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午流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让更多人懂刮痧,帮己助人享健康






子午流注是中国古人发现的一种规律,即人体中十二条经脉对应着一天的十二个时辰(24小时制每两个小时一个时辰)。时辰在变,不同的经脉中的气血也有盛有衰,就像有一列运载气血的火车,每一个时辰会将气血流注一条经脉,进而这条经脉及所对应的脏腑就会进入工作旺时。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个时辰,有一条经脉值班、管事
人之所以有这个规律,是因为人生活在天地自然之中,受天地之气的影响。和“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粮”一样,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有些人所谓的“玄”。正因为此,我们更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寅时(3:00-5:00)

应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雨水,手太阴肺经当令,人应该在安静睡眠状态。


人的经脉是从肺经开始的,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肺主治节。此时气血流注肺经,这个气血是由肝脏过滤、净化和解毒后的气血,由肺重新分配到全身各处,启动人新一天的经络运动和工作生活。


这个重新分配的过程,要在静的过程中进行,所以此时应该是睡眠状态。有过熬夜体验的人应该知道,这个时间是最难熬的。睡眠是自然之性,熬夜是反自然之性,而肺在此时又是以肃降以输布气血,所以更难与之对抗。

如果肺或者肺经有问题,气血流注肺经和重新分配的过程就会遇到障碍,在人的表现就是这个时间会醒来,难以再入睡,通常要熬过5点才会重新睡着。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好好疏通肺经。

有个同学就是3-5点醒来睡不着,我一看她肺经的鱼际处有一条青黑色郁络,用采血针点刺,出黑色淤血。第二天早上她发来反馈说,凌晨没有醒来了。


肺经为什么是寅时?人秉天地之气生,天生于子、地劈于丑、人生于寅。寅时是人气始生之时,肺又主一身之气,所以肺经就从寅时起。一天是这样,一年也是这样,春天也是从寅月开始的。正因为此,我们的春节才最后定格在寅月(农历正月),以庆祝生人。

有人认为这是牵强附会之辞,为啥正月就是寅月、为啥肺经就是寅时?这大概是不懂中国文化的逻辑。老子在《清净经》中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个客观规律总要有个名字,以便人们记忆和应用


寅是阳气动而欲出之义,以八卦六爻来看,子时最下面一阳爻生出,丑时下卦第二爻生出,寅时下卦第三爻生出,这三爻都在地下,当三爻皆满,就要由地下转为地上,动而欲出即是此意。中医靠的是象思维,而不是死板的科学逻辑

卯时(5:00-7:00)

应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春分,手阳明大肠经当令,人应起床,该适当运动、排便。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一天有二十四小时。3点是立春,5点就是惊蛰。惊蛰节气,冬眠的动物要出洞;惊蛰时刻,人也要起床劳作。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出的时间差不多就是在卯时。这里的卯时,指的是太阳时,不是北京时间,山东和新疆的卯时会相差几个小时


人应该在太阳初升前起床,早上的太阳是少阳,少阳是阳气初生。八卦下卦生满,由地下转入地上,上卦三爻最下面还是少阳。如果在这个时候人昏沉嗜卧,那可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无法由地下转入地上。所谓的懒、困,也都是阳气不足,这就更应该早点起来,借助天地阳气生发之势,运动一下,升升阳气,所谓动则生阳

中国的很多养生功法,都是在这个时间来练,比如静修人的子午卯酉,比如张至顺道长传给大家的八部金刚功,比如太极拳、站桩等。


除了早起运动,卯时还有件事情就是排便。卯时大肠经当令,大肠传导糟粕,相当于排出体内毒物毒素。如果错过这个时间排便,可能会导致粪便中的毒素重新被身体吸收,重新进入身体循环,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问题。

晨便也是身体健康的一个标志,是自然之性。如果便秘,或者卯时不能排便,就可能是身体出现状况了,需要及时调理。刮膝盖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有个同学刮了一段时间,就恢复了晨便,改善了便秘问题。

辰时(7:00-9:00)

应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足阳明胃经当令,人应该进食早餐。


早餐的重要性应该大于午餐和晚餐。胃是主要消化器官,胃和胃经气血最旺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吃饭,这时的营养消化吸收最好。如果胃值班的时候,你不给它吃东西,它就会空转。大家想想不挂档踩足油门会有什么后果?


