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念华山医院建院110年】上医情缘


上医情缘


20世纪初的中国,山河破碎,时局动荡,当一所国人自筹的红十字医院遇见一所中国人自办自教的医学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百十华山,九旬上医。回首沧海已成桑田,灯火阑珊处,“华山”与“上医”依旧携手并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管是在内忧外患的变革时代,还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不管是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峥嵘岁月,还是在日新月异飞速变革的新世纪,近百年的历史长河里, “上医”与“华山”这两个名字紧密相牵。他们都是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完美主义者,怀揣着共同的信仰与追求,风雨同舟,携手共进,谱就了一段旷世情缘


首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两位主角——上医和华山

20世纪初,时局更迭,内忧外患,红十字会的先辈们从战争救援中体会到:要想为大众医伤救难,就一定要有中国人自己的医疗设施和队伍。

于是1907年7月21日,“大清红十字会”会长吕海寰等人向清政府上奏,要在上海创办属于国人自己的医院和医学堂。同时,红十字会的发起人之一、中方总董沈敦和先生又热忱满怀地接受了红十字会的委托,着手这项众筹事业,华山医院便从一方清贫之地建成拥有两栋独立建筑的医疗圣地。

创建初期的病房全景(1910)

无独有偶,在乱世之中,许多医学院校都被迫停办。1927年,以颜福庆、乐文照、高镜朗、赵运文为代表的一批极具民族自尊心的医学界人士,决心创办一所中国人自办自教的医学院。是年9月,上医的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后又先后更名为江苏大学医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在上海吴淞成立开学。

位于吴淞的前政治大学宿舍,为上医创办时第一幢教学楼,1932年毁于日军的炮火

我们的故事就是这样展开的:


 牵 手


1928年8月1日,经国立中央大学与中国红十字会友好商定,由医学院(今上医)接办红十字会总医院(今华山医院)为实习医院,医学院院长颜福庆兼任医院院长。于是,友谊的小船正式驶进了历史的河流。


医学大家颜福庆


当时的上医设基本、临床两系,基本系在吴淞校区,临床系设在华山,分内科、外科、小儿科、妇科、产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生殖泌尿科、精神病科、X光科。成为上医的实习医院后,华山的规模和医疗水平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遂成为当时国内颇具影响的教学医院。华山也成为了上医临床实习的主要基地和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 



 比 翼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上医的吴淞校舍被日军炮火炸毁,上医便在邻近华山医院西侧之处兴建校舍,以维持教学之用。

1934年8月,患难之中见真情,华山与上医续签合办合同。

1936年,上医迁入枫林桥现址。

1937年2月,华山分出部分医护人员组建中山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泌尿科、眼科、耳鼻喉科。彼时,华山的业务一度移至中山医院,而本部仅保留妇产科及神经科。


枫林路新校舍落成后的国立上海医学院大门

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上医枫林桥校舍被日寇侵占,遂又重新迁入位于租界内的华山西侧校舍上课,教学之路的坎坷可见一斑。

1939年夏,上医大部分师生员工内迁昆明。

1941年日军占领租界,上医被迫停课,大部分师生内迁至重庆,唯华山少数师生留沪,保留了上医教学与医疗在沪的血脉。

重庆歌乐山上的上医校舍大门 1941-1946年

在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华山与上医患难与共,同心同德,坚持教学和医疗工作,直至抗战胜利



 融  合


1949年,上海解放,百废待兴。华山与上医共同踏上了为建设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而努力的征程。同年9月,国立上海医学院改名为上海医学院。

1951年12月,根据上级指示,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和一系列制度建设,华山被明确直接隶属上海医学院领导,华山终于融入了上医的怀抱。

而随着全国院系大调整及上医的数次更名,华山随着上医的更名曾一度有过上海医学院内科学院、上海医学院内科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名。

华山医院各时期的院徽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大门1954年

“十年文革”中,医学教育备受摧残,但广大医生、教师仍在极端特殊及困苦的条件下,竭力为医学教育做贡献。1969年1月5日,上海首届红色工人医务人员毛泽东思想学习班(简称“红医班”)在华山医院开学。

1970年7月,学校开始举办教育革命试点班,由华山医院和医学系各办一个,招收工农兵学员。1973年,华山医院在试点班基础上,开办华山医科大学。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科大学试点班毕业留念1973年

拨乱反正后,医院和学校的医疗教学秩序逐步恢复,医疗和教学工作蒸蒸日上。1992年12月25日,为进一步理顺教学体制,原医学系建制撤销,成立“华山临床医学院”。医学院与附属医院作为医学教育中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上海医学院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医学院校,而华山医院也成为了国内最著名的医教研中心之一。



  跨 越


2000年5月23日,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两校合并,组建为新的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更名为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2001年2月19日,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2001年7月,原基础和临床医学各教研室统一组建为27个系,共同组建成复旦大学医学院(后更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其中,外科学系、神经病学系、皮肤与性病学系、康复与运动医学系、口腔科学系、中西医结合学系、影像医学系7个学系设在华山医院。

2011年,新的上海医学院组建完成,在大医口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对外交流等方面,行使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新上医走上新征程。

2012年,为解决老上医教学与实验空间严重缺乏的困境,复旦大学决定对枫林校区进行改扩建工程。2014年,华山医院积极配合老上医的改扩建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了700余名学生的搬迁及安置工作。

2017年夏,修葺一新的新枫林正式亮相,上医迎来了医科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历史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继续衍生……

 

在历史的嬗递中,纵使岁月更迭,无论几易其名,华山与上医的情缘不变,情比金坚!历史总是充满沧海桑田的诗意,但人与人之间总有一种力量恰如一根光耀的红线把历史的点滴串成一条无价的珍珠项链。这种情感的力量可以穿破暗夜的迷雾,让无法阻挡的时光流逝变得温情而永恒。

可以说,是对于医学事业的共同求索让我们今天故事的两位主角在历史的舞台上完成了羞涩的牵手和华丽的共舞。新的世纪,新的征程,在“双一流”战略的指引下,百十华诞的新华山与鲐背之年的新上医,正在同心续写着新的情缘……


新上医

华山全景



 华 丽 丽 的 分 割 线 






看完上医和华山的故事,

小编不禁想赋诗一首:

同心赴国难,携手渡时艰。

今朝情更甚,秋水共长天。




【纪念华山医院建院110周年】系列推送之二“上医情缘”的故事讲完了。我们会继续以匠心打磨【纪念华山医院建院110周年】系列推送,10天后,我们再相见,敬请期待系列推送之三——“海内存知己,四海皆兄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求医攻略:哪家医院看什么病最拿手?
?权威发布,上海各大医院在全国排名最牛科室出炉!!!
权威!全上海最牛医生名单都在这了!赶紧收藏吧!
最新!上海最佳医院、最强科室排行榜!此贴一定要收藏
康复医学界的五大扛把子,“东西南北中”分别是谁?
上海最好医院、最强科室一贴汇总!绝对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