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地球连在一起,世界将会怎样
本报记者 徐晶卉
  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加州,当时的加州州长老利兰·斯坦福,也就是后来捐赠了斯坦福大学的这位财主,曾经设过一个非常有名的赌局:马在奔跑的时候,有没有某一个瞬间四蹄全部离地?1878年,一位摄影师通过当时最高端的技术,拍出了12幅骏马奔腾图,证实了这一猜测——马在奔跑的时候,的确有一个瞬间是四蹄全部离地的。
  这个赌局之所以著名,不在于谁最后赢到了钱,而是因为它是当下最热门的“动作捕捉技术”和“虚拟现实应用”的开端。
  一百年前的人们,难以想象一百年后的科技会变成怎样,正如现在的我们,恐怕也无法想象百年后科技如何照进现实。但也许我们可以预测未来5年的趋势,张开双手就是虚拟显示屏、用翻书的姿势来控制灯光明暗开关、让盲人通过触摸感知一切……
  别怀疑,这些都已经进入实验阶段。在腾讯上周举行的WE大会上,以上尖端技术的开发者被重金请到深圳进行现场演示。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预言,微信已经成功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了,而且正在探索把人与服务连接起来。未来,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连接一切将是谈论一切变化的基础。
  
人机交互,虚拟即现实到科幻世界打怪兽
  虚拟现实及动作捕捉技术专家、诺亦腾科技公司首席技术官戴若犁出场了,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拷贝不走样”的虚拟机器人,这个人像身处在一个虚幻的环境中:面前有一面墙,四周有箱子等障碍物。戴若犁凭空踢了一脚,虚幻世界里的箱子倒了,他又推了一掌,喷出一团火焰,把墙给烧着了……
  你想象过自己成为奥特曼去打小怪兽吗?你想变成蜘蛛人或加勒比海盗“身临其境”翻山越岭吗?戴若犁说,这一切都有可能,而原理就是通过基于光学和动作传感器的方式进行精准的动作捕捉。要造出一个“拷贝不走样”的虚拟人像,秘密在于身上绑着的17个传感器,正在闪动的小方块能捕捉身体的所有细微动作,然后映射到身后的虚拟人像身上,“基于光学的方式非常精准,在电影行业用得非常多,基于传感器的方式则没有空间的限制,用无线传感器不仅便宜,还可以捕捉到精准的动作。”
  这些贴在身上的无线传感器如何“接地气”?能改变大家的生活吗?戴若犁曾经对这套技术进行“极简化”,简化到只有一个传感器,做了一个高尔夫球的产品放在球杆上:当高尔夫球手每挥一次杆,就会计算出上杆下杆、击球的时候架是开还是合,等等,“我们还在探讨能不能做一个篮球的手环,篮球的爱好者不关心胜负,他关心的是传球运球命中率有多少,这些用模式识别、动作姿态捕捉这样的技术都可以轻松做到。”
  当然,这一技术最成功的“落地”,似乎应该在未来的游戏领域。对于一个虚拟现实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进入感——人需要沉浸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而不是有东西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并不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而人本身所有的动作、语言、表情,就是最好的交互方式。未来,拿着游戏机手柄按“前进”冲锋的方式弱爆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游戏里的主人公,根据游戏设定“身临其境”,“一掌拍死一个老妖怪”。
  
进入“新触摸”时代
  今天,人机界面的最前沿就是触摸,触摸屏已经成为主流的方式,当然也有进化——iPhone推出了多点触摸,普及到整个产业当中。但首款iPhone问世到现在已经有6年了,“玩手机”还停留在戳戳点点、滑动的方法,你不觉得,只用这几个动作对屏幕进行操作,有点枯燥吗?
  把思路放开一点,人的手势有多少、触摸就有多少种形式,为什么不能抓、不能拿、不能捏?人机交互研究者、创新公司Qeexo联合创始人Robert Xiao就在尝试这些“新触摸”方式。他现在有两个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所要产生的效果,是研究用触屏时,能否让人感觉是在接触一个虚拟的工具、就好像有一个实际的工具拿在手里一样,且能够完成同样的工作。比如说在屏幕上看到一块虚拟的橡皮,你拿起它,效果是和实际的橡皮一样;还比如你用手指写字,就像握着一支笔一样,你可以通过感知来控制深浅、粗细。
  触摸的手势多了,手机屏幕显然不够用,智能手机方便易带,但由于屏幕尺寸的限制,很多交互不能自由展开。Robert Xiao认为,人机互动的第二个方向,是把每一个平面做成交互平台,比如桌椅、报纸、墙壁等等,然后通过简单的投影仪、传感器来探测接触,不断记录下我们的状态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交互界面,然后用手进行控制,或者达到所要实现的目的。“现在我们使用的投影仪还非常大,照相机功能的像素也不够高,未来投影仪可能很小,照明强度也会更亮,分辨率更高,届时人机互动的手势也将更加丰富。”
  
