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物都是波!宏观物质都伴随着一种波,只不过我们很难看到而已

任何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微观粒子在某些情况下会表现出粒子的特性,有些情况下就表现出波动的特性,这听起来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在我们的常识中,任何的物质都会拥有一个可以确定的状态,例如:桌子上放着一个水果,要么它就是苹果,要么它就是香蕉,或者它说是可能是世界上已知的任何一种水果,但它一定不可能既是苹果、又是香蕉,同理,微观粒子为什么可以既是粒子、又是波呢?

关于微观粒子到底是粒子还是波的争论,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关于光本质的讨论,光就是一个粒子与波矛盾体最典型的案例,例如:光的反射、折射是完全遵守经典力学的粒子运动规律的,光电效应也说明光是一种粒子,可如果将光定义成是一种粒子,光的衍射、干涉等现象却又体现出了波动的特性,所以我们无法使用绝对的、单一的粒子或者波的特性去定义光,那么我们就认为光具有粒子与波动这两种特性。

既然光子具有粒子与波动的两种特性,那么是不是其他物质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呢?

基于这种思考,著名的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研究电子的问题中经过公式推导,得出了著名的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电子波长λ=h/mv等于普朗克常数除以(电子的质量乘速度)也就是电子的动量,德布罗意证明了电子并非像是严格的实物粒子,电子本身必然伴随一种波(德布罗意波),这种波的波长就是普朗克常数除以电子的动量,更直白一些说德布罗意认为不但光子具有粒子的特性,电子也应该具有波动的特性,后来电子的衍射实验与电子双缝实验也证明了德布罗意的电子是一种波的预言,而且所有微观粒子都会伴随着德布罗意波,也就是所有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那么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总不能说微观粒子天生就具有这种粒子与波相互转化的特质吧,物理学家从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出发,似乎找到了其中的玄机,因为所有的微观粒子都会伴随德布罗意波,当德布罗意波很长时,也就是波两个波峰的距离很远,那么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就越明显,当德布罗意波长很短时,也就是两个波峰的距离很近,当德布罗意波短到一定程度时,两个波峰的距离也就趋近于无限小,那么微观粒子的粒子性就越明显,总结来说:微观粒子的粒子性、波动性与德布罗意波长有关系,波越长,波动性越明显,波越短,粒子性越明显。

既然基本粒子都伴随着德布罗意波,而粒子又是组成宏观物质的基本单元,那么是不是宏观物质也具有德布罗意波呢?

是的,所有的物质都伴随着德布罗意波,只不过微观粒子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德布罗意波表现的不明显,微观粒子对于宏观物质、哪怕是一粒沙子来说都是沧海一粟,所以宏观物质伴随的德布罗意波很小,以至于我们难以觉察,那么宏观物质伴随的德布罗意波究竟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计算一下,任何质量为m的物质都伴随着λ=h/mv的波长的波,我们假设看球的质量是1kg,运动速度是每秒5米,那么篮球的德布罗意波长就是h/1*5,h=6.62607015×10^(-34) J·s,大家可以计算一下这个数值,得出了结果就是质量是1kg,运动速度是每秒5米篮球的德布罗意波长,但这个数值实在是太小了,所以我们还是选择忽略不计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物都有波!通过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任何物质的波
万物皆波,任何物体都有波长,包括我们人类
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而不是宏观物体,那么微观和宏观的分界线在哪里?
客观上的波粒二象性是什么,从科学的角度怎样去认识?
物质波
物理学史话(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