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藤峡盗乱:明朝中期的西南剿匪策略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明朝军队的频繁用兵?



15世纪的明朝,从表面上看强大无比,实则各种问题丛生。无论是东北亚的林海雪原,还是正北方向的茫茫草原,乃至西北边陲的滚滚沙海与沿海的峡湾浅滩,都处在一种暗流涌动之中。几乎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的西南山区,自然不能免俗。一场难以剿灭的藤峡盗乱,就是明朝西南剿抚策略的典型。


帝国的西南困局

大明朝时期的广西省


自朱元璋的帝国统领西南山区,就遇到了此前历代帝国都会面临的一个控制力问题。因为森林密布、水系众多的当地,直接复制平原农耕模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帝国的新主人们往往会建立一套并不缜密的交通运输系统,控制本地的有限平原区域。军事移民和强制拓荒者在城镇周围的农田耕作,将原住民驱赶到山区对自己俯首称臣。


明朝治下的广西就处于这样的基本格局之中。数量不多的中央流官和卫所军户,依靠珠江水系附近的平原扎根。同时保留大部分对自己称臣的土司首领,让其成为朝廷认可的土官。一旦遭遇战事,则土司首领们也需要像西北的蒙古、回回那样,几乎无偿的提供自己的士兵。何况相比明朝人还比较看重的西北边民,这些技术比较落后的南蛮实在是容易受到轻视。除了长期在当地任职的地方官外,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和发展。


明朝治下的广西等地 土司人口超过了半数


但帝国控制区与土司领地的盘根交错,很容易在双方的实力发生变化后,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明朝统治架构的迅速衰退,让这些麻烦比其他朝代来的都要更快一些。


一方面是直属郡县附近的土司领人口在稳步增涨,另一方面是朝廷郡县和卫所人口的持续流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大量的税收和徭役负担都几乎需要郡县居民来负担。很多不堪重负的人便会在破产后逃入周围的土司领寻求庇护。有先见之明的地主,也会招募周围的山民出来为自己耕作。利用山民的非郡县身份,使得自己的不少地产免于苛税。结果就是土司领遇到严重的生存空间问题。因为很多土地被郡县拿走,但他们的人口却在以不正常的速度增涨。


正在狩猎的西南土司人口


明朝当局并非对此类情况一无所知,但他们在一开始就无法迅速形成对土人的压制性优势。因此,必然拿起了以夷制夷的手段,尽量将非郡县化力量割裂打散。例如在壮人占据总人口一半的广西,明朝经常默许不同部族间为生存资源而发生流血冲突。同时引入部分瑶人安插在附近山里,作为壮人扩张的首要目标。同时加强对壮人上层贵族们的笼络,制造一个可以和自己打交道的特殊阶层。


但是在明朝自身迅速衰落的15世纪中期,这样的策略还是在广西当地造成了巨大麻烦。土人部族之间的冲突,抵消不了郡县逃亡者的加入数量。很多人甚至在逃跑后成为了盗匪,占据小块山地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在他们之上,还缺乏一个可以号召大部分势力的权威。大藤峡的叛乱,就在这种环境下迅速演变出来。


明朝并不待见的土人 很快成为了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


姗姗来迟的征讨

明英宗时代 明朝的军政机构已经全部出了问题


正常情况下,朝廷应该会迅速派出军队来镇压失控的地方局势。但明朝在15世纪中期却暂时没有精力来注意广西的小打小闹。


早在明英宗执政的1430年代,广西浔州的大藤峡当地,就出现了以侯大狗为首领的小股叛乱。他虽然不是土人出生,却因为生计无从着落而逃出了朝廷直属的郡县。在遁入了势力较小的瑶人山寨后,参与了一次并不成功的小规模叛乱。在瑶人义军被明朝官军和与之联盟的壮人狼兵打散后,被推举为新的领袖。此后的30年里,这一小股势力就一直在群山与水系间流窜发展。


今日的大藤峡 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风景区


在此期间,明朝因苦于卫所制度开始崩溃,已经陷入了兵力不足的困境。志大才疏的英宗皇帝,先是派出数十万军队去云南剿灭势力庞大的麓川土司,然后又对北方的瓦剌蒙古实施了御驾亲征。在他的策动下,明军即便打赢也是惨胜,损失程度堪比一般战败。自然没有余力来应付广西山里的“小毛贼”。等到自己在土木堡被蒙古人请去“北狩”,明朝原先保有的精锐野战军也就正式消耗完毕。


在1450年代,明朝在北方陷入内外交困。于谦改用募兵制的办法,为朝廷重建了一支中央野战军。但除了在北京城下硬抗一波,很快也迅速腐化堕落。英宗皇帝被送回来后,也忙着搞夺门之变和稳固权力,根本顾不得南方地区的局势发展。