不吃早餐,除了胃会受影响,胆是最大的受害者。胆的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而胆汁是肝的余津所泌,说白了就是肝脏解毒后的垃圾给了胆,所以胆汁是又绿黑又苦——就是很多人口苦的味道。

既然是垃圾,就应该及时排出去,胆汁是排往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如果不吃早餐,肠道就没有胆汁的需求,胆得不到信号,也不会把胆汁排出去。垃圾在胆里集久了,要么会滋生细菌——所谓的胆囊炎,要么会形成结晶、结石。你会发现,那些因胆囊问题切除胆的,很大一部分有长期不吃早餐的习惯。


有篇科普文章说,两餐之间隔十六个小时,有助于减肥。很多人就把这个理解成晚餐和午餐之间隔十六个小时,从而理由充分地睡懒觉、不吃早餐。其实这个发现,对应的应该是“过午不食”。欧洲人研究发现,晚上7-9点是脾胃功能最弱的时候,这也印证了过午不食是符合人体自身规律的。

人体是个有机、智能的系统,不是死板的科学教条。我们应该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而不是冰冷的数据报告。

巳时(9:00-11:00)

应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小满,足太阴脾经当令,人在此时精力应该最旺盛。


巳时是脾和脾经值班的时间,脾主运化,如果辰时胃经当令时不吃早餐,到脾这里也会空转,空转久了,脾就虚掉了。当然,脾虚还有其他的原因。


脾主思、脾主四肢,所以脾经当令的时候,应该是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按照十二消息卦,巳时对应乾卦,乾卦纯阳无阴,是一天阳气最旺的时候,过了巳时,就到了午时一阴生,乾卦最下面一爻就变成阴爻了。一年也是这样,农历四月是巳月乾卦,艾得乾卦之阳,在端午时节必须采收,过了端午阳气就衰减了。

如果脾虚,在巳时人就容易犯困。犯困是人体自保和自我修复机制的外在表现。虽然巳时气血流注脾经,但脾这个机器衰弱了,根本带不动气血运行,无法进入工作状态,只能趴窝休息。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以守护好脾胃是重中之重。如果脾虚,一方面要减少伤脾胃的事情,比如冷饮、水果、牛奶等寒凉之品要少摄入,早上起来不要灌一杯水,吃饭不要狼吞虎咽等。还要适当运动以助脾阳生。

疏通脾经也是要做的。我们知道,元气是启动脏腑生理功能的原动力。这个脏腑生理功能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正常消化、运化的功能,另一个是自我修复的功能。元气不足,生理功能就弱,不管是消化还是脏腑修复能力就差


而元气由三焦进入经络,是从原穴进入的,原穴在腕踝附近。从原穴到脏腑,是通过经络这个管道进去的。如果经络不畅通,元气进入脏腑的量就不足。一个朋友来问我减肥的事情,问我要吃什么东西才能把脾胃调好,把体重减下来。我一摸她的脾经,堵得一塌糊涂,全是一块一块的。

这种一块一块的,我们称之为能量块,也就是气虽然进来了,但都堆积在这个地方。解决的方法不是吃什么,而是要把这个能量块给释放掉。大部分人的能量块集中在三阴交上下一段,漏谷、地机一段是松软不足的,在阴陵泉附近也是堵的。


对这些能量块,可以用皮肉分离的手法,慢慢地疏通开。你会发现,伴随着这些能量块的消散,身体的状态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比如精力变好、小肚腩变小了。

巳时阳气最足,所以巳时也是一天中晒太阳最佳时段,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这个时间晒上半个小时。

午时(11:00-13:00)

