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的形与神

  早些年,当人们普遍担忧全球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生存时,我反倒认为全球化不仅不会导致传统文化的灭失,反而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还以此为观点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侥幸的是,这一观点没有被现实所否定,在现代化、全球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刺激下,我们的传统在慢慢回归我们的生活:汉服重现在我们眼前、汉字书写被我们重视……

  汉服回来了,值得庆幸,因为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文化。但我们必须明白,汉服回来,并不等同于传统的回归,服饰文化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无论我们如何放大其在文化中的地位,它也只是一种可展示的文化,是文化的“形”,而不是文化的内核、不是文化的“神”。

  在“神”与“形”中间,内在的“神”才是最重要的。“神”在,“形”即使消失也不会消失太久;“神”没了,“形”即使还在也难存续太久。故此,在传统的继承中我们更应该重视“神”的承继,重视对文化内核的把握。有时候为了“神”的存续和发展,我们还须得革除形的羁绊。在中国历史上,去形守神的例子并不鲜见,“胡服骑射”就是一例,为了国家的强大,赵武灵王丢掉汉人传统的长袖大袍,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终将国家打造成战国七雄之一;赵武灵王去掉的汉人服饰的形,守住的强国强军“神”,去其形而留其神,而自此之后“习胡服,求便利”也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走出国门,脱下传统的长袍马褂,穿上“洋装”;但虽是洋装在身,其心却依然是中国心,守住的依然是图强的民族精神,并最终用求得的真理改变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进程,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

  近些年来,在某些国家抢夺汉文化资源的刺激下,国人开始着急起来,于是寻找传统、回归传统便成了一种时尚。就是服装一事,我们也是多处寻找,早先热过一阵旗袍,继而热过一阵唐装,最后才在电影的影响下选择了汉服。汉服回归我们的视野,自然是一件高兴的事,这意味着我们的民众开始重视传统。

  但我们不仅要重“形”,更要重“神”。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中,与参赛中学生同时书写汉字的还有一批场外观众,而这批场外观众的书写正确率并不高,甚至还有0书写正确率的时候。现代汉字如此,古汉语就更不用说了,说到古文,现在能够正确诵读的人恐怕不会太多了。写不了,读不了,要想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恐怕就是件难事,而没有内核支撑的汉服充其量就是一件衣服罢了,再怎么穿戴,也难以穿出汉文化真正的风韵来。

  守住传统,我们不能只用眼球来守,更需要用精神来守,守住文化的“神”才是真正地守住了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道生先生毕生为汉字守住传统
我的衣冠我的国:“这身衣冠是历史的,更是我们的。”
[修身]太有意思了!看看艺术家是如何研究汉字的
传统文化的危机与复兴
文化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夜之间回不到唐朝#传统文化
文化的复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