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所认识的“鸳鸯”


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问世,而人们却怀念起老版《红楼梦》。今天看来,87版的《红楼梦》的确值得回味。对我来说,回味的是青春和友谊,更是一个逝去年代的风采。


在网上看到郑铮的博客,她和建一的日子过的浪漫而富有情调,真的是“夏花灿烂,秋叶静美”;除了表演,她对于文字的能力也令我感叹。翻出了二十多年前以“今菁”的笔名在《知音》上发表的文章,作为呼应。


我所认识的“鸳鸯”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们对剧中的演员也很感兴趣,扮演宝玉、黛玉、宝钗、凤姐的演员已有大量的宣传和介绍,而贾母身边那个温文尔雅的大丫鬟,那个叫着“宝金宝银宝皇帝我都不嫁”的鸳鸯的扮演者——郑铮,观众也许不甚了解。


但是我相信,剧中的“鸳鸯”,还是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印象。我第一次见到郑铮,是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的“飞天奖”发奖大会上。


在那一届“飞天奖”评选中,郑铮由于在湖南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走向远方》中,成功地扮演了主要配角杜建英,而荣获“最佳女配角奖”。


那时,郑铮刚满22岁,而剧中人物杜建英,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不幸女子,性格娇弱忧郁,其貌不扬。郑铮是由朋友推荐到剧组的。


在长沙火车站,导演去接她,郑铮一身显眼的红衣服,披着一头黑亮的长发,衬着白净的脸庞,完全是个时髦可爱的小女孩儿。导演一看傻眼了:这怎么是杜建英呢?


年龄上有差距,外形上有差距,心理上有差距,感情上也有差距。郑铮却勇敢的接受了这个角色,为了使自己接近角色,为了使自己不那么漂亮,她不知涂抹了多少咖啡色底霜!


这和某些演员不论角色是否需要,一味追求外表的东西,是多么的难得!她压根没想到自己成功了,剧组的人也没想到她会成功。



那一届“飞天奖”“最佳女主角奖”空缺,“最佳女配角奖”获得者就突出起来。而郑铮静静坐在那儿,一点也不引人注意。几个记者在为她拍照,她未施脂粉的脸上挂着微笑,带着几分羞涩。


上台领奖时,她穿着一件极其普通的黑毛衣。看来,她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女演员。那年月,评奖认真严肃公正,颁个国家级大奖也就这么平平淡淡,不像现在颁奖,又是浓妆艳抹又是走红地毯又是拼命作秀,轰轰烈烈的疯狂炒作。


领完奖,她悄悄儿回到剧组,参加《红楼梦》的拍摄工作。在那个群芳斗艳的小世界里,她是第一个获全国大奖的。


然而剧组由于拍摄任务紧张,也由于印刷失误,报上的消息把“郑铮”排成了“郑拜”,所以,在一段时间里,剧组很多人不知道郑铮获奖的消息。


甚至有人当面问道:“郑铮,听说你在湖南排的一个戏,有个叫郑拜的获奖了?”郑铮听了,付之一笑,并不解释。一个小姑娘,能有这样的定力和心态,难能可贵。


后来,中央电视台台长阮若琳到《红楼梦》剧组看望大家,见到郑铮,表示祝贺后,才在剧组传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出国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郑铮也有了这样的机会。一个外籍男士对郑铮十分倾心,并向她诚恳地表达了爱慕之意。这对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来说,自然是具有很大诱惑的。何况,郑铮对那位朋友,也有一定的好感。


但谈到婚事,她犹豫了。她还年轻,她还想拍戏,她想呆在中国人多的地方……尽管与那位朋友的分手,对她来说是有一些痛苦,然而他们还是友好的道了“再见!”郑铮又回到《红楼梦》剧组继续她的“鸳鸯”生涯。


当时,这部戏拍了三年的时间,从读《红楼梦》到请红学家讲《红楼梦》,请专家讲清史,演员还要参加讨论,写心得笔记,力求精益求精。


后来,我曾想,郑铮没有答应这桩婚事,除了感情上的原因,该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独立见解的,更重要的是她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艺术,对她来说永远是金色的诱惑。



