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代南京城唯一的栅栏门 17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全部完工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高坚甲于海内”,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
  为弥补和加强南京城的防卫,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下令开始建造外郭城,外郭城垣本体以丘陵、垒土为主,在城门等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筑城砖。其中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的栅栏门,是明代唯一以栅栏为门。
  关于栅栏门的由来,有一段民间传说。据《南京的民间传说》记载,在金川门和兴中门之间,有一段百余丈长的城墙,传说这是朱元璋的一位宠臣负责督造的。这位大臣不把造城墙的事放在心上。眼看到最后期限只剩十来天,要备料、派工、挖土、砌墙等等,时间根本来不及了。这位大臣急坏了,想出一个主意,用大毛竹把这百余丈地方搭成一个大栅栏,筑在城外一道宽阔的河边上。完工的期限到了,朱元璋带着文武大臣从聚宝门一路巡查,查到这里,由于河道太宽,他们远远观看,谁都没有发现问题。大臣刘基还夸赞道:“皇上,城外挖一道护城河,这个办法太好了!应该命令城外都挖,与这里连接,出入城门要过桥,岂不更加安全!”朱元璋一时高兴,赏赐了那个宠臣。可事隔不久,事情败露,朱元璋大发雷霆,以欺君之罪杀了那宠臣等一帮人,拆掉了竹栅栏,补筑了那段城墙。不过,这栅栏门的地名却一直传下来了。
  明代应天府(今南京)学者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记载,西北据山带江,东南阻山控野,辟十有六门。东南北六,曰姚坊、仙鹤、麒麟、沧波、高桥、上方。西南六,曰夹岗、双桥、凤台、驯象、大安德、小安德。西一,曰江东。北三,曰佛宁、上元、观音,周一百八十里。此京城图志所载也。今俗云“里十三,外十八”。西又有栅栏门二,一在仪凤门西,一在江东门北,共十八门。《南京鼓楼史话》记载,建城门要做地基,由于此处地质松软,易于渗水,打夯不成变成烂泥和泥浆,无法夯实,只好以木桩为基础,周围以土石砌成简易城墙,以栅栏为门,故称栅栏门。
  《金陵晚报》曾报道学者王志高的考证,认为外金川门被称作栅栏门,外金川中门系“成祖经由,至今不敢擅开”。外郭城城门多有附属建筑,外金川门的附属建筑,无论数量和体量在外十八门中首屈一指,东侧为土城622丈,西侧紧靠明南京内城护城河,城墙延伸至水中,为木栅栏29丈,也因此外金川门被称作“栅栏门”。
  据南京城市记忆团考证,民间流传从空中看明代京城(内十三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侧面像,而侧面人像的帽尖子所在的部位是金川门、钟阜门、仪凤门段。在城西北段拥有三座城门把持,加上有狮子山居高临下控制,可谓拥有重兵把守,长江又是天然屏障,再建一段“土城头”似乎有些多余,所以在水关旁边建个外金川门,外金川门可能不都是用青石和城砖建的,而是直接用栅栏挡一下,因为这一带的老地名叫做“栅栏门”。
  据记载,栅栏门毁于清代,栅栏门外沿护城河有一条土路进出城门,故称为栅栏门街。
  《南京鼓楼史话》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在龙江设立龙江卫,龙江卫第三千户所也在此,后形成村落,取名为“三所村”,与栅栏门街相邻。清光绪年间,在栅栏门北口兴建城隍庙,以庙取名“城隍庙街”。1931年,山东灾民相继在此搭建棚屋栖身,城隍庙街又被称为“侉子街”。每天早晨,四乡农民在城隍庙街东段出售柴炭和农副产品,形成早市,又称早街,后取“早”字意更名为“晓街”。栅栏门附近有宁省铁路通过,铁路旁边道路叫“京市路旁”,道路与三所村之间水塘为“谢家塘”,附近有三水桥。1950年,城隍庙街更名为“栅栏门街”,街的西面建有一个煤球厂,东面有豆制品厂。
  建宁路在民国初年,东段称民生街、长平路、栅栏门,西段称仪凤门大街。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之际,将原绥远路、民生街等小路进行拓建。1970年,为配合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将该条道路拓宽并命名,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南京”之意,因南京简称“宁”,故名“建宁路”。如今该处建有四平苑和卢龙山庄等高层建筑,栅栏门街自然消亡。
  南京铁路机务段在栅栏门兴建职工宿舍楼及乘务员公寓,如今该处尚存栅栏门铁路埂小区。 侯利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战火洗礼若等闲 揭秘南京城墙城门那点事
南京城墙十三门(二)
李景隆和谷王打开南京城门迎朱棣大军入城,他们二人下场如何?
南京中华门导游解说词
明代的城市--南京:明朝前期的“京师”
明代南京城的修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