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赏】运城博物馆古代陶瓷枕头

南唐林楚翘 《菩萨蛮》词中有这样的诗句:“簟滑枕头移,鬓蝉狂欲飞。” 枕头,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夜夜亲密接触的好伙伴,呵护着我们的睡眠和健康,幸福和安宁。那么“枕头”一词的来历是什么呢?据说为三国时期的曹操所创。话说一天夜里,曹操在中军帐中挑灯夜读,到三更时分犯困,身旁的书童请其上床休息,床上的几本木匣兵书一时也没地方存放,书童就将其平摆在床的一头,曹操太困,稀里糊涂地将头枕在木匣上就睡了,而且睡得香。书童见此情况便依兵书木匣的形状,用软物制作出了一种垫头用具呈给曹操,曹操问此物何名,书童只答垫头之卧具,曹操便将此种物件作名为‘枕头’,随后枕头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

枕头有着漫长的历史。最早的历史记录枕头的使用是从公元前约7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开始的。据认为,埃及人有更柔和,更柔软的枕头,但他们并不常用。使用更多的,往往使利用石柱撑起他们的脖子,防止让虫子爬进自己的耳朵,嘴巴和鼻子。

在中国,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去睡觉,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处”时比较原始的枕头。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国前人对枕头颇有研究。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小圆木作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醒之后发奋继续读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枕头,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明清椅子搭脑中部往往尺寸加大,制成各种式样,削出的斜面便于仰头时倚载。搭脑的这一部位名曰“枕头”。

对于枕头,古代尤其讲究,单看名称,就要比现代的枕头多很多门道。皇帝用的枕头,以金丝为面,上等软玉镶框,雍容华贵,乃称“玉枕”。富足人家多以苏绸为面料,内置精选棉花,呈方型,是称“帛枕”或“方枕”;大家闺秀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闺楼学学刺绣,练练诗画,闲时自然不忘在枕头上做做文章,据说大家闺秀幼时在枕头上锈之以凤,待嫁时再锈鸳鸯,以楠木为框,称之为“楠枕”,因此有“结发共枕席”的诗话。

其实历史上出现的比较早使用比较广的应该是陶瓷枕头。陶瓷枕头起源于隋代、发展于唐代,两宋及金、元时期最为鼎盛,明清两代渐次衰退。陶瓷枕头各式各样,有刻画的,有绘画风格的等等。

运城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精美的古代陶瓷枕头,时间跨度从宋辽金到明清,融书画、诗文于一体,造型奇特,工艺精到。还有人物造型,情态逼真,惟妙惟肖。

另外,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5日,由山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联合主办,运城市文物局和运城博物馆承办的“山河相依窑火辉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在运城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这次展览也为我们展示了部分晋陕豫冀宋辽金元时期的陶瓷枕精品。

运城博物馆馆藏瓷枕和“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展出瓷枕,在釉彩上来说有白釉褐彩、白釉、褐红釉、黑釉、黄绿釉、黄褐釉、棕红釉、黄釉、红绿釉、墨彩、三彩等;在造型方面,有长方形、八角形、元宝形以及双狮、卧女、伏婴等;纹饰方面,有花卉纹、牡丹纹、麒麟芦雁纹、鹿衔草纹、莲花纹、花鸟纹、人物故事等;表现形式有剔花、划花,珍珠地、白地等等。下面分别予以图说:

一、运城博物馆藏陶瓷枕头

图一:宋代白釉褐彩诗文八角形瓷枕

图二:宋代白釉划花花卉纹双狮枕

图三:宋代白釉划花诗句长方形枕

图四:宋代白釉剔划花枕

图五:宋代白釉珍珠地划花牡丹纹枕

图六:宋代褐黄釉剔花牡丹纹枕

图七:宋代黑釉镂空钱纹元宝形枕

图八:宋代黄绿釉划花牡丹纹双狮枕

图九:芮城南卫东张联村群众捐宋代三彩童子戏莲纹枕

图十:永济蒲州鲁家村出土辽代三彩珍珠地麒麟芦雁纹瓷枕

图十一:金代黄绿釉卧狮枕

图十二:金代三彩鹿衔草纹枕

图十三:金代白釉塑婴虎莲花纹枕

图十四:垣曲县出土金代黄釉褐彩花卉纹卧虎枕

图十五:运城东郭白家庄出土金代黄釉褐彩花鸟纹卧虎枕

图十六:明代白釉伏婴枕

图十七:清代墨彩卧女枕

图十八:清代三彩卧女枕

二、“山河相依 窑火辉映——晋陕豫冀宋辽金元陶瓷特展”展出瓷枕

图十九:金代虎形枕

(1.左上:当阳峪窑酱釉黑彩虎形枕,河南修武县采集;河南博物院藏。

2.右上:金代山西窑褐彩雁衔芦纹虎枕,1996长治县出土;长治市博物馆藏。

3.左下:晋东南窑场金代三彩开光莲石鸳鸯纹卧虎枕,河北博物

4.右下:金代褐彩花鸟纹虎枕,河南禹州老城区出土;禹州钧瓷窑址博物馆藏。)

图二十:金代河津窑白釉剔花黑彩诗文枕(河津博物馆藏)

图二十一:金代河津窑白釉剔花童子鞠球图枕(万荣县博物馆藏)

图二十二:金代晋东南窑场黄釉卧女枕(1978年长子县出土;长治博物馆藏)

图二十三:山西窑棕黄釉黑花卧女枕(金大定十六年)-(1983年陕西黄陵县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图二十四:金代鲁山窑绞釉长方形瓷枕(1985年鲁山大窑店窑址出土;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图二十五:元代白地黑花相如题桥图长方形枕(1973年出土;河北中国磁州窑博物馆藏;画面故事:

作者胡春良近照

欣赏更多运城原创生活图文,敬请关注“运城之窗网”头条号

责任编辑:马国青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陶瓷】中国河北省地方出土的古代瓷器欣赏
大同市博物馆7
巩义博物馆馆藏古代陶瓷器
古代瓷器中的动物世界-1-狮子
博物馆馆藏介绍之|苏州东吴博物馆馆藏瓷器——古代陶瓷部分
中国文字博物馆——古代瓷枕展(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