应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夏至,手少阴心经当令,此时应进食午餐,餐后午睡以养心安神。


午时一阴生,由巳时的纯阳乾卦,开始转阴,下面一阳爻变阴爻。一阴生最好是在静的状态下,而对应的南方心神,在此时也应该安静,不适合做剧烈运动,特别不适合运动得大汗淋漓。


汗为心之液,通过运动、艾灸、桑拿、汗蒸等外力作用出汗,会伤心、伤血的。有个喜欢长跑大汗淋漓的同学找我刮痧,后背心俞附近的痧都是黑的,就像一个黑圆饼一样。

午时要进食午餐,小时候,总听人们说,吃饭不要过了晌午头儿。晌午头大概就是午时,那时候家里没有钟表,就看天过日子,太阳快到正中就吃午饭。农村人也很少坐桌子前吃,都是端个碗到树荫下蹲着吃,吃完碗往地上一放,眯一小会儿。

午餐要在13点以前吃完,最好是12点半之前。下一个时辰是小肠经当令,小肠可以算作脾的一部分,特别是小肠内壁,也是主消化吸收的。如果午餐不按时吃,到小肠这里也是空转


餐后要午睡一下,这也是自然规律,大家可以去观察午后的自然是不是安静的。这个安静,一方面是阳极阴生,就像抛一个小球,到了顶点,近乎静止,然后再下行加速。另一方面,安静休息一下,养精蓄锐,为了下午更好地工作生活。

但是午睡不能时间太长,半个小时就好了,毕竟还是在自然阳的一面。如果总是在白天睡得多,时间长了,就会给身体一个错误的信号,导致晚上睡不着,慢慢就过颠倒了。每个时辰都有每个时辰的功用,如果过颠倒了,这个功用就没法正常发挥,人就会出问题。


未时(13:00-15:00)

应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大暑,手太阳小肠经当令,应该多喝水,以助小肠分清泌浊。


一天之中,最适合多喝水的,就是小肠经当令的时候。小肠分清泌浊,主受盛和化物,对胃初步消化的饮食进一步消化吸收,化为水谷精微。小肠消化吸收需要大量的水分,而且小肠主“液”所生病,所以这个时候要多喝水。

从自然来看,一年最热的时候和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都是未月、未时。人感受到的热,是太阳照射到地球,在地球储存再辐射到空中的,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最热的时候不是正午太阳最大的时候。


三伏天晒背的同学应该有所体会,上午晒到中午都没事,但过了中午再去晒就受不了。所以这个时候,也是人体需要水分的时候。人的两条太阳经,小肠经和膀胱经都在下午这个时段,也都适合多喝水

申时(15:00-17:00)

应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处暑,足太阳膀胱经当令,多喝水、适当活动。


膀胱主责贮存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循环。所以很多人认为膀胱是存尿的,是不准确的。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饮食和循环的水液,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储存到膀胱,再由肾阳的温煦、膀胱的气化,使人体需要的水(津液)进入到人体循环。


如果这个气化不利,就会导致喝进去的水无法进入人体循环,喝一点就要拉一点,所谓水喝千杯不解渴。水不能气化,只能往下排出,没有气化的水上来,肺就得不到滋养,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膀胱的气化,需要能量,对那些上热下寒的人,能量聚集在上面,下面能量不足,就不能很好完成气化功能。比如有小孩子每天尿床,一看舌尖红的,热在上面,给他揉揉颈椎后背,让热从上面下来,当天就好了。


在膀胱经当令的时候,多喝点水、适当运动,有利于水液在体内的循环。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自然界污物排出需要水,人体毒素排出也需要水。适量喝水和运动,有助于人体排毒,这个排毒主要是从尿液、汗液排出,和卯时大便排毒有所不同。

杜姐听了我经络群讲了小肠经和膀胱经,如获至宝,每天照做,正好单位下午申时需要她到各部门去跑腿。经过一段时间,她发现顽固的腹胀居然好了,晚上也有了饥饿感。其实很多身体的问题,是不能顺应自然,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造成的

