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阳思想的核心—扶助人体正气

郑钦安(1824--1911),清代著名伤寒学家,扶阳派(火神派)创派鼻祖。名寿全。原籍安徽,其祖游宦四川,遂寓居邛崃。幼习经史,师从一代大儒刘芷塘先生学医。道光中叶行医于成都。学本《黄帝内经》、《周易》太极、仲景之奥旨,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实为医坛一代怪杰,仲景之后千古第一人也。

学术思想

著有《医理真传》四卷、《伤寒恒论》十卷、《医法圆通》) 四卷等三种医书刊行于市。郑钦安在学术思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创见。

在《医理真传》中又说: “人身一团血肉之躯, 阴也, 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这些认识《素问 · 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在阳气中, 郑氏又把肾中真阳看作人身阳气的根本。

由于郑氏极其重视人体阳气, 并将很多疾病都视作阳虚来治疗, 治病立法重在扶阳, 所用之药多为大剂姜、桂、附等辛温之品, 以温扶坎中之阳。郑氏认为阳虚证的发病机理是: 阴气上僭, 阳不制阴, 应扶阳以宣布阳气, 阳光一照则阴气自灭。郑氏对阳虚证的治疗有其独特的认识与经验。他认为: “桂、附、干姜, 纯是一团烈火, 火旺则阴自消, 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 力能补坎离中之阳, 其性刚烈极, 足以消尽僭上之阴气, 阴气消尽, 太空为之廓廊, 自然上下奠安, 无偏盛也,岂真引火归源哉。”

后世入室弟子卢铸之先生创立“人生立命以火立极,治病之法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的学术思想,是传承周易、内经、仲景、郑火神扶阳理念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人体的阳气为什么会出现不足?

阳为生之本,先天易耗损阳气,与阴气相对,就功能与形态而言,指功能;就脏腑技能而言,指六腑之气;就体征表现而言,常形容容光焕发、面色红润、体态健硕、体力充沛、声音洪亮、目光有神等。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同时也是决定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乃至死亡的重要基础。其来源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前者来自于父母,后者则通过胃腐脾化吸收食物中的精微转化而来。 

比如很多身体不健康的孩子,一看他们的母亲,就明白为何孩子不健康了,母亲满脸蜡黄、瘦弱不堪,这是自己没有调理好身体,将体质遗传给了孩子。 

不良生活作祟,外寒内伤天天吃生冷的食物,导致脾阳不足,最终牵连肾阳不足。过度使用寒凉之药,比如中药里面清热解毒的苦寒之药等。还有就是自己平时保养不当,比如,冬季下雪时,穿着超短裙、丝袜,结果阳气受伤,导致阳虚。还有就是过度消耗,夜夜笙歌、丰富的夜生活、纵欲过度。这样的人开始多是阴虚,然后阴虚累及阳虚,最终会导致肾阳不足。正气不足,自然阳微易衰老。

一般人的正常机体运转、情绪波动、工作、适应气温变化及修复身体创伤等各项活动都需要消耗阳气。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阳气者,若天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黄帝内经·素问》李硕:“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做“卫阳”、“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 

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需要阳气为之敷布运行,而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气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机能活动,如此才能生生不息。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 。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少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寿命的长短。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体里的阳气,需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

阳气不足有哪些表现?

1.阳气不达四末——手脚不温

冬季感到寒凉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经过增加衣服后,仍然感到手足不温,寒凉如冰,就需要多加注意了!

阳气不足之人,首先会怕冷,别人穿短袖,他缺穿长袖的衣服,手脚冰凉,这种冷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和血虚导致的手脚冰凉的夏天、冬天的冷感觉是不一样的。

 

2.阳衰则气虚,五脏各有病象

如果落到具体脏腑上,除了前面讲的总体的表现之外,五脏各自阳虚,会加上各自的表现,比如:心阳虚的人,会有心胸憋闷疼痛的症状;肝阳虚的人,会出现情绪抑郁低迷的情况;脾阳虚的人,会有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大便稀溏等症状;肺阳虚的人,会咳嗽气短,呼吸无力,痰如白沫等症状;肾阳虚的人,会出现腰膝酸软冷痛,小便频数等症状。

 

3.女性宫寒腹痛,孕育失常

“宫寒”是中医学上的一个概念,直白的说就是“子宫寒冷”。但是,中医所说的“子宫”和西医所指有所不同,它的范围要更大一些,包括子宫、卵巢等多种器官。

“宫寒”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形形色色临床症状的总结,例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可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会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例如那些平日就怕冷,手脚容易发凉的女性,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就易出现“宫寒”。因此,护阳温阳,养生大道,防病之要。

 

由于阳气不足,阳不制阴,则阴邪内生,日久成毒;或者阳气不足,脏腑功能活动障碍,其温煦、运化、宣发、疏泄、通调等功能失职,大量产生气、血、痰、湿、毒等实邪,并相互蕴结而成癌肿之征;或者阳气不足,阳损及阴,阴竭阳脱而夺人性命。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自始至终温补阳气。

人体的阳气主宰人体的生命规律:呼吸、体温、心跳、脉搏都需要阳气的温煦,只有如此生命才能充满活力。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阳气必然旺盛,生命之火也会燃烧的更旺,生命自然健康长寿,因此养生、治病——首重扶阳!!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彭统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
阳气是什么?阳气不足有什么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二个方法改善阳气不足!
1、阳虚易生寒湿 阴虚易生湿热论
阳气不足,阴邪内生
夏季补阳:40不补50受苦
阳气不足是引起痹症(大多数风湿病)的主要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