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案惊奇 | 误服附子寒更甚,疏散养阴身反温



洞庭卜妇人,患寒疾,有名医进以参附,日以为常,十年以来,服附子数十斤,而寒愈剧,初冬即四面环火几重,寒栗如故。余曰:此热邪并于内,逼阴于外,《内经》云:“热深厥亦深”,又云:“热极生寒”。当散其热,使达于外。用芦根数两,煎清凉疏散之药饮之,三剂而去火,十剂而减衣,常服养阴之品而身温。逾年,附毒积中者尽发,周身如火烧,服寒凉得少减,既又遍体及头、面、口、鼻俱生热疮,下体俱腐烂,脓血淋漓。余以外科治热毒之法治之,一年乃复。以后年弥高而反恶热,与前相反。如不知其理,而更进以热药,则热并于内,寒并于外,阴阳离绝而死,死之后,人亦终以为阳虚而死也。


(选自徐大椿《洄溪医案》)





本案以“畏寒”为主诉,畏寒必辨真假,因阴证似阳,阳证似阴。徐氏接诊卜妇人时,距离初次患病已过十余年,既往史记载不详,除了未变的主诉外,余症诸如面与唇口之色、精神状态、饮食与二便之情况、口渴喜饮否(包括喜热饮还是冷饮)、欲近衣被否、舌象脉象一概不知,故无从辨真假寒热,今人只能以服药反应反推前医误诊误治。前医不辨真假,见寒治寒,患者长期服用大量附子,畏寒未见减轻,而反愈剧,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险误杀人。



真热假寒为何也会见畏寒之症,甚至畏寒程度极重?徐氏在医案中已做回答:“热邪并于内,逼阴于外,《内经》云:‘热深厥亦深’,又云:‘热极生寒’。”其中,“热极生寒”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热深厥亦深”未见于《内经》,类似说法见于《伤寒论》厥阴篇,原文“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关于真热假寒见畏寒之症,徐氏之前的张景岳与之后的郑钦安也有精彩论述:


《景岳全书·传忠录》曰:“凡真寒本畏寒,而假寒亦畏寒,此热深厥亦深,热极反兼寒化也。”又曰:“假寒者,火极似水也。凡伤寒热甚,失于汗下,以致阳邪亢极,郁伏于内,则邪自阳经传入阴分,故为身热发厥,神气昏沉,或时畏寒,状若阴证。”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云:“两足冷如冰,不能步履,服桂、附、除湿药不效,而更甚者何?此非阳衰侵于下,实血虚肺燥,不能行津液于至下也……今两足冷如冰,乃水衰火急之象,人身水居其一,火居其二,火甚则津枯而骨髓失养,其实由肺之燥而津液不充,津液不充,邪火立起。火未甚时,犹觉内热;火既极时,却又作冷。”


在仲景书中,除了有阳虚所致的畏寒,还有阳气不通所致的畏寒,如“背微恶寒”的白虎汤证,“其人背寒如掌大”的心下留饮证,有气滞湿遏所致的“四逆”。临证时,都要细细审查,否则祸不旋踵。



久服大量附子,积热于内,热盛伤津,当内清外透,续以养阴,阴平阳秘,阳气外达,寒渐减,身渐温。


民国祝味菊先生在《伤寒质难·第十四篇》言:“阳药刚暴,显患立见”,而卜妇人服附子十余斤,若是误服,其药害按理早就应显现,反在十余年之后姗姗来迟,而且是在获得徐氏正确诊治后,反而愈发严重,甚是难解。可借用伏邪学说来解释,清代医家刘吉人在《伏邪新书》言:“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伏邪……夫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药毒亦是一种邪气,中而不即病,过后方发,按病邪属性,附子大辛大热,当属伏热。火热为阳邪,久积之伏热,一旦病发,势如江河之溃堤,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徐氏的精心诊治,“一年乃复”,可谓不幸中的万幸。


中医辨证论治不可公式化与简单化。如见畏寒,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用四逆汤;如见口渴,就用天花粉、沙参、麦冬之属,已失辨证论治的精神。


前医误治,药害未现;后医纠之,药害已发,如果类似的病例放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病家也许不会怪罪前医,反会追究后医的责任。


此案对今日盲目追崇“火神派”有警示作用。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敦敦告诫“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杂病论》中的“风病”
伤寒论 见“但头汗出”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26--31)
学习中医并不难 刘文澄
伤寒论第八条 失津的变化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三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