酉时(17:00-19:00)

应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足少阴肾经当令,人宜静以助收藏。


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经过未时、申时的泻火排毒,到酉时肾经当令,人体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五脏藏精,五脏之精多余的藏归于肾,肾主骨生髓,上归于脑。而精华贮藏,是肾所主。


精华贮藏也需要安静,所以在酉时不适合大量运动,修炼的人在酉时要打坐静修。人生来就带一罐煤气,烧完了就没有了,除非修炼,否则不能反充。修炼的过程,先是把后天修满,然后才能反充先天,而这个过程只有在入静的状态下才能实现。

我们凡人不修炼,但也要节约资源,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在酉时静一下,看看书、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发呆一下都可以。静以助收藏,也是后天培补,如果不懂培补,只知耗散,人过中年会每况愈下,衰老之态势不可挡。


肾主志、主智、主脑。酉时安静,也能长养智慧,静能生慧。所以在这个时间,家长也不要去逼孩子,不要这个时候还搞得鸡飞狗跳。让孩子自主地安静一下,做他想做的事情,要比被逼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好。

肾经是一条关乎人一生幸福的经络,是一个人的本钱。所以对肾经要温柔,疏通的时候不要使用暴力。在这个时候,暴饮暴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也是不对的。

戌时(19:00-21:00)

应二十四节气之寒露、霜降,手厥阴心包经当令,放松心情,准备睡觉。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心包是肉体,心是精神;心包是心神所居之处。我们平时所说的心脏病,就是心包的范畴。心包经是心包对应的经络,主通行血脉,主脉所生病。无论是冠心病,还是脑血管病,心包经都管


戌时气血流注心包经,就是为了人体更好地通行血脉,也是解决心脑问题的一个好机会。所以这个时候疏通一下心包经,或者如陈玉琴老师所说,指压一遍心包经,都是很有益的。

这个时候不适合暴饮暴食,心包和胃脏腑别通,这个时候往胃里胡吃海塞,必然会影响心包、影响心脏。有人暴饮暴食后心脏病突发,就是例证。而心脏病的人,急救的时候,去敲胃经也常常是有效方法。


戌时也不适合大量运动,特别是大量出汗的运动。运动会导致心脏加速,心脏跳动不是靠你吃的东西,而是靠元气、靠生来带的那罐煤气,这样加速跳动,会过度消耗。运动还会导致大量出汗,汗为心之液,临床证明,大量出汗的人,心血管更容易堵塞(水都流出去了,垃圾留下了)。

戌时的大地归于平静,农村的老人在这个时候已经入睡了,所谓日落而息。大家会发现,老人的身体常常比年轻人要好,一个原因就是老人所在的年代,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吃饭的时候吃饭。


而我们城市有文化的人,这个时候还在加班,还在逼孩子写作业。所以焦虑失眠的人越来越多,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似乎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是为了更健康地活着,而是为了更风光的面子活着。很多人是宁愿拼命挣钱给医院,也不愿停下来好好长养生命。

觉醒的同学,这个时间,看看书,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准备进入甜美的梦乡。

亥时(21:00-23:00)

应二十四节气之立冬、小雪,手少阳三焦经当令,人应在睡眠状态,以养百脉。


亥时立冬了,冬天动物要冬眠,人也要猫冬、睡觉。三焦经是人体的总指挥,三焦是元气的别史,人的元气从下焦出来,通过三焦灌入各经原穴,每条经络的原穴是该条经络的最高长官。


如果指挥部建在炮火中,大概率会成为炮灰。指挥官需要沉着冷静,在吵吵闹闹中是没法出色完成指挥任务的。同样,人体的三焦经当令的时候,最好是睡觉,这样人体的指挥官才能指挥元气、气血去修复身体、平衡阴阳、分配能量

三焦经主气所生病,生气、岔气、闷气,都可以通过三焦来解。三焦还是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淋巴系统、代谢系统,这些系统的毛病,都和三焦、三焦经脱不了干系。

