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砂传奇人物丨邵友廷
userphoto

2022.05.21 湖北

关注

邵友廷

在涉及宜兴紫砂的几乎所有旧资料上,紫砂名手邵友廷只占了几行字玉麟前,制鹅蛋、掇球独绝。 清道光至同治年间宜兴上袁村人。精工壶艺,成名于大亨后。古人用词是慎重的。

像“独绝”这样的字眼,一般不肯赋予一个乡村艺人的,我们今天说某人某物“盖帽”了,或许还有广告或游戏的成分,古人在这一点上则极其严肃。令我困感的是,记述邵友廷的文字如此之少,评价却出奇地高。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上袁村”,明清至近当代历史上,这是一方神秘而独特的紫砂部落。

在邵友廷之前,就有时大彬(客居)、陈子、惠孟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等制壶圣手在这里脱颖而出。村头,想必有活水之源惠泽邻里;村后,必定有参天大树庇荫苍生。天上必定是有祥云飘拂的。杏花春雨,世代滋润着上袁村,这么多宗师巨匠级的紫砂人物,先后诞生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有人把这里说成是中国古代紫砂的摇篮与发祥地,并非夸张。

邵友廷制矮蛋包壶

款识:友廷邵友廷紫砂龙蛋壶

款识:邵友廷制

初出茅庐

关于邵友廷的身世,至今难以查考,流传至今的友廷壶器,自然弥足珍贵。资料显示,他擅制各式砂壶,掇球、汉扁是其专长。其实,邵友廷的“一粒珠”,更是紫砂素器中气度非凡的作品。

至此,我只得调动有限的想象,去感受邵友廷这个隔世而远遁的名字。友廷自幼家贫,这几乎是一定的。上袁村人多地少,光靠侍田,难以温饱。周边村落的农人,或纺织土布,或种桑养蚕,聊补种田之不足。这里离丁蜀镇近,四周都是龙窑,黄龙山肚里有紫砂土,离这里亦只一箭之地。农闲时,取来砂石,风化成泥,捏些小壶,既可自赏自用,又可换些油盐贴补家用。过剩精力,亦好有个出处。家家捶泥、户户制坯,早已成为村风。友廷家或许有几分薄田,但完全不够家中开销。

邵友廷款紫砂扁壶

款识:友廷(盖款);自制

他学制壶,年岁必定很早,他不一定会去拜一个具体的师父,村上的制壶人,个个都是师父。他东看看,西瞧瞧,心里就有感觉了。抓起一把泥,就跟着仿了。乡下人,把聪明的、过目不忘的眼睛称作“贼眼”。友廷的“贼眼”蛮讨人喜欢的。他喜欢圆器,因为他觉得,几乎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与圆器有关。菜畦里的南瓜、西瓜是圆的,树上结的石榴、柿子是圆的,东家阿嫂的笑靥是圆的,西邻阿妹的胸脯,也是那么圆圆的好看。一年四季里,每当那些圆的东西出现,友廷心里,真的是蛮开心的。

渐渐地,友廷的壶有些模样了,他的“汉扁”“掇球”诸壶在村上有些名气了。那些壶,都是圆器,长辈邵大亨有一次评论他的壶,说了一句话:润而弥坚,熟而不俗。那以后,友廷的壶可以换油盐了

邵友廷制掇球壶

人生若只如初见

有一天下雨,他路过邻村一户人家,啊,太多的裂了嘴的石榴,压得那树弯腰作揖,他看着喜欢,但他不敢去摘。雨下大了,他躲到树下,一会儿一个石榴掉下来,砸在他圆圆的头上,他把石榴捡起来,真是一个饱满的圆器呢。正看着,有人来了,是这家的姑娘吧,圆脸,粉颈,脖子以下,他就不敢看了。他把石榴还给她,说,不是我摘的,是它自己掉在地上的。姑娘笑了,眼帘也是圆的,说,是你摘的又怎样呢,这个石榴,送给你吧。友廷不敢拿,正迟疑着,姑娘又掏出几颗红枣,说,给你吃,拿着呀!友廷的脸,涨得比红枣还红,讷讷地说,无功岂可受禄?姑娘又笑了,你给我爹做一把壶,岂不就是有功之人了?友廷纳闷:你怎么知道我会做壶?姑娘咯咯一笑,你叫邵友廷,紫砂小名人你叫什么?我叫阿珠。姑娘说完,身影一闪,不见了。

邵友廷制铁道人刻瓜菱壶

“宜兴友廷”款

邵友廷制紫泥线圆壶

款识:友廷(盖款);福,友廷,真记,自制(把款)珠之梦

那个石榴,那些红枣,一直放在友廷的泥凳上,那么晃眼,让人生忐忑。阿珠姑娘在石榴树下的那些话,风一样飘来飘去。友廷想做一把壶送给她,而不是送给她爹。可是友廷做不出来,那些老款老式,他不想做了。有一天,他把一颗红枣放在石榴上,细细端详。他觉得那红枣,就像那阿珠姑娘肥哪嘟的小嘴;石榴,就像姑娘的圆脸。枣。早?友廷脑子里的一扇窗,突然开启了,一缕阳光,把他的心里全照亮了。阿珠是要他早早地做一把壶,去送给她爹呢!选黄金段泥,反复锤炼,器型腴润,周身谐和;圆钮,嵌盖,三弯流,圆弧把。阿珠,一粒珠。对,就叫“一粒珠”!

清末 邵友廷制一粒珠壶

爱情所成就的划时代作品

友廷把造好的壶送进龙窑里。龙窑烧了一天一夜,那么漫长的时光,把友廷的心烧得灼痛。“开窑了—!”窑汉子喊得山响。可是可是,天不作美,偏偏友廷的“一粒珠”在窑里烧坏了。友廷难过得两天没吃没喝。此后再做“一粒珠”,就找不到那份感觉了。友廷不会把自己不满意的壶送人的。来年的枣儿又红了,石榴又笑开了口。友廷又做了一把“一粒珠”。这一次,做起来非常顺手。友廷兴奋,眼皮老是跳。不知为什么,他对贫寒的日子,心里总存着一份感恩,原来,寻常慵懒的日子,是可以被这些红枣、石榴,还有阿珠姑娘那些美好的话语照亮的。他怀里揣着那把刚出窑的“一粒珠”,兴冲冲地来到阿珠家的石榴树下。他没有等到阿珠出现。阿珠的爹出来了。原来,阿珠已经出嫁了。简直像一个梦。最后,失魂落魄的友廷,把“一粒珠”送给了阿珠的爹爹。“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早点来呢?”今生今世,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壶了。”友廷喃喃地说。他当然不会知道,

“一粒珠”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一件紫砂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在他身后,千千万万把“一粒珠”滋润着人间草木、百姓苍生。

邵友廷 德钟壶

底款:谨记盖款:友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8历代紫砂名家小传2:清代名工
紫砂专家---紫砂知识大全(4)
中国紫砂茶具集锦
闲话茶器(四)邵氏家族
紫砂陶的鉴定
2016西泠秋拍丨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部分精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