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免疫系统是人体天然保护屏障。但某些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会反过来攻击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

近年来,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1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乳糜泻等发病率不断攀升。据统计,每五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位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目前约五千万美国人患有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专家们尚不清楚自身免疫疾病确切病因。某些人群易感性高的原因也知之甚少。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人体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病中起关键性作用。

近日,《实验医学学报》刊发论文报道了一项研究,发现携带某种基因突变的实验小鼠易患自身免疫疾病。如果同时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即会出现自身免疫症状。当研究人员应用益生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后,小鼠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正常,炎症改善,寿命延长。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自身免疫病专家艾米·迈尔斯博士在其撰写的《The Autoimmune Solution》一书中指出“80%的人体免疫系统分布在肠道,如果你的肠道不健康,你的免疫系统也不可能健康。”

肠道如何影响健康?

人体肠道不仅能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其中也寄生着数以万亿的细菌、真菌和病毒,构成了消化道微生物菌群。有些是致病菌群,有些是益生菌群,后者可促进胃肠道的食物分解、合成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并抑制致病菌生长。

当饮食不良、服用抗生素、精神压力增大或患胃肠型感冒时,肠道菌群失调,未消化的毒素和有害细菌会诱发炎症。

也有专家认为,一些人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每次接触到有害菌群时,会激发人体免疫系统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引起慢性炎症,最终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

以多发性硬化症(MS)为例,全球患病人数超过2千万。该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和视神经病变,严重时导致行走困难、肌肉无力、视力、肠道和膀胱功能受损。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人员比较了71例MS患者和71健康对照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MS患者肠道内两种菌群(不动杆菌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是健康对照组的4倍,而吉氏副拟杆菌仅为健康对照组的四分之一。

研究人员进一步把MS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肠道菌群分离后并分别注射给实验小鼠。三周内,实验组小鼠诱发脑炎症状明显重于对照组。

尽管小鼠动物模型的其他研究也验证了类似结果,专家们认为仅有动物实验结果还不够,需要人体临床试验验证。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胃肠疾病专家丹尼尔·弗里德伯格博士认为,动物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应关注肠道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有遗传倾向或存在其他导致自身免疫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

如何保持肠道菌群的最佳状态?

健康良好的饮食是保持肠道菌群健康的最佳方法。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扁豆或豌豆等),以及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和大酱),有助于肠道益生菌生长。

2016年《科学》也刊文报道了除上述食物外,咖啡、茶和葡萄酒也可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

而高糖食物(如全脂牛奶和苏打水)则有碍肠道益生菌生长。研究显示,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如肉类和奶酪)能改变人体肠道微生物群,促进与炎症相关的菌群生长。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也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平衡。这些药物可能同时杀灭致病菌和益生菌,使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数量在抗生素使用后数月内无法恢复正常。所以,请慎用或避免滥用抗生素。

此外,制酸剂(如抗酸药和质子泵抑制剂)和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也会影响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

目前,对益生菌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尚不清楚哪些菌群对人体有益,哪些人群需要何种菌群。多数医生建议应当通过食物获取足够的益生菌,而非额外补充。

如果你正在服用抗生素或其他影响肠道菌群的药物,建议适当补充肠道益生菌剂(如乳酸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但务必在你的主诊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生素”已被限制,你还不知道么?
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肠道菌群
研究人类的微生物群系可能引起一场人体健康革命吗?
专家观点:防治感染,需保护肠道微生态
美国、台湾新研究发现:疾病的根源或在肠道
吃细菌?还能减肥?!别怕,赶快抱紧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