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坐了32小时的火车,只为回新疆吃一顿年夜饭

味道,是最能勾起人们回忆、最能触动人心的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舌尖的味道,就是年味。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无论身在何处,每一个中国人最期盼的,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

再过几个小时,朋友圈里的年夜饭大赛即将开幕——东北人心心念念的锅包肉、北京人必不可少的脆皮烤鸭、四川人记忆中的腊味、湖南人专属的剁椒鱼头、广东人念念不忘的白切鸡……

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在热辣鲜香里,红红火火过大年。

临近年关,和大多数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我也踏上了回乡的路。从济南出发,我坐了32个小时的火车,就是为了回新疆,奔赴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餐。

▲图片来源:葛梦丽

一顿年夜饭,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离除夕还有大半个月时就已打响,家人积攒了一年的祝福和爱,都当作小料撒进了这顿饭里。

年夜饭,无肉不欢

古时候,中国人就有吃年夜饭的习俗,由于生活拮据、物质匮乏,平时饮食不够丰厚,所以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比较高。

于是在中国各地的年夜饭餐桌上,肉从来都是主角,新疆也不例外。

羊 | 三“羊”开泰

羊,是新疆人对于年的情怀。

新疆人的年夜饭,必定会有羊肉的身影,无论是清炖羊肉还是爆炒羊杂,个个都是顶好的美味。

在新疆,羊肉的味道与口感醇厚又肥美,免于油腻而不失丰腴。一盆清炖羊肉端上桌,这顿年夜饭才算吃得大快朵颐。

连骨的羊肉被切成大块,只加适量的盐,便用清水在锅内煮,待小火慢炖出羊肉醇香的同时,要准备最后的点睛之笔——恰玛古和皮芽子。

被维吾尔族誉为“小人参”的恰玛古和新疆人做菜必备的皮芽子,这两种最普通的食材与羊肉汤完美融合,当肉骨的浓香弥漫四处时,便可开盖。

新鲜的恰玛古、脆甜的皮芽子、软烂入味的肉、熬成青白色的汤,一口下肚,是从舌尖暖到胃的幸福。

在寻到本真滋味后,刺激感立刻占据上风。

起一口大锅,将切块的羊排红烧后装盘,只需轻轻一嘬,大块羊肉就会落入口中,味蕾被各色酱料攻占,温补又解馋。

新疆人吃羊,不仅是吃羊肉,就连羊内脏等食材也不放过,当地著名的美食——米肠子、面肺子,虽然没有“羊”字,也还是在吃羊。

拿米肠子来说,这是用羊下水(即羊的内脏)做的一道名馔。将羊大肠洗净,把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加胡椒粉、孜然和盐,拌入大米并一起灌入羊大肠里用水慢煮,在肠中扎眼使之放气,熟后切片,风味独特、香喷可口。

对于新疆人来说,若能吃上一口羊肉,便是最地道的新疆年夜饭。

牛 | “牛”气冲天

早在冬季来临前,新疆人民便忙着宰牛宰羊,做成风干肉,储存起来供过年食用。

刚宰的新鲜牛肉,就着展开的皮,用小刀分解成条,撒上盐拍打揉搓,最大限度地保留肉的鲜美。处理好的牛肉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等到过年时,便用来做纳仁。

和手抓羊肉做的纳仁不同,风干牛肉更有嚼头些。阴干的牛肉重新回锅,肉取出后,再用肉汤煮面片,捞出盛盘,肉与皮芽子一起盖在面上,肉的醇香和皮芽子的甜辣一同在舌尖绽放。

超大盘的纳仁在团圆的饭桌上被瓜分,这种喜悦,大概只有吃过的人能懂。

若再来一盘酱牛肉,那必定是锦上添花。牛腱子肉在卤汤中煮得油润棕黄、不糊不焦、酱香浓郁时,才算完美。

肉质紧实的卤牛肉,以不柴不硬、咸淡适中的特点而战无不胜。在正菜上齐前,一盘卤牛肉配上一小碟蘸料,必是一盘解馋尝鲜的不二选择。

鸡 | 大吉大利

擅长玩谐音梗的中国人,始终认为“鸡”等同于“吉”,所以,“无鸡不成宴”就成了盛行于全国各地的俗语。

在新疆,年夜饭的餐桌上,也必有大盘鸡的立足之处。

整鸡被斩成大块,落入炒好糖色的锅中,在锅铲的翩翩起舞下急火猛攻,待到鸡皮发卷、鸡肉变色,再放入青红辣椒和土豆块,转中火爆炒,而后倒入没过食材的清水,咕嘟一段时间后便可收汁出锅。

各种食材的风味被发挥到极致,裹挟着辣味的鲜香很快便在团圆的餐桌上弥漫开来,软糯金黄的土豆块、沾满浓郁酱汁的鸡块,再扯上几根皮带面,均匀淋上丰美的汤汁,给人以视觉和味觉上的双重冲击。

