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东与非洲古代历史
userphoto

2023.08.17 江西

关注


中东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与《圣经》中挪亚后裔之国:
一:各地域应该存在本土原住民与外来迁徙人群,每当大灾难来临与战争之时,都会出现举族迁徙情况。所以文明也因此带来变化。

6000-7000年前时,黑海由淡水湖变成咸水海洋,是发生了一次地球纬度变更事件。

5300年前发生了沧海桑田事件,希腊神话欧罗巴-欧洲从非洲背上来到亚洲背上。圣经中的亚伯拉罕时代。两河流域就是舜帝王朝。

5100年前-前31世纪:埃及美尼斯法老统一上下埃及,汉字史记载为大禹建立夏朝。圣经中以撒时代。

4800-4700年前-公元前28世纪,《圣经》中记载的约瑟在埃及为相,七年大旱,雅各下埃及事件。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地区称霸。
公元前2334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阿卡德帝国。

公元前853年,卡尔海战役成为古埃及与亚述帝国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
公元前729年,古巴比伦王国被亚述帝国吞并。

卡迭石之战(前13世纪)
埃及和赫梯之间相互为了力图建立和巩固在叙利亚地区的霸权展开的延续数十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是历史上保留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公元前605年至562年的卡德梅战争是古代中东地区的一场重要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新巴比伦王国与埃及法老尼科2世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最终以新巴比伦王国的胜利而告终。

公元前530年左右,居鲁士二世在率军进攻中亚细亚地区时阵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二世上台,这时候的波斯帝国在吞并新巴比伦王国后,再度征服埃及。

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一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
小亚细亚:前19世纪时期出现赫梯国家
(他们就是赫人,是迦南的儿子后裔)发明冶铁技术前1595年灭亡古巴比伦。

亚述王国(前729年灭巴比伦,722年撒玛利亚沦陷,前612年被新巴比伦灭亡)
公元前3000年代末期,在两河流域的北部,
亚述人兴起(亚述是闪的儿子)。到了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国已经成为两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
在人种上有着许多闪族的特点:长脸钩鼻、黑头发、多胡须、皮肤黝黑。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比其他游牧民族更崇尚武力,更喜好穷兵黩武。

波斯王国:(前539年灭巴比伦-前330年被希腊灭亡:)
雅利安人(雅弗后裔)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中亚迁入伊朗,雅利安人因当地地理原因被分拆成多个族群,波斯人、米底人就是其中之一的族群。

希腊王国:(前330年来波斯王国)
米若斯文明:
迈锡尼文明:
希腊王国
希波战争:(公元前500-449年)
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代的爱琴文化是其历史的先导。
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为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4世纪为古典时代。
公元前338年后,沦于马其顿统治之下。
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亚历山大东征后为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

创世纪:挪亚的子孙:
10:1 挪亚的儿子闪、含、雅弗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他们都生了儿子。
10:2 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
10:3 歌篾的儿子是亚实基拿、利法、陀迦玛.

10:4 雅完的儿子是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
10:5 这些人的后裔、将各国的地土、海岛、分开居住、各随各的方言宗族立国。
10:6 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
10:7 古实的儿子是西巴、哈腓拉、撒弗他、拉玛、撒弗提迦、拉玛的儿子是示巴、底但。
10:8 古实又生宁录、
他为世上英雄之首.
10:9 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
10:10 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
10:11 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
10:12 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10:13 麦西生路低人、亚拿米人、利哈比人、拿弗土希人、
10:14 帕斯鲁细人、迦斯路希人、迦斐托人、从迦斐托出来的有非利士人。
10:15 迦南生长子
西顿、又生赫、
10:16 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
10:17 希未人、亚基人、西尼人、
10:18 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
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
10:19 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
10:20 这就是含的后裔、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
10:21 雅弗的哥哥闪、是希伯子孙之祖.他也生了儿子。
10:22 闪的儿子是以拦、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
10:23 亚兰的儿子是乌斯、户勒、基帖、玛施。

10:24 亚法撒生沙拉、沙拉生希伯、
10:25 希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法勒、〔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为那时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约坍。


特别提示:
按照刘光保《鹰蛇之夏》推断苏美尔文明在公元前32-31世纪就是汉语历史中的虞舜王朝。
石碑上的苏美尔王表,对于过去历史与大洪水是有明白记载的。人的寿命从很长减至一千岁左右,然后到如今70多岁。

西琴和《地球编年史》,我们不得不提到公元前4000年就出现的文明古国苏美尔。根据考古学家的证实,苏美尔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出现了早期的文明。
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出现了大量的城邦国家,其中比较著名的城市有埃利都、乌鲁克、尼普尔等城市。
公元前2334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阿卡德帝国。

苏美尔文明,指的是苏美尔地区以苏美尔语文献为主要标志的文明,古代地名苏美尔,位于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苏美尔也是现在一致认同的最早的文明中心。(曾普遍认同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在《旧约圣书》中苏美尔被称为“希纳国”。
苏美尔文明,上下3000余年的有文字记载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文明,以语言为划分依据,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约公元前3200 的乌鲁克Ⅳ到古巴比伦帝国建立(前 18 世纪)之前的这段历史可被称为“苏美尔文明”。二是从古巴比伦帝国的建立到波斯帝国的灭亡(公元前 4 世纪)的这段历史可被称为“巴比伦-亚述文明”。

