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彩风丨古人与蚊子

夏天最恼人的,莫过于蚊子,可以说,夏天是一个人蚊大战的季节。


古人也讨厌蚊子,但文人们尽管心里厌恶,却又以蚊为题,写下许多诗文,非常有意思。




当夜深人静、暑气消退,正好可以安然入睡的时候,蚊子就开始嗡嗡地在你耳旁打转,伺机下口。这正是蚊子最遭人恨之处。为此,庄子在《天运篇》中写道:“蚊虻噆(zǎn)肤,则通昔不寐矣。”


累了一天,却被蚊子搅得一宿合不上眼。难怪晋朝人傅选会作《蚊赋》讨伐可恶的蚊子:“众繁炽而无数,动群声而成雷,肆惨毒于有生,乃餐肤体以疗饥。妨农功于南亩,废女工于杼机。”其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众所周知,蚊子嗜血,但其实雄蚊并不吸血,它们一生都靠吸吮瓜果汁液、露水等维持生命。吸食人畜血液的是雌蚊。唐代诗人孟郊有《蚊》诗云:“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愿为天下幮(chú),一使夜景清。”孟郊这首诗,可谓科普诗,因为他揭示出雌蚊吸血是延续生命与繁衍后代的本能。另外,北宋诗人梅尧臣在《聚蚊》一诗中,也给出了相似的解释:“利吻竞相侵,饮血自求益。”




蚊子吸血靠长吻,对于这一细节,诗人也多有描述。唐代刘禹锡就曾在《聚蚊谣》中写道:“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被蚊子叮咬后,不仅奇痒难忍,更主要的是蚊子还会传播疾病。白居易在《蚊蟆》里说:“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有如肤受谮,久则疮痏成。”人遭蚊叮咬后,受了感染就可能皮肤溃烂,痛苦不堪。




“性命博膏血,人间尔最愚。噆肤凭利喙,反掌陨微躯。”浙江名士单斗南在《咏蚊诗》中如是写道。蚊子为图吸血,有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取灭亡。即便如此,蚊子还是一往无前。蚊子的这种赌徒心态,自然成了诗人们“借蚊喻人”的对象。晚唐诗人皮日休在《蚊子》一诗中写下了:“隐隐聚若雷,噆肤不知足。皇天若不平,微物教食肉。贫士无绛纱,忍苦卧茅屋。何事觅膏腴,腹无太仓粟。”诗人既讥讽了蚊子嗜血贪婪的本性,也对那些只顾中饱私囊、不管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严厉的谴责。



  中意本文请点赞,喜欢本文请转发,有话要说?点击文章末尾“写留言”,留下你的精彩见解。

        散文投稿请加小编微信:2753847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蚊子
范仲淹关于蚊子一首诗,可谓奇特,有趣又有深意,令人忍俊不禁
古人的讨蚊子檄诗
于丹:重温最美的古诗词
范仲淹
古人诗话劝读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