除大盘鸡外,独具新疆风味的椒麻鸡也是年夜饭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也许是西北的鸡太过“桀骜不驯”,煮熟后仍然充满韧劲,将撕好的鸡肉和皮芽子、木耳、青红椒等配菜放在一起,再浇上秘制的料汁,搅拌完成后,就可以大饱口福了。

大口下去,嚼劲十足,弹牙感和油脂感兼具,香气尚未散去,麻与辣就立刻在口腔内泛起,让人忍不住嘴皮直打颤。

鱼 | 年年有“鱼”

在我国离海洋最远的省份,虽然年夜饭不像沿海城市那般,能吃一桌海鲜宴,但也不缺鱼,这都得益于博斯腾湖、乌伦古湖等。

新疆人通常就地取材,将鱼处理干净后用枝条穿好,插在沙地的火堆上慢慢烘烤,人们围坐在火堆旁,吃着鱼肉,满嘴生香。

不过,在大年夜这样寒冷的冬天,没有原始炭火的加持,人们也只能将家用烤箱作为平替了。值得庆幸的是,这样制成的烤鱼仍然保留着其最原始的味道,肉质鲜嫩,让人回味无穷。

和其他大多数省份的人一样,新疆人也讲究“年年有余”,全家人共吃一条烤鱼,其乐融融。

新年饭桌上,主食不可少

虽然荤菜是年夜饭的主力军,但主食也的确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南米北面”,即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面。不过在极具包容性的新疆,主食也姿态万千,不仅有米,而且也不乏面食的存在。

抓饭 | 五谷丰登

一顿年夜饭最后不以一碗米饭结尾,这顿餐食是不完满的,始终留有遗憾。但对于新疆人来说,白米饭过于平凡。

在众多丰富可选的食材面前,新疆人选择了胡萝卜、洋葱和羊肉作为这碗精致主食的配料,当一碗抓饭上桌时,不一会儿便被哄抢而光。

干湿均匀、软糯适度、松软喷香的抓饭,点缀着红红黄黄的萝卜,肥瘦相间的羊肉油润醇香,吃进嘴里,每一次的咀嚼都使人幸福地打颤。

正所谓“遇好饭不必用菜”,抓饭就是这样的存在,极致的美味,其本身就足够了。

馕 | 团团圆圆

在新年,新疆人用来下饭的食物通常是馕,有了馕,一大桌子的饭菜才更有新疆味儿。

一块新鲜出炉的馕,滚烫而完美,麦面在炭火的炙烤下散发出的醇香,让人蠢蠢欲动。推杯换盏后,烤馕的馨香,让胃里的消化酶再次列队欢迎。

作为新疆人饭桌上永不缺席的一角,在辞旧迎新这天,形似圆盘的馕更是被赋予“团圆”之意,它以最平凡普通的面貌,夹杂着最美好的祝福,成为了新疆人最难以割舍的情愫。

拉条子 | 诸事顺利

作为十足的北方人,钟情于面倒也不稀奇,新疆人吃起拉条子来,会让人忍不住戏谑说:“长了一颗拌面脑袋。”

临近年夜饭尾声时,长长的拉条子在妈妈的两臂间弹跳,它穿过灶台上方的云雾,飞身落入水花翻滚的热锅,几经沉浮,便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麦香。

面条看起来很平凡,但在新疆它的“包容性”极大——可以搭过油肉,也可以搭土豆丝,即便荤素皆无,只一把晒干的辣皮子也足矣。

一家人端着盘子搅拌一番,呼噜呼噜,只需几下,一盘面便被一扫而空,不过瘾就再加个面,简直畅快极了!

曲曲儿 | 招财进宝

当南方人与北方人声嘶力竭,年夜饭到底该吃汤圆还是饺子时,新疆人一碗热气腾腾的曲曲儿早已下肚。

所谓曲曲儿,就是元宝形状的小馄饨,在除夕夜吃,也算讨个好彩头:新的一年招财进宝。

好的汤底用羊汤,好汤煮的皮鲜,一口下去,馅鲜皮润汤浓,交相辉映、各得其所。

羊肉饺子 | 新旧交替

饺子一定是大多北方家庭过年的压轴大戏,饺子也叫作“交子”或者“娇耳”,过年吃饺子代表“更岁交子”,寓意新旧交替。

在新疆,年夜饭的餐桌上也少不了羊肉馅的饺子。

羊肉是新疆美食的基础,而皮芽子也是新疆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两种食材的搭配是饺子馅的不二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香菜、胡萝卜等与羊肉协调,防寒温补的羊肉和多样的蔬菜让煮熟的饺子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新年饺子不仅要皮薄,还要馅多,在准备一桌庞杂的年夜饭之际,煮一锅饺子,省时省力又吉祥如意。

要饭饱,还要“酒”足

过年,是举家团圆、是游子归乡、是儿孙绕膝、是全民的盛典,更是骨子里的情怀。

又是一年春节至,让我们相聚一堂,把酒言欢,共叙桑麻,畅想明天,为新的一年举杯共饮!