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之一。“苏美尔”这名字源自后来阿卡德人的发音。在自带的石碑上文字描述中,苏美尔人自称“黑头”。
苏美尔文明演进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称两河流域文明)是古希腊人对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文明的统称,即指在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古老文明,是西亚中东一带最早的文明,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他的名称源于后来的阿卡德人的发音,他们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的原籍可能是更古老东方的某地。
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是以改进的生产技术、正在耕种的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的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 [3]
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此时的苏美尔是一个城市(城邦)文明。
公元前2900年时,苏美尔地区陷入了一个“诸雄争霸”的时期,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至今所了解的苏美尔地区的历史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地区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的政治改革运动。
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地区的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占领乌鲁克(将其作为首都),血屠全城。卢加尔扎克西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地中海。

乌鲁卡基那在位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废弃。这期间的拉格什称为拉格什第一王朝。
后来闪米特人(Semitic People,也译作塞姆人)的著名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打败了卢加尔扎克西,俘虏了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阿卡德王国,而苏美尔人城邦的历史也就就此结束了。

阿卡德帝国的建立标志着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了统一王国时期。但他的寿命短暂,只历时280年,萨尔贡三世(萨尔贡之孙)就被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征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再一次统一各城邦,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朝)。这一帝国从公元前2113到公元前2006年,维持了近一个世纪。


  上图_ 《乌尔城的军旗》 苏美尔绘画 前3500-3200年

  

 



小亚细亚地区的奴隶制国家。前19世纪时期出现赫梯国家,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王国。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首都先在库萨尔,后迁至哈图沙(哈图沙遗址位于土耳其中部乔鲁姆省的博兹柯伊村 [5]  )。公元前13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13世纪末,腓力斯丁人席卷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被肢解。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帝国被亚述帝国灭亡。虽然最终灭亡,但赫梯帝国对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最先发明和使用铁器,大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如今风行于欧洲各国徽章和旗帜的双头鹰标志,据说最早溯源于古代赫梯帝国 [5]  。

赫梯人公元前20世纪初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小亚细亚是近东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赫梯人到来之初,安纳托利亚的中部是亚述商人的势力范围,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亚述商业殖民地,名为卡鲁姆,赫梯人从亚述商人那里学习书写,采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的楔形文字作为赫梯文字的记录形式。 [1]

与古埃及的战争是迄今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之一,公元前14世纪末叶至前13世纪中叶,古代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控制权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战争中的关键性战役卡迭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当代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

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帝国陷入了内战,亚述人和“海上民族”(Cimmerians人、Kaskas人、Phrygians人、Bryges人、Lydia人)从多个方向扑向了分裂后的赫梯,“海上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亚述人则在阿舒尔一世的带领下,占领了赫梯帝国西部的大片领土。但奇里乞亚和北叙利亚仍残存一些使用鲁维语象形文字的赫梯人小城邦。


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被亚述帝国所灭。


赫梯人是西亚地区乃至全球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也是世界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民族,考古发现的证据显示铁器的生产至少可以追溯到前20世纪。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世界的东方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1],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并有了先进的铸造技术。
大约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先进的文明,不仅发明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两河流域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还发明了适合书写的工具—“泥板书”。
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一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了家。两河流域肥沃的土壤,高度的文明为阿摩利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之后的几百年间,马里、伊新、拉尔萨等城邦相继建立了起来,直到前1792年汉谟拉比即位才有所改观。

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距今约5000前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在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同时建立了一座宏伟的古城,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流传最早的文化是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

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
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王朝更替
巴比伦国可称为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

在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
公元前729年巴比伦被亚述灭亡。
公元前722年撒玛利亚被沦陷-被亚述灭亡。
公元前729年,古巴比伦王国被亚述帝国吞并。亚述帝国是世界性的大帝国,它的疆域和文化远远超出了两河流域。

  

  

  

  

 

(英语:Assyrian empire,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是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带)的国家,使用的语言有阿拉米语,阿卡德语等。公元前8世纪末,亚述逐步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国都定于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亚述人在两河流域古代历史上频繁活动时间前后约有二千年。后来亚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独立的国家。 [1] 
在两河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上,亚述可以说是历史延续最完整的国家,历史学家掌握有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到公元前605年连续的亚述国王名单。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则衰落或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终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当代,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基督徒,语言为现代阿拉米语。

 


  


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
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的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
公元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
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
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改国名为伊朗。

历史上波斯人曾建立过多个帝国,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萨曼王朝、萨非王朝、恺加王朝等。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


波斯帝国简介

波斯帝国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权。波斯帝国由来自伊朗西南部的波斯人建立,当初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中亚迁入伊朗,雅利安人因当地地理原因被分拆成多个族群,波斯人、米底人就是其中之一的族群。公元前7世纪波斯人亚述帝国统治,公元前7世纪末米底王国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亚述帝国并瓜分其领土,米底王国统治波斯人。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不满被米底人统治而推翻米底王国,并建立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版图

