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 ▎西方的鲍勃·迪伦,东方的李叔同



文|石 鹏 东

 

 导  读  :

 

鲍勃·迪伦是谁?音乐人、诗人、艺术家、歌手、画家……

 

李叔同是谁?作曲家、诗人、艺术家、书画家、僧人……

 

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姗姗来迟,像是卯足了劲要“不走寻常路”——让一位音乐人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惊叹,天哪!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谓是妙想天外,别出心裁得匪夷所思。对于一个已经稳定在纯文学领域的大奖,这实在是极为大胆的跨界之举。这几十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向来稳定,获奖的以全球“纯文学”作家为主,已经形成了一套人们相对熟悉和稳定的方式。这次的独特选择说明这个百年老奖也要引发公众的注意,凸显了在最近一些年新的文化和社会风潮,像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传统奖项,也有了翻天覆地改头换面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一位75岁的乐坛歌手为何能爆冷摘走文学界的桂冠?

 



大抵应该是——艺术是相通的,跨界才是真的强大。说话是门艺术,话说好了也能如丘吉尔一般摘下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歌唱也是门艺术,歌写好了像鲍勃·迪伦这样的乐坛传奇人物也能获文学界大奖青睐。

 

当轰轰烈烈的鲍勃·迪伦热来袭,笔者想起了一位远大于远早于鲍勃·迪伦的中国大人物,他叫李叔同,两者真有许多契合之处。

 




契 合 点


多元跨界

行事特立独行

某些领域开宗立派

在世时便被广泛认可

一个是东方文艺鼻祖、一个是西方文艺旗帜

 

多元、跨界

 

李叔同在音乐、诗歌、书画、戏剧、佛学等方面皆十分出众,且在中国开创了多个第一,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弘一大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笃志苦行,成为世人景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传奇的一生为我国近代文化、艺术、教育、宗教领域里贡献了十三个第一,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

 



鲍勃·迪伦有许多个身份,歌手、创作人、作家、演员、画家,鲍勃的奖多得有点夸张。他一口气拿了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奥斯卡奖、格莱美奖、金球奖,肯尼迪中心荣誉奖、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等等这些就不说了,而且,画画也很厉害。他的画作开始与其创作的诗歌、散文、音乐互通生气,他曾说“倒不是因为我自认是大画家,而是我感觉在绘画时,我能赋予周遭的混沌以秩序。”

 



很多人知道李叔同,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弘一法师,还有就是他的一首曲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多人知道鲍勃·迪伦则是是半个世纪前的歌《答案在风中飘》。

 

然而,他们还都是画家……

 

还有许多个第一,他们是多元文艺的推崇者和集大成者。

 

行事特立独行

 

迪伦永远是个“非主流”的人,他对主流文化永远警惕,特立独行。2010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了一场纪念美国人权运动的音乐会,也邀请鲍勃·迪伦来献唱《时代变了》。不过,鲍勃迪伦非但不参加排练,就连音乐会当天和总统夫妇媒体拍照环节都丝毫不感兴趣。奥巴马说两人仅有的互动就是礼节性的握手和迪伦离开时报以的一个笑容。“如果他做些别的什么,那他就不是鲍勃·迪伦了。”奥巴马很买“非主流迪伦”的账,是他的忠实“粉丝”。迪伦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人,对主流追求丝毫不感兴趣,对于任何道貌岸然的东西保持着警惕心。他说,“我只是觉得主流文化很落后,是个骗人的把戏。它就像窗外那坚固的冰霜,你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鞋子走在上面。”“我做任何事情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喜欢做。如果别人能理解这点的话,那当然很好;但如果他们不能理解,那也没什么。我觉得我可能在一百年后才会被真正理解。我做过的和我正在做的,都是其他人都没有做过的。”迪伦说。



 

李叔同先生这一生扮演了五种身份,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而每种身份都体现了他的一种品质:特立独行。从他年轻时的在日本留学时穿着的特殊,从他在做老师时对待同学们的态度和对学校开设西画课程的强烈呼吁,从他在学道后毅然决然绝食17日,从他出家后举手投足都能看得出他的清冷气质。

因为有太多的事例,有太多的踪迹,2位特立独行的气质几乎都到了尽其所能的极致地步,乃一个时代的文艺幸事!

