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普赛 , 流浪在大地上的最美情人

诗人,在星光下

搜寻神撒下的花朵

诗人,生活在别处

穿过沙漠和海洋

纵横茫茫的肉体与精神的冒险之旅

洪水的幽魂刚刚消散

——兰波《巴黎狂欢节》

LIST01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题曲

小时候,我生在长江另一头。妈妈抱着我,看大江东去。她告诉我,我真正的故乡在长江的尽头。长大了,当我从大上海璀璨的灯火中逃离,从芦潮港仰望月亮挂在天边,我相信,在远方会有更美丽的风景。有一天,当我终于流浪到祖国最东面的小岛,从岩石上眺望东面深蓝色的大海,却又忍不住要幻想,在云的彼端是否还藏着我没有找到的——神洒落的花瓣。

远方,是永不停息的诱惑,荡漾的孤云,未知的美丽,我相信在每一个造梦者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骚动的吉普赛灵魂,当那动人旋律响起时,大篷车的车轮就挣扎着从现实的泥泞中拨出,不自觉地向着远方滚动,那是生活在别处的浪漫,那是无可救药的孤独。

吉普赛人常说:我双脚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

这个世界有如此众多的民族,但唯有吉普赛人永远将远方视为自己的故乡。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漂泊中,不仅没有被这个现实的、充满敌视的世界同化,反而铸就了他们奇特的灵魂。

大约 1000 多年前,生活在北印度的卖艺人,收拾起他们可怜的家当,带着吉它、小提琴、风琴和狗,从印度出发,开始了一场漫长而孤独的流浪。这不是什么亚历山大帝辉煌的远征,也不是大航海时代的传教士们,骑在信仰与枪炮的铁骑上的神圣布道。它仅仅是一场持续了千年的、史无前例的流浪演出,一次从生到死的漂泊苦旅。

每到一个地方,人们都会用异样的眼神打量他们,每个国家都会给他们起一个奇怪的名字,波西米亚人、吉普赛人、冈茨人、玩熊者、弗拉门戈、金特人,而他们自己则称自己为罗姆人。他们整整漂泊了 1000 多年,四海为家。没有人,也没有国家,愿意真正收留这些固执的流浪汉。他们从一地到一地,从远方到远方,永不停息地流浪,不断地告别。每到一地,只留下爱情和歌谣、骚动与不安,诅咒与驱逐,一直到,将这一切不幸铺满了整整 1000 多年的时光;一直到,将他们 1000 多年的孤独,谱写成了一首永远在风中飘荡的歌谣。

LIST 02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弗雷德曼

1878 年,来自西班牙最伟大的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根据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旋律,创作了小提琴史上最伟大的杰作——《流浪者之歌》(也称吉普赛之歌),它表现了吉普赛人孤独的流浪生活和热情奔放的性格。乐曲一开始,由乐队在最强音上,奏出一个狂放而悲凉的主题,紧接着如诉如泣的小提琴,带着悲愤的曲调席卷而来,忧伤一层层地在展开,露出悲愤之下哀婉、缠绵的心事。最有意识的是,在乐曲的未段,当忧伤的旋律一丝丝地沉入心底时,曲风却在忧郁的尾巴上突然一变,一段短小、激昂的合奏之后,小提琴重新抖擞精神,从忧伤中飞扬而出,变成生气勃勃的快板,狂放热情的吉普赛舞曲,在小提琴高音区高速地旋转,夹杂着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左手拨弦,直奔高潮,大师干脆利落地,将我们所有的记忆与忧伤,突然定格在高潮之后的两个干净利落的拨弦上。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从小在西班牙长大的萨拉萨蒂,了解那些在酒巴、街头卖艺的吉普赛艺人。他用小提琴这件吉普赛人挚爱的乐器,为我勾勒了,那些在我们生活中流浪而过的、狂野不羁的灵魂。

2010 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驱逐法国境内的所有吉普赛人。我曾听一位在法国生活的朋友,愤愤不平地说:这些小偷、骗子和妓女,如果他们不愿象大家一样生活和工作,就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然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审视这个不讨人喜欢的民族,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小偷、骗子和妓女,在人类艺术的圣书里,吉普赛主题永远是最打动人心的篇章,它的狂热、忧伤与孤独直指人心,又璀璨夺目。你可以不断地驱逐他们,但当你听到那一支支从吉普赛的传说中流淌出来的旋律,你就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的任何人,无论是希特勒还是萨科齐,都永远无法把他们独特的美丽,从艺术女神的王冠上撬落。

美,无需言语,也不服从任何法律。在被这世界迫害与驱逐了一千年之后,这个漂泊的民族还能顽强而毫不妥协地生存着,这事实本身不就是一个奇迹吗?全世界仍有 3000 多万吉普赛人,分布在五大洲无数国家,他们有一大半仍保持着其独特的传统,居无定所,无视法律。他们有着无数的名字,但却只有一个共同的灵魂。