波斯帝国历程前期

一、居鲁士二世(前553——前530年

居鲁士二世

居鲁士二世推翻米底王国

(一)公元前7世纪伊朗西南部居住着波斯人、西北部居住着米底人,本世纪中旬来自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入侵伊朗,波斯人被亚述帝国统治。庆幸的是米底人各部落为抵抗亚述人入侵而联合建立米底王国,导致亚述帝国东征伊朗的步伐被阻挡。前612年米底王国为驱逐亚述帝国的入侵联合新巴比伦王国、吕底亚王国一起摧毁亚述帝国并瓜分其领土,从此米底王国统治波斯人。



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图  


古希腊(Greece)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是古代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的总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古希腊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东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1]

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代的爱琴文化是其历史的先导。
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为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4世纪为古典时代。
公元前338年后,沦于马其顿统治之下。
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亚历山大东征后为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146年并入罗马版图。
古希腊文化构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部分,古典时代尤其是雅典的文学、艺术、历史学、哲学和科学均有百世留芳之作,对罗马、后世欧洲及世界文化有极大影响。

一、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地理位置图

米诺斯文明是爱琴文明中最早出现的,活跃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700至公元前1450年。现今人们对于米诺斯人(Minoan)知之甚少,甚至连这个名字也只一个是现代的称呼,其称呼来自传说中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因为米诺斯文明位于克里特岛,所以又称为克里特文明。

米诺斯人来历不详,但其语言文字、文化形态、艺术风格与其他希腊地区早期部族均有明显差异,应该有独立的起源,但通常推测其为公元前6000-前7000年由埃及地区或黎凡特地区迁入克里特岛(主要根据是现存米诺斯文明王宫壁画中明显的埃及风格)。米诺斯人被认定属于前印欧民族(pre-Indo-European),而他们的语言米诺斯语(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读的线性文字A书写。他们主要以海上贸易为生,贸易是米诺斯的主要经济来源,地中海东部地区都曾发现来自于米诺斯的工艺品,譬如印石。

二、从印欧人到希腊人

古代印欧人迁移示意图

克里特岛之外的希腊地区的早期居民为佩拉斯吉人(Pelasgians,希罗多德提供的另一非正式称呼,这个部族更常用的称呼是伊奥利亚人Aeolians),最早聚居在今希腊地区东部的萨塞利(Thessaly)地区,据研究推测其与小亚细亚原住民之间有关联。约公元前3000年后,先后有3波外来部族迁入希腊地区:

亚该亚人(Achaeans)约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从萨塞利(Thessaly)方向(即北方)迁入希腊,据研究推测其于公元前1600至公元前1100年间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后在多里安人入侵时被驱赶至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亚该亚地区。“亚该亚人”这个名称曾在《伊利亚特》中被用于指代所有希腊人。

爱奥尼亚人(Ionians)约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希腊中部阿提卡(Attica)地区迁入小亚细亚沿岸地区——他们是唯一一波以和平渗透而非武力入侵方式进入的外来部族,后来建立了以弗所(Ephesus)、米利都(Miletus)和伊兹密尔(Smyrna,即士麦那)等城邦。

多里安人(Dorians,又译多利亚人)约于公元前1200至公元前1000年间从巴尔干半岛北部迁入希腊,后来建立了斯巴达(Sparta)、科林斯(Corinth)、阿尔戈斯(Argos)等城邦,更多时候是作为入侵者和征服者被看待,荷马认为其野蛮黑暗。

伊奥利亚人(佩拉斯吉人)、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多里安人并称古希腊四大部族,每一部族下面还细分为许多支族。

三、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古希腊文明,由迈锡尼人所创,迈锡尼人其实是古希腊人。在《伊利亚特》中,希腊人通常被称为“亚该亚人”,并且考虑到在青铜时代晚期赫梯文献中“Ahhiyawa”的称呼,可以将“亚该亚人”的称呼联系到迈锡尼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认定迈锡尼人,似乎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是一个多民族,比如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所形成的集体,而非一个单一的民族。

《特洛伊》史诗剧照

迈锡尼文明的存在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腊人到达爱琴海开始算起,直至约前1100年的衰落,这是荷马史诗以及许多希腊神话的历史设定。“迈锡尼”得名于阿尔戈斯地区东北的迈锡尼考古遗址,在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雅典、皮洛斯、底比斯及梯林斯也是重要的迈锡尼城市。特洛伊战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特洛伊战争的结果是特洛伊沦陷,不过原因并不是传说中的“帕里斯拐走海伦”,而是迈锡尼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且特洛伊位于交通要道,是个繁荣富庶的城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王朝更迭
【两河流域】失落的两河文明1
世界遗产之伊拉克篇(6个)
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简述,一部定居部族与游牧部族的碰撞史
古代两河流域国家
地中海古代文明简史(图片精美,不忍独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