明朝随着英宗皇帝作出来的坎坷而继续衰退


借着这段难得的窗口期,侯大狗的叛军已经有了迅猛的发展。他们从大藤峡的基地出发,利用边上的黔江和浔江作为交通线,不断攻略明朝郡县。很多分散的瑶人部族、流亡人口、盗匪乃至普通农民都加入进来,先后控制了柳州、浔州、梧州三府十多个县。只是因为叛军的组织水平和武器技术不强,所以能够让明军继续守住部分核心城市。但出了城墙,就已经是各路叛军的天下。


侯大狗虽然是名义上的领袖,但实际作用并不显著。很多新蹿起的团体,借用他们的名声继续向外活动。到1460年代,高举大藤峡义军旗帜的部分队伍,已经顺着珠江水系进入广东。甚至前进到珠江口三角洲,在广州城外和雷州半岛横行。另一支人马则向北推进,同样顺着水系前进到湖南境内。部分机动性强的小分队,甚至远达福建和浙江。


侯大狗掀起的叛乱 顺着珠江水系迅速蔓延


尽管叛军无力攻克那些重点防御的城市,却已经渗透了帝国赖以控制南方山地的水系交通。不少盗匪可以在下一个目的地同瑶人、苗人或黎人部族联合,顺手劫掠山下的无防御郡县。无兵可用的明朝官员,只能在城里坐以待毙。尽管明英宗曾以千金悬赏侯大狗的人头,但根本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局面下领得赏金。一些人还期望通过招抚手段来平息事端,却发现自己的开出的空头支票已是毫无吸引力可言。


终于在1465年,忍无可忍的明宪宗下令对岭南用兵。曾在浙江和福建有过剿匪经验的韩雍被派往岭南,来自运河沿线的济宁卫世袭指挥赵辅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出征。明朝为了能够消灭已经衍生出岭南的叛军,不惜动用了近20万人的军队。其动员规模不亚于南下攻灭一个体量庞大的地方政权。


明宪宗时期的广西局势已经完全失控


明朝式混合大军

15世纪后期的明军 已经完成了一次改革


根据15世纪中期后的明朝军事制度,任何大规模征讨军的核心都将是驻扎在京师附近的直属野战军。他们不仅拥有全国最好的供养水平,也装备着帝国内部最好的武器,并配有战斗力最强的番兵部队。


但名义上应该有30万人的这支部队,在平日里只有纸面数据的一半常备兵力。其余人则大都被分配给庞大的太监与各级军官集团,作为日常奴役差遣。所以,当韩雍和赵辅从北京出发时,实际的兵力仅有30000人。除了装备火器的神机营和京营步兵外,还有1000名用来压阵的蒙古骑兵。在两名监军太监的“辅助”下,一行人沿着为京师输送粮饷的大运河南下,抵达了帝国在长江以南的留都--南京。


在山地中前进的明军


在那里,剿灭侯大狗与整个大藤峡系叛军的计划被制定出来。全军首先沿着长江抵达湖南,然后像历史上所有南下岭南的中原军队一样走水系进攻。一支偏师首先负责为广州解围,消灭在珠江下游活动的叛军。不仅因为那里的叛军实力较弱,还因为广州是当时明朝的主要海上朝贡口岸。如果经常有叛军在那里活动,会让不时抵达的外国使臣看帝国的笑话。至于真正的主力,则将从湖南进入广西,直扑匪首所在的大藤峡。


韩雍马上采纳了这个分兵之计。他派出蒙古骑兵和少量的步兵进入广东,驱赶根基不稳的叛军西逃。后者则顺着珠江向上游撤退。虽然大狗的军队里有不少岭南的山地骑兵,但基本上不穿盔甲的他们,很难抵抗重甲重箭装备的蒙古人。败退之后,只能到大藤峡找盟友保护。


每支明朝野战军 都少不了蒙古骑兵压阵


至于明军主力,则直接向着广西南下。他们在湖南与广西交界处,解决了阻挡其前进的苗人山寨武装。后者同样缺乏必要的精锐装备,只能以长矛和原始的木弩作战。面对装备火器还数量占优的官军,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抵抗之力。到1465年的9月,明军主力已经顺利进入了广西北部的大城桂林。


在桂林当地,韩雍又进一步召集了总数达16万人的地方驻军和土司武装。其中的真正主力,是与瑶人速来不和的壮人土司武装。其中就有后来被大量征调的狼兵。他们中的精锐武士不仅有批重甲习惯,还是使用大盾牌、长矛和弩的好手。加上熟悉地形和有更强的战斗动机,是非常不错的先锋炮灰。随即,韩雍就派这些人为主力,在前面为京师的野战军开路。十多万人被分成四路,分头前进,进一步稀释了以大藤峡为中心的叛军兵力。


