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中医--“火”

中医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气有余便是火”,“气”是什么?“气”是含有热量的精微物质,正常情况下一气周流的好,无所滞碍,并不会产生“火”,一旦各种原因导致一气壅滞,就会郁而化火,中医还有一句话:“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就是说,一旦身体某个地方产生郁滞了,局部“气”的密度就会增加,于是“热'便产生了,所以,“火热”只是一个表象,背后是郁结。


看看中关于除烦方子的结构:

1 栀子豉汤,治疗“反复颠倒,心中懊恼”,在用栀子清热除烦的同时加淡豆豉展放气机。

2 栀子厚朴汤,治疗“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在用栀子清热除烦的同时加用厚朴、枳实通畅腑气。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胸满;烦、惊,谵语、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在用黄芩清胆除烦的同时加用柴胡、大黄,调整气机的升降运动。

4小柴胡汤治疗“心烦、喜呕”,在用黄芩清胆除烦的同时,加柴胡疏肝;半夏、生姜和胃,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一方面疏肝理气,一方面斡旋中焦气机的升降。

5大青龙汤治疗“不汗出而烦躁”,在用生石膏清热除烦的同时,用麻黄汤开表散寒,疏通表窍。


再看黄师的“除烦汤”,在用黄芩、连翘、栀子清热除烦的同时,加用半夏厚朴汤顺降胃腑之气。


我又想到了杨栗山前辈的“升降散”,当初对这张方很难理解,言其治疗瘟疫,可是并没有什么清热解毒药,实际上本方是调达气机非常好的一张良方,是践行“火郁发之”的典范,赵绍琴老师很善于用本方变化治疗内伤杂病,可谓“神仙手眼”。本方用蝉衣、僵蚕、片姜黄等风药外展气机;用大黄内畅肠腑,郁滞的气机于是得以流动,郁结之火自然烟消云散,想到这里,我又一次体会到了“方以载道”。


所以,当我们看到“火象”时,第一反应不是去对抗它、消灭它,而是要迅速为它找出路,因势利导的治疗。因为,“阳气”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呵护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多余呢?


我在临床治疗“上火”,就是这个思路,视其郁滞原因的不同,选用相应药物,总以流转气机为主,适当伍以清热药,效果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说栀子,清火利湿,凉血解毒的中药本草
火郁胸膈,下迫胃肠 栀子厚朴汤
经方应用之栀子厚朴汤医案
坚持背诵100天《伤寒论》81 83
感冒咽喉红、舌红
大黄类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