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顶级的人生并不是一成不变

在人生的窑炉中,我们各自扮演着陶艺师的角色,以时间为火,以经历为土,精心雕琢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瓷器。

从青春到暮年,如同釉彩渐浓的半成品,在岁月的炉火中慢慢沉淀;亦如同历经高温烧制后的瓷器,展现出留白之美,每一道裂纹、每一抹釉色,都是生命故事的深刻烙印。

那么,面对这漫长而又多彩的人生旅程,我们该如何以匠人之心,执岁月之笔,调整内心的色彩与笔触,去精心绘制这幅既波澜壮阔又细腻入微的生命瓷器呢?

01

人生并非一成不变

阿云跨入了岳善堂的大门,这座百年斋堂成为她人生新的起点。在庄严的神堂前,她许下了誓言,决定脱离尘世纷扰,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里,她学会了在柏叶、黄皮叶煮成的“香汤”中洗涤身心,学会了在田间劳作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最让她受益终身的,却是这场“制瓷之旅”。

阿云凝视着桌上的瓷盘,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冲动。她决定,不仅仅是要在这些瓷盘上绘制图案,更要亲手体验从泥土到瓷器的完整过程。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釉料的清新气息。阿云戴上手套,卷起袖子,从一堆细腻的瓷土中取出一块,放在轮盘上。她深吸一口气,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随着轮盘的缓缓旋转,瓷土在她的手中逐渐变得柔软而顺从,她小心翼翼地按压、拉伸,仿佛在与古老的泥土对话,倾听它千年的故事。

阿云小心翼翼地用刀具修整瓷坯的边缘,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当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阿云望着眼前这个自己亲手制作的瓷盘,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她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瓷盘,更是她对自己家族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扬,是对瓷器艺术深沉热爱的见证。

人生,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瓷土,初时平凡无奇,却在匠人的手中,经过无数次的揉捏、拉坯、上釉、烧制,最终蜕变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阿云的故事,便是这样一场心灵的“制瓷”过程。

葛亮的《入瓷》中,阿云通过双手将泥土塑造成精美的瓷器,这一过程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生命细腻雕琢的隐喻。

人生如瓷,需经千锤百炼,方能成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经历风雨洗礼,正如瓷器在炉火中经受高温的考验。

02

人生不应被外界的标签和期望所束缚

我落人中然自在,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二手玫瑰《仙儿》

芽芽的成长轨迹,如同大多数孩子一样,被父母寄予厚望,从孕期就开始为女儿规划各种高端胎教,之后更是穿梭于各种培养“天才”的班级之间。

芽芽的父亲则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陪伴女儿“上班”的责任,意外地见证了一场因游泳班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退款风波。

然而,这一次游泳班的突然倒闭,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芽芽父亲内心的涟漪。他目睹了家长们因利益受损而起的争执,更被一位普通保洁员王大莲的行为深深触动。

王大莲,一个看似粗犷实则心思细腻的女人,因游泳班倒闭而未能获得应有的退款。面对冷漠的商家,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以一种近乎“叛逆”的方式——拿走一只塑料小黄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争。

这次事件成为芽芽父亲人生观转变的契机。他开始反思,真正的人生价值究竟是什么?

在与王大莲的几次偶遇与交谈,芽芽的父亲逐渐明白,人生不应仅仅被定义为成功与失败、得与失的二元对立。它更像是一场旅行,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选择。

最终,芽芽女得父亲决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盲目跟风,为女儿报班,而是更多地陪伴她,关注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她学会独立思考与判断。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社会公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和周围的人。

人生不应被外界的标签和期望所束缚。正如石一枫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他们或许平凡,或许非凡,但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我们不应仅仅以职业、地位或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应关注其内心的丰盈与自由。

正如那些勇敢追求梦想、不畏艰难的人,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名声,但那份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足以让他们的人生闪耀出独特的光芒。

03

人生不是孤岛

在梁晓声先生的作品《遭遇“王六郎”》中,一个看似平凡的夏日午后,却蕴含着对人生深刻而细腻的体悟。

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老教授从北京南站走出,因不会使用网约车软件,在路边焦急地等待出租车。此时,一个推着拉杆箱的大男孩——王六郎,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在“王六郎”的帮助下,老教授顺利约到了车。听闻“王六郎”的理想,老教授给予了鼓励。

几年后的一天,老教授与王六郎再次相遇。在得知王六郎在离开北京后,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了。梁晓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意识到,自己当年在立交桥下的偶遇和那句鼓励的话语,竟然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一个年轻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动力。他感慨万分,对王六郎说:“你的成功,证明了我当初没有看错人。你有一颗诗心,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王六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感激地看向梁晓声,说:“其实,我一直都记得您。虽然当时年纪小,但您的话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是您让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刻,梁晓声与王六郎之间的隔阂彻底消除,两人仿佛成了忘年之交。他们继续讨论着诗歌、人生和未来,气氛温馨而融洽。

人生并非孤岛,我们与他人紧密相连。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收获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更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如“王六郎”所展现的善良与无私,以及老教授的不吝赐教与鼓励,每一个细节,都在温暖这个世界。

亦是如同“王六郎”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挑战,我们都应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热爱生活、追求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04

尾声

瓷器之美,在于其历经高温窑火的考验而不失其形,反而在火中涅槃重生,绽放出更加温润的光泽。

人生亦是如此。

我们可能是《入瓷》中重新成长与蜕变的阿云;也可能是《逍遥仙儿》中为琐事名利所累的父亲;还可能是《遭遇王六郎》中坚持梦想的王六郎……

《入瓷》这本书中,收录了梁晓声、葛亮、石一枫等9位知名作家的中篇小说,或写城乡变迁之中不同群体的遭遇,或写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或探索人性、命运与情感的交织,聚焦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擅长在日常小景中寻找有意味的事物,以小见大,传递出他们对现实的思考与态度。

无论我们正扮演着书中的哪种角色,在历经沧桑后,我们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润与平和。

就像《入瓷》中,阿云的轻叹:前十年,滚边开光,我学的都是“满”;如今,师父教我的,都是“空”。

瓷器在岁月的沉淀下,表面逐渐形成了温润如玉的光泽,人的心灵也在生活的磨砺中,学会了宽容、理解与慈悲。

在这本书中,我们学会了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再为琐事所困,不再为名利所累,而是以一种超脱与淡然的态度,去欣赏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感。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我们用自己的经历、感受与思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景德镇制造“标王”瓷盘能挤多少水分?
1920年世界瓷器中心景德镇
中国瓷器 瓷盘画
精美瓷器[瓷盘西洋女]
瓷器的成长(1)最早的瓷器:原始青瓷
古人是怎么做瓷器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