她八岁起就在石景山少年宫学习舞蹈,是舞蹈班的台柱子。然而几次考试,她都因其祖父乃国民党高级将领而被专业文艺团体刷下。


无可奈何之际,她十七岁参军到陕西,当了一名话务员,二十岁时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可是,她从未忘记她心中的缪斯,她的生命应该属于艺术。


她复员后,回到北京,听说《红楼梦》剧组在全国各地召演员,前去应试,居然顺顺当当进了“红楼”。在此之前,她已在区检察院工作了三个月;因单位不同意她前去拍戏,小郑铮斗胆辞去了“铁饭碗”。待业三个月后,又考上了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看来缪斯对她是亲睐的。


几年来,除了在电视剧《走向远方》和《红楼梦》中扮演角色,郑铮还主演了很多电影、话剧、电视剧,获得不少奖项,受到了好评。


郑铮的声音很好听,带着一种甜丝丝的童音。她忙中偷闲,参加了不少译制片的配音工作。郑铮为自己的嗓音而骄傲,她“谦虚”的说:“上帝是公平的,没有给我一副好相貌,但给了我一副好嗓音。”


很多年轻人向往演员生活,其实,做一个演员往往是很苦很累的。《红楼梦》剧组在南菜园“大观园”拍戏时,我曾去看过郑铮,也是想去看看那新建的“大观园”是个啥模样。


到了住地,才知道她们住在一家极其简陋的小旅馆里,生活设施都很差。那“大观园”也很简陋,跟曹雪芹笔下的园子风马牛不相及。


我看到正在“潇湘馆”拍“鸳鸯送参汤”一场戏,鸳鸯和紫鹃从院门走到黛玉居所门口,这样一个简单的过场戏,重复排练了好几次,很是单调乏味。


正式开拍时,我坐在监示器前,每拍一个镜头,郑铮都要跑过来小声问我:“怎么样?你看怎么样?”她那份认真,那份虔诚,真使我有点感动。毕竟,“鸳鸯”这个角色,在《红楼梦》中只是一个配角。


郑铮最近给我写来一封信,她说:“我不是‘女强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儿,且比别人更女孩儿,更女性,更温柔,我实在喜欢自己。我很软弱,也很胆小,拍戏在外景地不到半个月就想家。我喜欢玩具,我自己有个‘小动物园’;我也很淘气,喜欢恶作剧……”


的确,在我心中,郑铮一直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女孩儿。这几年的新春,即使她在外景地,也忘不了给我们寄来一张美丽的圣诞卡或贺年卡。她很会打扮自己,每次见到她,衣着都很新颖别致,但并非“赶浪潮”的时髦货。



到了儿艺,她一直在参加中央戏剧学院代培学员班的学习,力求在文学素养等各个方面充实自己。像她这样的女演员,身边免不了异性的围绕,但她很能把握自己,分寸掌握的都很好。在这里,我可以“泄露”一个小秘密:她至今还是一个快乐的“单身女”。


不久前,几位日本朋友看了郑铮拍的片子,说她很像日本的偶像明星松坂庆子。郑铮自己却很清醒低调,她说:“我不漂亮,也不风流,但我觉得自己有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于自身内心的平衡。”


这话说的真好。她莞尔一笑,笑的很美妙,很有魅力。


补记:光阴荏苒,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青春如小鸟一样不见了。那个小女孩儿呢?在网上看到郑铮在美国穿着大花裙子的近照,丝毫不减当年的风采。


作者:杨菁,出生于鄂西北郧阳府,毕业于武汉大学,执教北京某大学,行走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现为自由写作者;发表小说、剧本和一些艺术评论文章。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欲望水城》、《在埃及说分手》、小说文集《从前有座山》、学术文集《在舞台深处邂逅》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7红楼梦》女孩为演黛玉,装了几天,没想到栽在一老头手里
87红楼梦:演完鸳鸯,郑铮落下后遗症,30年未好
87《红楼梦》她不知演戏是假的,一个举动吓得导演赶紧喊“停”
王扶林:87版《红楼梦》背后的秘密
《87版红楼梦》张明明试戏时演过麝月,试妆照比尤二姐还美
87《红楼梦》十大最美丫鬟,排在第一的,并非安雯饰演的晴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