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京剧的“唱功”?


       京剧界传统的说法是唱功居首位。在传统的戏曲理论中,也有“唱为主白为宾”的说法,因此把念白也称之为“宾白”。一出戏能不能保留下来,流传开去,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该戏有没有动人的唱段,能不能借助于唱,把人物形象表现出来。一个演员在表演艺术上能否取得突出的成就,唱功往往是重要的试金石。

京剧的唱,是由词情与声情两部分的和谐取胜的。除了唱腔的优美,唱词的词采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为观众都是通过唱词来领略角色风采的。

       京剧与其他戏曲一样,唱词都尽可能保持了诗化语言的特点,具备中国诗词中乐的韵律、文的华彩、画的构图。如《白蛇传・游湖》一场戏中,白素贞有这样一段唱词:“离却了峨嵋到江南,人世间竟有这美丽的湖山!这一旁保俶塔倒映在波光里面,那一边好楼台紧傍着三潭。苏堤上杨柳丝把船儿轻挽,微风中桃李花似怯春寒。”这段唱词既美且抒情性强,是个借景抒情的段子。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能轻易地感受到环境的氛围,理解角色的心情在传统京剧里,形象的唱词往往与叙事相夹在一起,并具有动作性。这样既能表现人物感情,叙述故事,又可感到诗的表现力,收到了诗的语言和韵律的审美效应。

       有了词采,还仅仅是唱功的一半唱词再优美,还必须通过唱去加以表现。唱词是唱腔所表现的感情内容,是唱腔的依据,唱则必须结合人物形象加以演绎。

       京剧唱腔,是以节奏的变化(即“板式”的変化)为结构基础的,这种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贯穿着抒情性与叙事性交替对比的原则。在论到传统唱曲时曾有过“字多声少”和“声多字少”的区别;或进一步说明为:“词情多而声情少”与“声情多而词情少”。



       这就是说“字少声多”的曲调是指旋律性强的,属于抒情性的曲调。当剧中的

人物需要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大大地抒发下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总是采用较慢的板式,让唱腔可以做更多发挥。而字多声少”的唱腔是指朗诵性强的,属于叙事性的唱腔,运用在叙述、对话一类场面,唱腔多是节奏较快,不宜有更多的装饰和花腔,较适宜于表现语言的。

       总结起来说,京戏的唱功首先要服从于内容,还必须有基本的技术功力,不仅要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还要分別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团清浊、五音四呼、咬字、归韵、喷口、运等技巧。也正因如此,在同一剧目中,由于各个演员的体验、理解不同,运用技巧各异,便逐渐形成了演唱上各种逸趣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不同的唱腔流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戏曲板腔体详解
一段唱腔竟六次转换板式 现代京剧《海港》
如何区分京剧中的板式,比如西皮流水,西皮导板,西皮散板,西皮二六等等?京剧中的板和眼具体指什么?
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
【转载】论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音乐美
宁波学研究→民间艺术→越剧唱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