广西的狼兵几是明朝平叛的真正主力


由于壮人狼兵和瑶人是世仇,在帮助明军作战时非常卖力。他们的武器和数量也远远超过了叛军,在山地作战中占据优势。在大藤峡两翼的修仁和荔浦,这些狼兵一次次利用山地间的小块平地布阵,以山峦掩护两翼。面对他们的重步兵方阵,瑶人的攻击很难奏效。少量的山地轻骑兵也在这种正面厮杀中没有太大作用,很容易在威胁到狼兵之前,就被后者射出的毒箭头击溃。


如果瑶人和叛军逃入附近的山寨,明军主力就会赶上来进行围困。随即用火攻的办法烧毁木头和竹子做成的栅栏。这也是宋军当年攻灭汉南和之前明军对付麓川土司武装时,所经常使用的办法。一旦山寨里的瑶人被烟火驱赶出来,又会遭到大量狼兵的肆意捕杀。


依靠着这样的战法,明军一路上斩首6000-7000多人,并抓获了1000多名俘虏。一些瑶人的部族也在大兵压境面前屈服,直接加入了平叛大军。到1465年10月,全军抵达了靠近大藤峡的浔州。此时被派到广东的蒙古骑兵也已经赶到,将大量叛军赶入了山间营寨。


西南的山地骑兵 很难与蒙古人抗衡


并不彻底的胜利

大藤峡的地形非常适合防守


虽然明军一路上都顺风顺水,但对于大狗所在的大藤峡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整个山谷绵延300里,其中的大片区域是悬崖峭壁,其他地方则大都紧挨着河流。谷内不少山头都有叛军的山寨,制高点之一的九层崖也有大规模工事。一些山头因为难以攀登,所以彼此之间用粗大的藤条相连。


针对这样的战场环境,赵雍准备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强攻,并顺势切断这些地方之间的联系。加上叛军往往以原有的部族为单位,退据大小不一的山寨,所以兵力在实际上更加分散。


狼兵是当时西南山区战场中的王者


战斗开始后,明军分布从大藤峡的北部和南部同时发起强攻。他们继续以壮人的狼兵为主力,举着盾牌向山上挺进。一路上,他们遭遇到山上叛军的毒箭、石块和滚木攻击,打的非常艰苦。一些士兵还要负责砍伐植被,以便为后续部队提供更加宽阔的前进线路。虽然明军带来了不少火器,但大都没有太远的射程,无法仰攻作战。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手法推进。一旦对个别山寨形成包围,则立刻纵火焚烧,迫使守军仓皇出逃。


在解决了外围的一些据点后,明军继续遭遇山顶叛军的密集火力侵袭。不得已之下,他们选择不断发起佯攻,迫使守军迅速消耗手里的箭矢和标枪。等到对方的武器将近用完,才继续发动总攻。在控制了一些地势较高的据点后,明军的神机营才终于登场。利用居高临下的地势,对着其他山寨发射散弹和火箭。这样的战斗也从1465年的12月,一直持续到1466年的1月为止。


明朝的鸡肋火器 往往不具备仰攻能力


最终,大部分叛军都因为营地起火或武器耗尽而选择离开。明军虽然宣布摧毁了324个类似的山寨,却只打死了3200多敌人。因为无法对全部逃敌进行追击,只能重点围捕在九层崖一带的侯大狗。后者及其家属和部众共780人就这样被擒。至此,大藤峡盗乱在名义上被彻底消灭。


韩雍在完成使命后,迅速带着京营和战俘北上。临走前不忘让人砍断峡谷间的大藤,让后来者无法在山间迅速移动。他自己还饶有兴趣的将大藤峡正式改名为断藤峡,并在山谷内留下了记录自己功绩是石碑。

大藤峡的叛乱结束 并不意味着瑶人和其他土司人口折服


然而,可能就连他自己都知道,类似的叛乱在实际上并不会被彻底根除。因为侯大狗虽然掀起了叛乱,但本质上并不是具有统一号令的首领。大量参与叛军的瑶人与逃亡人口,实际上也根本没有唯一的中心。在侯大狗这个旗帜被明军消灭后,他们很容易以自己原有的单位继续活动。大量分布在两广、湖南和贵州的山地瑶人,也不可能就此和山下的郡县没有矛盾。


二十年后的正德时代,当地也就爆发了第二次大规模叛乱,并引来了被很多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大藤峡当地的恶劣局势,也会一直延续到嘉靖年间。


今日的大藤峡风景


也是在韩雍消灭大藤峡叛军的同期,大量分布在山间的苗人也争先起来抵制明朝。逼的数位明朝皇帝再调集数省军队来平叛。此起彼伏的战乱,将一直持续到下个世纪。而已经被证明可靠有效的广西狼兵,也将在那个世纪成为明朝野战军的重要依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讨古代平乐府的一些姓氏宗谱造假的原因
瑶民叛乱打游击战,大明官军全力围剿,但最后的结局你一定想不到!
明朝最精锐的神秘“狼兵”部队,是如何被一点一点玩残的?
潘长宏读书有感:王守仁正义凛然任两广总督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将军-秦良玉
平定播州之乱时在明军中服役的日本铁砲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