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戏音乐外包仅占总成本1%

游戏音乐外包仅占总成本1% (王晓莹/图)

游戏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伴随着游戏产业的高速发展,一些游戏音乐、游戏美术甚至游戏创意工作室被催生出来,成为游戏产业的衍生行业。一位游戏业界人士断言:“游戏产业带动的周边产业要远远大于游戏产业本身,这个效应马上将会显现。”

产业发展催生衍生行业

在北京

的望京有一家专门制作游戏音乐的公司,干净整洁的单元房内整齐地码放着几台配置很好的电脑,还有键盘、吉他、贝司、提琴等。这就是小旭音乐文化有限公司,一个在游戏行业中摸爬滚打了5年的公司,现在他们已经是国内游戏音乐制作最好的公司之一,然而,据小旭音乐的老板卢小旭讲:“我们虽然是经营得还算不错的一家游戏音乐公司,但顶多挣个收支平衡。”

小旭音乐主要承接一些游戏研发企业之中游戏音乐的外包业务,在2003年刚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小旭和几个朋友偶然认识了一家游戏厂商的负责人,并了解到这家公司准备开发一款游戏产品并将游戏音乐的制作部分进行外包。小旭非常兴奋,主动与这家企业进行接洽,并成功争取到了这一单,这也成为小旭音乐公司的第一单。发现商机的小旭立刻开始发掘更大的市场,发现有许多游戏研发企业都有这样的业务可以承接。然而在那时像小旭这样专门做游戏音乐的企业并不多,因此,小旭音乐成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用小旭自己的话说:“有时候半个月就能有三四款游戏产品需要我们完成音乐制作,公司也是在那时候得到了迅速发展。”

按照常理,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几年下来小旭和他的公司能够很快成为一家上规模的企业,而且能够铸造一个不错的品牌。不过怀揣理想的小旭却遇到了事与愿违的现状:“我们的品牌是有了,可是收入却没有增多,新生的许多工作室和公司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令人疑惑的是,先人一步的小旭,无论人脉资源、技术资源还是资金资源都应当遥遥领先,但是为什么还是会陷入与新生企业竞争的窘境呢?

游戏音乐工作室生存难

2006年,随着游戏行业的火热,出来做游戏的企业较前一年增长了近1/3,而市场上也纷纷衍生出了一批批专门承接游戏音乐制作的工作室。 这些工作室大多只有三四个人,制作一款游戏的音乐部分顶多用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将外包市场价格压得非常低。这对像小旭音乐这样有点规模的企业而言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进退两难。如果降低自己的外包价格,就浪费了刚刚有点名的品牌;如果提高自己的外包价格,又等于将业务拱手相让,这让小旭很是为难,权衡之下只能适应“市场规律”——降低自己的外包价格,与小工作室竞争。

小旭为我们算了笔账:“如果一款游戏的研发成本为500万元的话,那么音乐外包仅占不到1%,也就是不到5万元,曾经做一款游戏的音乐外包也能得到差不多的回报,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房价等一些公司日常成本的上涨,这个收入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小旭举的例子是在竞争不激烈的基础上,目前一些工作室由于运营成本较低,因此外包价格比小旭低廉,一个项目能够拿到二三万元就接,这让小旭不得不压低自己的价格。“我们现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好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小旭说道。据了解,现在小旭音乐一年能够承接三四十款作品,依靠多年在行业中的信誉和品质,仍然得到许多游戏研发商的青睐,不过,这一切都是基于小旭在压低自己的价格之后。

“公司这样发展下去太被动了,给我的压力也不小,恶性竞争使公司难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小旭坦言,公司每年的规模都以20%的速度增长着,除了公司的日常成本外。还能够有一些盈余,利用这些盈余,小旭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招聘人才,因此公司整体顶多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而那些没有小旭音乐这样条件的企业则已早早关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摩尔庄园里的草莓音乐节,没想到成了纸片人唱歌?
在游戏中音乐和音效一样吗?
从二次元音乐切入,拿下千万融资,这块“小众”市场究竟有多大?
音乐是理想,游戏是梦想:专访游戏音乐制作人Zeta丨触乐
【跨界TALK】艺术家“被逼成”企业家 小旭音乐CEO卢小旭的追梦路
如何避免游戏音乐成为游戏的败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