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遗产】“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服饰




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那么服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




服饰是进行民族识别的手段之一,也是区分民族间的特征之一,直接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或世界观。文山苗族大致分为白苗、青苗、花苗、汉苗等。根据苗学专家对苗族服饰类型的划分,文山州的苗族服饰为几何花衣披肩型(即川黔滇型)的马关式(即挑花褶裙式)、邱北式(即白裙式)和开远式(即飘带式)。这三种服装款式包括了自称为蒙豆、蒙抓、蒙诗、蒙陪、蒙叟、蒙巴、蒙刷的苗族,他们都操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其文化习俗相近,但各自的服饰都有细微的变化而亦可区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苗族的生活也日益好起来,其服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服装款式已由原来的单一的以深蓝色和黑色为基调而发展为色彩艳丽的式样,而且更接近于艺术舞台化。苗族妇女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都是她们所需要的色彩素材,都应把它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从文山苗族服饰的发展演变情况看,其服饰款式已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而肥、宽而松的样式发展到扬各支系服饰之长的服装样式而以展示女性曲线美的审美境界,这种美是刻在苗族女性头脑里而反映在服饰上的内在的、表现自我的审美情趣。“自然,作为人生社会的对立面或补充物,最容易引人进入这种审美境界。并诱发审美解悟。这是因为,外在形态的自然,无论在显示生命活力和生气灌注方面,还是在万象纷呈之中表现出的特有和谐引人入胜方面,都能使人产生美感而进入遐想。”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一个苗族姑娘将自己亲手绣的花带赠与情人时,则不用更多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情人如何的忠贞,只要通过绣花飘带就将姑娘所要表达的一切都包含在其中,真正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境界。苗族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民族,其精美的刺绣、蜡染工艺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苗族服饰,是中国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随着苗族传统工艺的衰落,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饰越来越少,随着老一代苗族会这种传统工艺的人的离去,传统的苗族服饰渐渐变得越来越难。


2015年苗族服饰被列入贵州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将极大促进对苗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贵州省人民政府大力推进苗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积极筹建苗族服饰专题博物馆,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验室,倡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动态保护。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感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刺绣文化
韦荣慧:好地方在山那边
神奇丹寨苗族美眉火辣锦鸡舞(组图)
保卫传统还是融入时尚?
中国影像方志| 隆林:多民族和谐发展跳坡节载歌载舞 拜树节守护山林八音坐唱曲调婉转
360doc网文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