钟楼上的爱情

我是一个吉普赛女郎

一切都写在我的手掌上

我母亲说起西班牙

仿佛那就是她的故乡

盗匪出没在安达鲁西亚的丛莽

如今父母都离我而去,巴黎成了我的故乡

然而当我幻想着大海

我的心就扬帆远航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吉普赛女郎》

美人,这个名字就是为她而生

她舞姿蹁跹、身影轻灵

犹如鸟儿振翅飞向碧空

我脚下的地狱轰然开裂

我的眼神投向她的衣衫

叫我何以再向圣母祷念

谁要向她掷出一块石子

他就不配活在这人世间

1482 年 4 月 1 日,愚人节,法国巴黎。民众抬着残废畸形的 ' 愚人教皇 '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在圣母院前面的格莱夫广场上欢呼游行。在人们尽情的捉弄中,丑陋的男人,用炽热的眼神,悄悄凝望着不远处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埃斯美拉达,她正牵着她的小山羊在舞蹈。英俊的骑兵队长,即将出场,驱散人群——法国大作家,维克多 · 雨果用他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讲诉了一个关于真善美的悲剧故事。

小时候,我就迷恋这个伟大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中,爱情还没有成型,但埃斯美拉达却已经是我生命中第一个真善美的女神。她不记前嫌,在众人都厌弃卡西莫多时,为他端水解渴,在穷诗人甘果瓦要被吉普赛之王吊死时,自愿嫁他为妻,只为了救他一命。她爱上了轻浮英俊的骑兵队长,却又被阴险狠毒的副主教暗算。人世间的爱恨情仇自私而险恶,轻薄而善变,唯有在钟楼上,用全部真爱守护着美人的敲钟人阿西莫多,才可依靠。他们被这个世界轻视,一个因为吉普赛人的出生,一个因为相貌的丑陋,然而,出身与丑陋都无法掩盖真爱的呼唤。

LIST04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名曲《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及《圣母颂》

Luc Palmondon 创作、1989 年上演的的现代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用歌声把我们带回到古老教堂阴森的钟楼,重新演绎这段激情四射的经典故事。只有永远倾听爱的召唤,才能跨越偏见。当阿西莫多将埃斯美拉达从刑场上救到巴黎圣母院的钟楼,看着那阴森的石像,两人对唱了这首歌《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阿西莫多唱道:

檐上怪兽是我的朋友,它们护佑你远离烦恼。巴黎圣母院是我的家,当你需要庇护之时,尽管来这儿找我。我的家就是你的家。我欢迎你,无论春夏秋冬。

埃斯美拉达唱道:

檐上怪兽也是我的朋友,它们帮我排遣烦恼。你的容貌长得很像它们,让我开心又有点害怕,但我知道你的心好。你的家就是我的家。你欢迎我,无论春夏秋冬。

埃斯美拉达对阿西莫多不再惧怕,她紧接着感激地唱起《圣母颂》 ( Ave Maria ) :

圣母玛利亚,聆听我的祈求,拆除人与人的藩篱吧。圣母玛利亚,护佑我,看顾我的爱与生命吧。

世上已经有很多著名的《圣母颂》,古诺的,舒伯特的,不一而足,都非常感人。谁还再敢作一首新的?然而,这首曲子,在此情此景中,却依然催人泪下。

在吉普赛人的民谣中,有一句话:时间是用来流浪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身体是用来相爱的,灵魂是用来歌唱的。在流浪与漂泊中,爱情短暂而炽热,然而,正是这爱的温度,让这场千年的苦旅,变得不再那么冰冷。

爱情是吉赛音乐与文化中,最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吉普赛音乐都与爱情有关。然而,在现实中,多数吉普赛人都恪守着不与外族通婚的文化习俗。也许,在明天就要远行的人生中,爱,就象是沉重的行囊。只能留在路上,无法背负到远方。这些吉普赛人飘落的爱情之花,成为了多少世纪以来,无数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创作中重要的灵感。

忧郁的黑眼睛

在破烂的帐篷下

沉睡着痛苦的梦

那是你们飘泊不定的屋宇

荒野里也不能避开穷困

到处是无可逃躲的苦难

——普希金《茨冈人》

LIST05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NO.5》手风琴版

1868 年,德国伟大的音乐家勃拉姆斯,结识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并由此接触到匈牙利民间音乐中独放异彩的吉普赛旋律,大师马上就爱上了它。那年大师在布达佩斯的巡回演出中,还特意经过了匈牙利,收集了许多民间音乐素材。此后,他将这些奇异的音乐,修改整理,分四集 21 首,以《匈牙利舞曲》为名集结出版。