让科技与感知同在器官的延伸
  智能手机是人的器官的一个延伸,近年来这一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有摄像头、有感应器,几乎人的器官都延伸增强了,而且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了,这是前所未有的。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环境学习小组最近就致力于通过感应科技让聋哑人“看见”或“听见”。数字方面的界面怎么样和周围的世界进行交互?研究生赵楠认为,用眼睛看手机,用手指触摸屏幕,这是人们和所有设备进行交互主要的动作,实际上用眼睛或者是手指就可以和世界发生联系,“因此我们就把很多的信息通过压缩进入到手机,通过传感器,让数码的世界和实际的世界来进行交互。”
  让聋哑人“看到”或“听到”的试验几十年间一直在进行着。比方说从摄像头这样的传感器获得信息,然后放到皮肤的传感器上去,这能帮助部分盲人通过触觉获得视觉的能力,或者是视觉的能力能够起到的作用,通过他们的皮肤去看。
  再比如说我们的舌头,舌头也可以做很多的工作,舌头本身也是一个感觉的器官。赵楠也研究过如何把舌头与新的网络传感方式联系在一起,通过选择来表达这个舌头的感觉,只要连接一个磁性传感器,就能够告诉这个盲人应该在哪左转或者是右转,在这一环境下,信息是通过舌头来传递的。赵楠表示,“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以舌头为中心的系统,和任何的传感器联系在一起,使得通过舌头获得的感官的能力,相当于人的各种感官能够获得能力。”
  她同时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大胆推测,是否能把传感器嵌入到环境当中?“我和我的同事阿奎罗把震动传感器埋到地下,在树下,当一个人走过一棵树的时候,这个人就能够听到树里面发出来的声音,让一个将要撞上一棵树的盲人能够通过震动得到提醒,或者是通过他们的手机,或者是通过一个背景的提醒,来避免碰撞。”赵楠告诉记者。
  
假肢智能化
  在WE大会现场展示区,有一台高大的机器,有点像助步机,又有点像变形金刚的外壳,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在开发者的眼中,这更像是装上了感应器的一件“衣服”,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帮助假肢更精确地理解穿戴者的运动意图,实现假肢智能化,带给使用者逼真的使用体验。
  开发这件“衣服”的是一群年轻人。他们坦言,最早的设想是让穿戴者通过大脑的感知来带动身体四肢的运动,完成走路的目标,但在试验中发现,通过大脑的感应来指挥是一件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且还很容易指挥出错,于是退而求其次,找了更简单的方法。“我们知道,人在走路时,手脚是相互配合的,也就是说,通过感应手的运动规律,就能带动脚来行走。”开发者表示。
  衣服“高”两米,通过肩膀、腰部和腿上的五组绑带,可以让人“直立”地固定在机器上,机器开动的时候,两边的拐杖还能帮助瘫痪的残障人士更好地把控支撑。但开发者坦言,目前整个技术并不成熟,一方面,造价太高,这样一台机器造价10万,并非普通人承受得起。此外,整台机器还太过庞大,特别是身后的电池,足有一个背包大,却只能运行两个小时。开发者坦言,他们正在寻找更加轻盈的材料和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帮助机器人进一步“减负”。
  
无障碍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当中指出,世界上有10亿人患有严重残障。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说,他的愿景是“网络为每个人所用”,这意味着我们的技术要能够为那些盲人、聋哑人、缺乏运动能力的人、没有语言能力的人所用,如何让这些人士用上网络,也是互联网的未来使命之一。
  万维网联盟(W3C)无障碍技术领域负责人JudyBrewer透露,万维网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荐一个网络内容“可及性”的准则,简称为WCAG2.0,这个准则主要有四大核心原则。第一信息能够被感觉到,第二信息是可操作的,第三信息是可被理解的,第四信息是强大稳固的。
  听起来很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何为信息可感知?如果你有一个图片、图像或者是一个图形化的视频,盲人是看不见的,这时候就需要有能够触摸的文字来帮助人们去理解;对于听不到声音的人来说,要为他提供字幕,让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看见。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可及性”电子阅读器问世,JudyBrewer认为,如果有统一的标准,未来各种设备都可以安装“可及性”程序,任何的书都可以放进来,包括教科书。同样,任何一个设备只要能开发出“可及性”功能,残障人士就能通过例如三维模拟以及模拟的环境、远程通信等无障碍使用……世界将会变得非常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个响指,即可控制实体开关?谷歌获批部署Soli传感器
Yahoo!电邮 - xa3682000@yahoo.com.cn3
VR内容生态发展现状与交互设计原则
深度干货:VR动捕创业江湖!解放双手的技术革命
春晚VR直播的VR动作捕捉技术怎么玩?
虚拟数字人爆发!GPT 杀手级应用,龙头全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