 



某些领域开宗立派

 

李叔同在音乐、喜剧、油画方面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自从他第一个在中国普及钢琴、普及油画和戏剧期,中国的文艺史便开始了重新改写。李叔同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鲍勃·迪伦用那把破锣嗓和招牌布鲁斯口琴改变了文化的语调。《大西洋月刊》曾采访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西恩(Sean Wilentz),他认为迪伦是过去五十年里最重要的曲作者,而在美国文化中,作曲一直是主要的推动力和组成部分。他说,“没有一个人能定义一种文化,不过迪伦的影响力不同一般,我想不止是对我这代人,他完全改变了文化的语调。比如说,鲍勃·迪伦几乎单枪匹马干掉了“锡锅街”——这种传统的发行、制作和录制音乐的手段,结果我们目前的音乐全是因为他而改变了。这并不是说人们都要像他那样写歌唱歌,而是迪伦之前的“锡锅街”表演方式再也不会存在了。二十岁的鲍勃·迪伦便有一把老年人的嗓子,沙哑老成,他在脖子上驾着自己标志性的布鲁斯口琴,就这样改写了美国音乐史。

 



在世就被广泛认可的理由

 

有许多人是活着时无人知晓,去世后方被认可,而要找出在世时便被广泛认可和权威认可两者共存的极少。李叔同的声望与影响将远不止今日、当代,鲍勃·迪伦在民间拥有强大的粉丝团,加上诺贝尔奖的权威认可,也将影响深远。两人的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源于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经历,两人在经历各种生活磨难和挣扎后,为自己定格了特有的处世方式。

 

李叔同从小便是富家子弟,作为生活在清末乱世的风流才子,年轻的李叔同曾经浪迹于声色情场,出入于艺妓闺阁之中。北里的名妓朱慧百、李苹香和谢秋云都曾以诗扇就赠于他。此时此际,国事日非,好男儿一腔热血,无处发泄,乃寄托于风月间,“走马胭脂队里”,厮磨金粉,以诗酒声色自娱,果真能“销尽填胸荡气”?李叔同的这段生活,这正是凡胎肉身之人的真情常态。对于极具慧根悟性超常的李叔同来说,恰恰是因为经历过这些浮华喧嚣,才会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悟,才能看透这个残缺的世界,从而埋下超脱世俗的心灵种子。

 


鲍勃·迪伦曾经是名瘾君子。《鲍勃·迪伦早期采访音频曝光承认自己曾经吸毒》的文章中曝出,鲍勃迪伦年轻时的确吸过毒。这段采访音频录于1966年,鲍勃迪伦在音频中说“我在纽约成功戒掉了自己的毒瘾,那段时间我因为毒瘾身体非常虚弱,但是我戒掉了它。”鲍勃迪伦也背叛过同伙、背叛过民歌,并在变成了叱咤风云的摇滚明星后突然离开人们视线,搬进了乡间小镇,继而又痴迷《圣经》,一系列的不凡经历塑造了一个具有强大精神武装的鲍勃·迪伦。

 



两者的精神所同

 

两个不同文化的领域和国度,两种文艺结果,其精神实质是相向的。

 

鲍勃·迪伦在得知获得诺奖后并非高兴致谢,选择了短暂沉默,就他的创作风格来说,无疑像不是同一个人所为的。对于国家政治,鲍勃·迪伦也这样形容:“左翼、右翼,鸡翼,在我看来都一样”,对政治人物也是如此状态。这是一种对职业和专业的深度负责,不被外界左右,坚持初心。

 



李叔同临近中年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门后,惟书法不辍,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秉持文艺应“以人传文艺,不以文艺传人。”李叔同的全身而退,或许正是为了更好的挽留文艺,挽留他的精神净土,感悟和开化后人。

 



东方和西方  李叔同和鲍勃·迪伦

 

东方和西方,李叔同和鲍勃·迪伦,两个人能放到一起吗,可比性在哪里,哪个更久远些,哪个更当下些,更文艺些?

 



当然,你完全能这样那样去理解,不过——真正的文艺,是能驾驭住时代的,是久久远远的,他们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那个样子。




(作者简介:石鹏东,浙江人,82年生,文艺评论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鲍勃·迪伦获2016诺贝尔文学奖
让鲍勃·迪伦“震动最深”的三本书是哪三本?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我和诺贝尔文学奖道具箱面对面
真新闻来了!鲍勃·迪伦表示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并称“获奖消息令我激动无语,我对此荣誉珍视无比”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鲍勃迪伦 也吸过毒想过自杀
史无前例!诺奖至今联系不上鲍勃迪伦 只能作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