河文苑”上发表了 《青春从五十岁开始》,写了她家孩子希望她从现在起活出自我的建议:放松自己,放松心情,找一个爱好,丰富自己的的生活,为自己好好地活。范老师由此受到启发,制订了四条改变自己的计划。掩卷沉思,我为范老师自我反思的精神叫好:
习惯围着他人转,
甘做人梯做奉献。
而今顿悟不算晚,
活出自我笑开颜。
827七里河文苑上发表了我的才女同事刘丰茹的《凌乱中的守望》,初读只觉得文辞优美,没想到后来跟她闲聊时知道她家的大宝贝研究生毕业后暑假在杭州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九月份就报到上班去了,于是对文中她所抒发的细腻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
秋雨绵绵下不停,
送孩万里展鹏程。
儿行千里母担忧,
凌乱之后是从容。
827日二高中退休教师井子先老师在“花洲文学”上发表了《艰苦岁月的农村家常菜》,文中详尽描写了两种豫西南特产:芝麻叶、红薯叶,对于邓州人来说,两种蔬菜都不陌生,尤其对于身在外地的邓州人更是亲切莫名,加之井老师语言平实,感情真挚,这样的文章非常耐读——
芝麻叶,红薯叶,
经过巧手上饭桌。
艰难日子生方过,
如今再吃感慨多。
井老师是高产作家,退休后笔耕不辍,前年倾尽他多年心血的回忆录《老弦杂谈》顺利出版。随后常见他的文章在各个平台及邓州本地党媒“今日邓州”上发表。像他823日在“当代乡土作家”上发表的《时运相济买车路》,把他近期买车的过程全景式地介绍给读者,里面的每一个细节井老师都记得很清楚,不由得佩服他记忆力超群——
机缘巧合要买车,
古稀老人多波折。
好事多磨终如愿,
有车一族多喜乐。
正所谓:
每日微信展卷开,
浓郁文风扑面来。
开卷有益身与心,
更兼文趣乐开怀。
特别说明一下:以上列举的只是自己在有限的文学圈子里对所读到的部分文学作品发表的留言,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见解多有浅薄和片面的成分,解读不到和唐突的地方希望各位大家和原作者能够海涵!还有很多大家的作品要么没有机缘读到,要么读到了却不敢贸然评论。这篇为完成年度二十篇习作目标而临时起意拼凑的小文就算是站在各位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一下本地文坛的模样,那就这样吧!

--End--
审稿: May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介:柳禹,网名登顶揽胜,河南邓州人,教育工作者,邓州市红学会会员。自我介绍:一介书生,登顶揽胜。今日斗胆,冒昧出现。诗书花茶,爱好很杂。球技一般,圈子第三。忙里偷闲,户外爬山。偶有文字,付诸小圈。正业教研,红火开展。感恩相识,情义久远。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柳禹  |  小港渡者的智慧
柳禹  |  文字之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李贤行书《集古录跋尾》
【邓州老照片】你还记得90年代的大邓州吗?
南阳市境清朝时曾有两个州,现都为南阳辖县
河南20个县级市介绍之——邓州市
庆祝攻克邓县歼敌六千余人的胜利
豫鄂交界处乡民们的泪奔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