最常见的焦虑、失眠也和三焦经有关。有同学说晚上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过一两个小时。让他疏通三焦经,症状就大为好转。焦虑的同学,揉揉三焦经,焦虑的状况也会明显改善。


一些不知道怎么治的病,三焦经、胆经刮痧,症状就出现了转机。三焦经是人体的总指挥,所言不虚。我认为,三焦系统包括人体的所有膜组织,甚至每个细胞的细胞膜。所以,在三焦经当令的时候,进入睡眠,让元气更好地遍历周身,有利于人体的全面修复。

现实中的总指挥、总司令是捍卫国家安全、捍卫首脑安全的,人体的三焦、三焦经也有这个作用。所以平时好好疏通三焦经,在三焦经当令时好好睡觉,也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子时(23:00-1:00)

应二十四节气之大雪、冬至,足少阳胆经当令,人应在睡眠状态,以助阳生。


子时一阳生,无论阴生还是阳生,都应该在静的状态下。人的元气分为元阴和元阳,元阳子时释放,元阴午时释放,两次释放以供一天之用。如果当天释放的用完了,人就应该转状态,停机休息,等待下一次释放。


如果赖着不想停机,就像晚上已经困得不行了,硬撑着不睡觉,身体就会额外打开一次开关,释放出一部分元气出来。这也是很多人撑着撑着,突然就精神了,然后这部分元气不用完就睡不着。在黄帝内经里面,把这种情况叫做“耗散其真”。类似的还有长跑,跑到一个点很累,跑着跑着突然就不累了,这也是耗散其真。

内经说,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其他十一脏的功能,都有赖于胆阳气的升发。亥时是坤卦,至阴,六个卦爻都是阴爻,到了子时,最下面一阴爻变阳爻。这一阳爻就是少阳胆的阳气。如果这个阳气不能很好生发,五脏六腑都会受到牵连。这也是为啥上夜班,或者经常熬夜的同学,气色都不那么好。


所以,大家子时要在睡觉状态,即便上夜班,也应该在子时睡一觉,和午觉一样。在这个点还在逼孩子写作业的家长,就有点不可理喻了

丑时(1:00-3:00)

应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大寒,足厥阴肝经当令,人应该在深睡状态,以助肝藏血解毒。


肝者,罢极之本,是我们身体吃苦耐劳的本钱,最能忍辱负重。它每天都要化解血液中的毒素,承受情绪上的压力。抑郁伤肝、过劳伤肝、发怒伤肝,吃药伤肝、喝酒伤肝。如果在丑时不能夜卧入眠,不能让肝安静工作,则会对肝造成更大的损伤。


白天劳作,肝疏泻气血出来供人体所用。夜卧安眠,血归于肝,肝脏开始解毒。如果此时不在睡眠状态,血还是布散四末,肝脏也相当于空转,毒素就会得不到有效分解,其影响不言而喻。

肝不好的人和肝经堵的人,常常会在半夜1-3点醒来,过了这个时间点才能入睡。疏通一下肝经,这个问题可能就解决了。不仅是睡眠问题,还有其他在这个时间点发病的,也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比如在丑时发皮肤瘙痒,可以揉揉肝经的太冲穴,太冲是肝经五输穴的俞穴,病变于时者取之俞


养肝护肝的方法有很多,丑时睡觉为最。睡觉状态没有办法疏通肝经,那就在肝经的对冲时间,也就是未时小肠经当令来疏通。也可以找与肝相别通的大肠经,大肠经当令的时候不起床排便,也会影响肝的解毒功能。
《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而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曰:“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子午流注的规律,就是告诉我们要起居有常、法于四时。我们应该顺应自然,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一天如此,一年如此,一生亦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十二时辰按摩法,照着做,把全身都养护了
最神奇的时间医学,人体十二时辰使用手册!这才是中国人的活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时辰表
人体经络走向和24小时气血运行
“子午流注”练功养生
子午流注与养生(根据网络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