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币收藏(一五三)——西汉吕后与“八铢钱”、“五分钱”

★吕后

吕后(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名吕雉,字娥姁(xū),汉高祖刘邦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称为皇太后。

吕后,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帝制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班固作汉书是仍然沿用。

吕后统治期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吕后币制改革

汉初因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汉高祖刘邦下令减重铸造“榆荚半两”,以解决财政开支。但即使如此,朝廷所铸的钱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于是汉高祖又允许民间自铸荚钱,增加货币供应量。

然而私铸泛滥,导致不同样式、轻重的钱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扰乱了货币市场。加之一部分人借铸币牟私利,随意减重、夹渣,更使百姓对货币的不信任。允许私铸仅仅是应急之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公元前186年,吕后称制时终于忍无可忍,下定决心整顿货币市场。于是,铸行了“八铢钱”,加重货币来提高币值。后对南越、匈奴作战,军费开支大增,不得已又重新减重铸币,行“五分钱”,也就是“半两”的五分之一。

★八铢钱与五分钱

●八铢钱

“八铢钱”,是半两钱的一种,在吕后统治时期铸行了5年,即公元前186年至公元前182年。

“榆荚半两”标准为三铢,即2.1克左右,吕后的八铢钱,标准重量为5.6克。

“八铢钱”,即“八铢半两”,特征是体大肉薄、背平无文,钱文书体扁平,已经有隶书的趋向,直径2.8—3.2厘米,重4.8—5.5克,为汉半两中最大的,其制作也较整齐。

普通大小的“八铢钱”,市场价格20元左右一枚。

钱体比较大、比较重者,价格就比较高,如下面这枚,直径3.2厘米、厚0.13厘米、重7.6的“八铢钱”,市场价格就在100元左右。

传形版“八铢钱”,市场价格比较高,普通品相的在600元左右。

品相好的传形版“八铢钱”,市场价格在1500元左右。

●五分钱

“五分钱”,也是半两钱的一种。

“八铢钱”铸行后,多有不法商人私自熔化,改铸榆荚钱牟利。加之,对外作战、军费大增,吕后不得已改铸小钱——“五分钱”,即“五分半两”。

“五分钱”,只有秦半两的五分之一,即2.4铢,直径2.3厘米左右、厚0.11厘米左右、重2.7克左右,但铸造工艺比汉初的“榆荚半两”要好,币形规整、文字标准。

“五分钱”,品相弱者有的低至几元一枚,但品相好者市场价格在150元左右。

“五分钱”,传形版,品相普通者,市场价格60元左右,好品者加高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币收藏(一五二)——汉高祖刘邦与“榆荚半两”
欣赏:汉半两精品
“民间可铸钱?”看看2000多年前汉朝经济的无奈之处
“长寿钱”的鼻祖——郡国五铢
自上而下的“造假”,榆荚钱是如何青史留名的?
古钱币文化---之十一---榆荚半两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