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火丁和迟小秋谁执程派牛耳?程砚秋祖师泉下该笑还是该恼?

张火丁和迟小秋谁执程派牛耳?程砚秋泉下该笑还是该恼?

在京剧众多流派中,程派是如高山雅士一般的存在。

程砚秋所创的独特声腔,剑走偏锋,标新立异;典雅蕴藉,内藏暗锋;悠扬婉转,如泣如诉;迂回婉转处,奇峰陡起;气若柔丝时,针锋暗藏。自创立之始,就风靡天下,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京剧式微'的大背景下,依然热度不减,痴迷者众。

程祖砚秋

程派的戏迷,也是一种独特的存在。说特别,也无他,就是内斗得厉害。程派不像梅派,或者尚派荀派什么的,传承顺序井然,没什么争执。程派就不同了,程派发展到今天,竟然派中有派,唱法迥然,自成体系。粉丝们也各自站队,自认'嫡传'而排挤其他。

凡是有程派粉丝聚集的地方,就是你攻击我攻击你,我是正宗,你是叛逆,你掐我骂,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是京剧戏迷圈子的奇景。程祖泉下有知,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恼。

程派传承到今天,已经是第四代了吧?(可以这样说吗?不知是否准确。)

程祖砚秋是第一代。

程砚秋的《锁麟囊》

第二代应该是'五老'那一代,1983年李蔷华、李世济、赵荣琛、王吟秋、新艳秋联合演出《锁麟囊》,这是'五老'称号的由来,是指直接从程祖那里得到亲传或旁淑的。

1983年的五老联演《锁麟囊》

第三代应该是迟小秋,张火丁她们这些人,是师承第二代弟子的。2003年再次联演《锁麟囊》,把二代弟子们的弟子们聚集到了一起,她们是李海燕、刘桂娟、李佩红,张火丁、迟小秋,'五小程旦'的说法由此而来。

五小程旦的《锁麟囊》扮相

最近又有'五小小程旦'的说法,据说是指吕洋、赵欢、郭玮、隋晓庆、周婧几个。

五小小程旦联演《锁麟囊》

'五小程旦'是三代弟子,张火丁师承赵荣琛;迟小秋、李佩红师承王吟秋,李海燕 刘桂娟师承李世济;

近些年,程派演出市场比较火爆的是张火丁和迟小秋。

张火丁人称“灯神”,演出市场一票难求,被当作'现象'来研究。

张火丁的《锁麟囊》

迟小秋人称'迟标准',据说是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认可的。

程派的嫡传之争,主要集中在张火丁和迟小秋的粉丝们之间。两派的粉丝,各自认为自己的偶像才是“嫡传”,最能代表程祖的特色,彼此之间恶言恶语,我不想复述。

迟小秋的《锁麟囊》

程派的门户之争,不是起源于三代,二代的五老之间,闹的也很厉害,到底谁是真正得到程祖真传的,也没个定论。当年李世济先生,在《锁麟囊》被禁演多年后,于1979年重新复演《锁麟囊》,李世济先生对程派声腔进行了很多改革和创新,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招致了业内业外很多的攻击谩骂。

程派的几代弟子,唱腔声线都各各不同,有的是闷嗓,有点是亮嗓,有的声细有的声粗。闷嗓的认为'这才是程派',亮嗓的认为'人为压低嗓子,粗声粗气过于男旦,不符合女演员发声科学'等等等等,各执己见,不一一复述。

我是一个戏迷,自己闲暇时间自学程派,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也没接触过任何专业程派大腕儿,作为一个戏迷,自认为没有任何资格去评价张火丁或者迟小秋,在我的眼里,她们是'灯神',是'迟标准',作为一个戏迷,她们身上的程派功夫,不管怎样,都是我们几辈子都学不完的,一个戏迷,凌驾于专业演员之上,指点江山,说'你是标准的','她是师门叛逆',岂不可笑?!

李世济先生的《锁麟囊》

程派的传承之争如此吵扰不休,反观梅派怎么没有这种乱象?

梅派自梅兰芳创派之始,传承有序,从无争执,我认为,这和梅兰芳先生有自己的子女传承大有关系,没有哪个有胆子说梅葆玖不是梅派嫡系传人吧?

程砚秋先生在世的时候,择徒甚严,而且不收女弟子。五老中的男弟子赵荣琛、王吟秋算是嫡传,李世济先生是作为义女,虽技艺有授,但未列门墙;新艳秋则是偷师,当初偷偷学了,然后和程祖唱对台戏的。程砚秋的子女,则都未学戏。

这么复杂的传承关系,在戏曲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也造成到现在谁最能代表程派,已经是疑案,难以确定了。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幼时听李世济先生的《锁麟囊》,开始喜欢京剧,算是李世济先生给我京剧的启蒙。后来自己学唱,觉得我的声线和迟小秋有点像,就跟迟小秋学了几段。现在网络上好的伴奏不多,后来发现张火丁的伴奏比较多,而且质量好,就又学的张火丁的唱段。一个人跟着手机,反复地听,反复地琢磨,怎么咬字,怎么换气,什么是归韵,什么是尖团,几百遍地听,学也学不完,唱也唱不好。无穷无尽的声腔技巧,美轮美奂,觉得戏曲真是一个宝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越学越敬佩戏曲演员,我认为每一个戏曲演员都值得我尊重,都值得我膜拜。我只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又哪里来的指摘的资格和胆气呢?

在我看来,程派的传承,都在这些程派演员身上,无论是二代,三代,无论是'五老','五小','五小小',无论亮嗓还是闷嗓,无论音色深沉的的还是俏丽灵动的,每个人身上都承担了程派的特色和责任,她们有的创新,有的保守,但只要她们还在继承传播着程祖的这些宝贝玩意儿,她们就是当之无愧的程派弟子。

用《锁麟囊》中最后大团圆的唱词作为结尾: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柳暗花明休啼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种福得福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程祖创派,留下唱不完的《锁麟囊》、做不完的《春闺梦》、流不尽的《荒山泪》,养育了“五老”“五小”“五小小”众多的徒子徒孙,让世世代代的程派粉丝们神魂颠倒感叹痴迷,所以无论你是'灯神'还是什么神,无论你是'标准'或者不是标准,都姓'程',尽管有争执有纷挠,未尝不是一种团圆,是“程党”的大团圆。

程祖,是一尊大佛,而程祖的一代又一代弟子,就是他的三十二法相。法相庄严,不容亵渎,宝音绵绵,是为至善。

与程迷们共勉。

作者:论一个戏迷的自我修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段《锁麟囊》除了程砚秋,程派就属她最牛!张火丁都甘拜下风!
大家看看 这才是程派原貌,程砚秋《锁麟囊》春秋亭 张火丁配像
一曲悲歌《荒山泪》如何传承至今?
【热点聚焦】“张火丁热”缘何成为一个文化奇观
程砚秋亲传弟子,京剧《锁麟囊》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程派唱腔!
程腔张韵 冷艳美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