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与朋友聚会,写下一篇文章,教你如何成为人生赢家

人们说的三观,通常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是每个人看待万事万物的观点和看法。而看待万事万物,又分为三种观念:乐观、悲观和达观

很多人都知道乐观与悲观,而所谓达观,是介于乐观与悲观之间的一种态度。是指心胸开朗,既不表现为满面笑容,也不表现为满面愁容,它是一种平和的人生态度。

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生赢家,看待人生都是平和、达观的。比如李白、苏轼、范仲淹,以及王羲之。

王羲之《兰亭集·序》局部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作为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召集了谢安、孙绰等军政高官共四十一位,一代名流均汇集于山阴,踏青畅饮,赋诗抒怀,好不痛快。

最后,四十一人共赋诗三十七首,汇编成集,由王羲之撰写序文。这篇序文,便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原文

这篇序文的一开头,便交代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人物以及环境感受。翻译成当代小学生作文,便是这样的: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朋友们去山里郊游。山里的风景真美啊,我和朋友们坐在河边玩游戏,太爽快了。

然而接下来,王羲之的笔锋一转——欢乐不久,便产生了深刻的悲哀:王羲之想到了人生苦短,想到了事物的衰亡。

曾经的盛况终会消逝,曾经喜欢的事物也会厌倦。即使现在大家都还活着,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但终有一天,大家都会死去,景物也会消失。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但王羲之毕竟是王羲之,怎么可能如此消极避世?王羲之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万事万物都随着时光流逝而改变,但自己对美好、对生命都有着深刻的眷恋。这种眷恋,促使他要执着地留下痕迹,来对抗万物逝而不返的时光。

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了,沧海已然变为桑田。但正如王羲之所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今天的我们,的确仍然有感于那些诗文,有感于暮春之初的美好,更有感于王羲之对美好的执着与眷恋。

人生在世,与宇宙的浩大和万物的繁多相比,生命的消逝不过是转瞬之间。但面对这人生百态,我们却可以自由选择悲观、乐观或是达观。

悲观的人,看到的是人生的生老病死;乐观的人,看到的是人生的甘甜喜乐;而达观的人,看到的是人生的春夏秋冬。

悲观的人哀叹人生步步走向死亡;乐观的人赞美人生步步迈上辉煌。可人生虽然短暂,又怎会如此单纯呢?

真正的人生,是形形色色、有悲有喜的。只有真正达观的人,才能领悟这样的人生。他们知道自己虽然无法改变生死,但他们珍惜现在。

唐代诗人张若虚有诗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岁月如江,时间如河,都会东流不返。我们短暂的一生,就像是天地间一蜉蝣。但总有一些事情是亘古不变的,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思想情趣,从来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

正如王羲之的不朽书法和情怀、情趣,历经了1600多年的沧桑变化,如今的我们不也同样“有感于斯文”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笔法:十四笔法剖析//竖版、大字、通篇《兰亭序》墨迹
王羲之“醉书”兰亭的故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谁起的,现在终于明白了!
汉听日历丨1月24日 游目骋怀 心远方能至千里
你以为此书为王羲之所写?那就错了!
《兰亭集序》备课笔记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