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下过多,中医怎么辨证论治?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明显增多者称为带下过多,带下明显减少者称为带下过少。在某些生理性情况下也可出现带下量增多或减少,如妇女在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其带下量增多而无其他不适者,为生理性带下;绝经前后白带减少而无明显不适者,也为生理现象,均不作病论。

今天先来看看带下过多中医如何认识与处理的。

一、概述

带下过多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古代有“白沃”“赤白沥”“下白物”等名称。

二、病因病机

(1)病因:主因:湿邪。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内湿之因;外湿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或摄生不洁,或不洁性交等,以致感受湿热毒虫邪。常见病因有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热毒蕴结。

(2)病机: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三、辨证要点

带下色深(黄、赤、青绿),质黏稠,有秽臭--属实热带下色淡(淡白、淡黄),质稀或有腥气--属虚寒

四、辨证论治

1、脾虚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绵不断,无臭;面色㿠白或萎黄,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或四肢肿;舌淡胖,苔白或腻,脉细缓。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刘:完带汤。

2、肾阳虚证

证候: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剂:内补丸。

3、阴虚夹湿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 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方剂:知柏地黄汤。

4、湿热下注证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稠,有臭气, 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痒;小腹作痛,口苦口腻,胸闷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剂:止带方。

5、热毒蕴结证

证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烦热头晕,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 败酱草、鱼腥草、薏苡仁。

五、预防与调护

(1)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勤换内裤。注意经期、产后卫生,禁止盆浴

(2)经期勿冒雨涉水和久居阴湿之地,以免感受湿邪。不宜过食肥甘或辛辣之品,以免滋生湿热。

(3)对具有交叉感染的带下病,在治疗期间需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并禁止游泳和使用公共洁具。

(4)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避免早婚多产,避免多次人工流产。(5)定期进行妇科普查,发现病变及时治疗。

(6)进行妇科检查或手术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焦树德)
滑胎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关于打呼噜的辨证论治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妇 科 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