这部曲集,有着典型的吉普音乐的特征,忽快忽慢的节奏变化,让人仿佛来到吉普赛人欢快的舞会,吉普赛的乐手们即兴演奏,美丽的吉普赛姑娘,长裙飞舞。人生苦短,欢乐有时就会来得更加强烈。其中第五首最为有名,由慢而快的节奏中,大量的三连音,在高音区迅速地滑过,迅速地把听者的心情带向高潮,中段突然的变奏,就仿佛电影中突然放慢的特定镜头,为这段激情留下短暂的空白。然而紧接着而来的,则是更快速、更疯狂、更欢乐的音乐。它如此美好,让你几乎无法去触摸,那美丽背后的哀愁。

吉普赛,一千多年来,游走在历史、文明的边缘,没有家园,没有故乡。苦难家常便饭,贫穷与生俱来,然而,即使在这样卑微的生存境况中,这个民族仍固执地保持着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欢乐与美好。仿佛再多的痛苦,都可以在明天的远行中遗忘在身后。

没有历史与文字,反而成就了他们的快乐。光看看吉普赛姑娘别具一格的装扮,你就能感觉到,她们对生活的热情,这是多么爱美的一个民族——绣满花纹的华丽长裙、长长的黑发边斜插着鲜艳的花朵、繁复迷人的各种首饰、头饰,在她们的舞姿中,一起摇曳歌唱,那仿佛可以穿透你命运的黑色大眼睛,仿佛在时光中诉说着,最甜蜜的爱情。人们一边驱赶着他们,一边却暗自学着吉普赛姑娘打扮。波西米亚(吉普赛的另一种称法)美学风格,早已深深地融入了现代美学之中,一直在时尚界大行其道的波西米亚风,仍是今年姑娘们最爱的时装风格之一。

LIST06 茨冈人民歌《黑眼睛》

在俄国,吉普赛人被称为茨冈人,虽然名称不同,但一样继承了这个民族特有的自由与浪漫、孤独与美丽。这首茨冈人民谣《黑眼睛》,最早是由俄国诗人叶甫根尼整理。后来又经过一位在俄国旅行的意大利作曲家的改编,最后由俄国最伟大的歌者亚里夏宾唱红。在俄国,它几乎和《三套车》一样出名,然而,你却可以从吉普赛特有的自由、快速的节奏中,感受到和《三套车》完全不同的温度。它描写了吉普赛姑娘那动人心魄的美丽。歌中唱道:

那双黑眼睛,乌黑又深沉

难怪见到你,犹如丢了魂

难怪见到你,心如烈火焚

可怜一颗心,灼伤有谁问

年轻时,我曾经读过普希金著名的长诗《茨冈人》。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流浪的茨冈人在河边过夜,族长美丽的女儿贞妃儿,带回了一个慌乱的年青人。他是俄国贵族青年阿乐哥,为逃避追捕愿意加入了这支自由的队伍。阿乐哥很快爱上了黑眼睛茨冈少女,俩人一起流浪,拉着手风琴和小提琴,行走在俄国荒凉而辽阔的大地上,就仿佛一串美丽的音符。然而,两年后,贞妃儿对阿乐哥渐渐冷淡,茨冈族长劝阿乐哥离开,说:茨冈人的姑娘比鸟还自由,谁也不能拦住她们的爱情,快乐只能大家轮流,没有理由只准一个姑娘爱一个男人,不变心。

然而,阿乐哥依然无法释怀。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当贞妃儿和一个年轻的茨冈人在冢丘幽会,阿乐哥看见他们亲昵的影子,听见他们温存的情话,怒不可揭,失手杀死了这对恋人。悲伤的茨冈老人,只能把尸体埋入大地,然后驱逐了阿乐哥。老人说:阿乐哥只许自由属于他自己,我们茨冈人却要把自由赐予每一个人!

在这首长诗的结尾,普希金写道:到处都是无可逃避的苦难,破旧的帐篷下,沉睡着痛苦的梦。其实,我更想说,梦是黑色还白色,是痛苦还是欢乐,也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美丽!

放下所有的痛苦吧

也不要留恋一时一地的欢乐

让我们偶尔也象吉普赛人一样

美丽而自由地活着

转自公众号《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长按此图关注

文艺犬

没有心灵鸡汤,没有励志故事,没有娱乐八卦,没有养生秘笈。。。除此之外都有,有视野,方见人生风景。

长按上图,选择识别二维码关注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 | 《艺窝疯》核心成员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普赛音乐,流落在世上最美的风情
艺文手册:吉普赛人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长诗《茨冈》
刘雅文普希金:十二月党人的回声
茨岗是吉普寨人吗?
卡门之歌 | 吉普赛爱情,炽热的情欲,烫伤的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