酒 | 长长“酒酒”

每逢节日,酒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从古至今,“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在中国延绵,尤其在春节,更是如此。

对豪放的新疆人来说,喝酒更是成为了促进交流、传递感情的使者。新疆本地酿造的粮食酒、哈萨克族的马奶酒、伊力特酒、白杨老窖,这些都无一例外被视作新年最上等的“饮料”。

因为多元民族和文化的碰撞,新疆的白酒在工艺和口感上都有着和内陆不同的风格。用天山雪融水酿造,在老泥窖中发酵,酒香非常浓郁优雅,甘甜爽胃、余味绵长。

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与亲朋好友畅饮一番,也是非常攒劲儿!

奶茶 | 细水长流

奶茶,是多少新疆人无法忘怀的美味。不要说过年喝,就连平时的一日三餐,也要来上一碗茶,这样的一天才算完整,正所谓“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和大街小巷奶茶店卖的加满椰果和珍珠的奶茶不同,和超市里随处可见的阿萨姆奶茶也不同,新疆的奶茶是咸的。

把茶叶和水混在一起煮沸,放上一小撮食用盐,等茶烧好后,倒入早已添好鲜奶和奶皮子的碗里,若是喜欢,还可以融进一勺酥油。如此一来,一碗正宗的新疆奶茶就诞生了。

果汁 | 红红火火

当大人们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时,一旁的小孩子们也总得喝点什么,于是在新疆这样的瓜果大省,不仅实现了水果自由,就连果汁自由也实现了。

阿娜尔汗的石榴汁,入口香甜,喝一口蜜汁如泉涌;酸酸甜甜的沙棘汁,作为新疆的特产饮料,堪称“年夜饭解腻神器”;神内胡萝卜汁,既保留了胡萝卜的口感,又夹杂着一股清甜,好喝又营养……

过年,就是要有吃不完的小食

总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但只要看到沥水盆里挂着水珠子的水果、盘子里堆得小山一般的糕点,年味儿就不曾走远。

在大年夜热闹的氛围下,规规矩矩地看着春晚,嗑个瓜子、吃根馓子、再炫几个沙糖桔,怎么不算满足呢?

糕点 | 步步“糕”升

年夜饭过后,几乎家家户户的茶几上,都会码上一层层的馓子,再切一盘巴哈利。

在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的点心炸货作为新疆最具年味的一种劳作,也是年夜饭餐桌上重要的一部分。

外形酷似枣糕的巴哈利,除了软糯,还带有一些慕斯的口感。核桃、巴旦木、葡萄干等嵌在其中,口味丰富而有层次,让人食指大动;

玛仁糖,在新疆被亲切地称为切糕,多种坚果的混合下,与面粉和蜂蜜一起,被层层压制成密实的糕体。五颜六色的切糕放在那里,就是一种回家的诱惑;

馓子作为节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小食,有着恰到好处的酥脆,炸好的馓子被层层码放在盘中,就是茶几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北方特色小吃炸麻叶,也成为新疆部分地区的年节习俗。薄薄的面皮下油锅,在噼啪声中被捞出,带着油和芝麻的香气,软硬适中,实在是顶级美味。

除此之外,糖稀拧拧子、麻花、炸糖糕、娜帕里勇……这些为新疆人熟知的糕点小吃,都被装进盘里围绕馓子整齐地摆放着。

干果 | 十全十美

色泽艳丽的干果是逢年过节不可缺少的零食。

咬不动也不能放回碗里的巴旦木、吃完果肉还能吃果核里杏仁的杏干、有大有小酸酸甜甜的葡萄干……这些都被盛装在剔透的玻璃器皿中,摆放在茶几最显眼的地方。

其实,无论用什么下饭、吃什么年夜饭、在哪里吃饭,只要家人的心系在一起,即使远隔千里,也会一样温暖。

▲图片来源:葛梦丽

年味,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怀,见过多少钟灵毓秀之景,品过多少山珍海味,都无法割舍那浓浓的家的味道。

最后,希望你这一年的漂泊与风霜,都和年夜饭的烟火一并消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家的年夜饭,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好吃
牛羊与海鲜,边疆过年吃的更鲜美
我家的年夜饭, 最最最最最好吃
全国各地年夜饭代表菜,第一道就让人口水直流!
一张小方桌,一荤又一素
在新疆,我为什么会变胖,不怪我,只怪食物太美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