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爱吃动物油和饱和脂肪?

胆固醇的“冤案”牵连了其“直系亲属”-脂肪家族,让人“谈脂色变”,特别是恐惧动物油及其中的饱和脂肪酸。笔者曾经也认为所有脂肪可能有害,一度认为动物油和饱和脂肪有害,而植物油和不饱和脂肪有益。然而,笔者最后却从人类学中发现,动物油和饱和脂肪是最健康的,植物油(特别是植物黄油)才是最危险的脂肪。因为人类食用动物脂肪的历史有数百万年,并且得以进化;而我们大量食用植物油的时间只有几十年,并且变得百病缠身。笔者所走过的弯路,正是整个营养学界所走过的弯路。近二十多年来,威力特(Walter Willett)教授一直是哈佛大学的首席营养学家,他最初推荐吃低脂饮食,后来建议避免饱和脂肪,如今只告诫人们小心反式脂肪酸等少数人工加工的有害脂肪。威力特教授坦诚,他过去的建议是错误的。而而错误的饮食建议是可以害死人的,例如推荐吃植物黄油会损害心脏。看来,除了医生,营养学家“杀人”也不用刀啊!

至于说动物油或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脂和堵塞血管,与事实恰恰相反。在笔者直接或间接指导的肥胖或“三高”人群中,当增加肉食、减少主食后,几乎所有人的“三高”指标得到改善,包括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下降,HDL上升。国外临床观察和实验表明(参看阿特金斯的《新饮食习惯》、William Davis的《Wheat Belly》以及Gary Taubes的《The Diet Delusion》等著作),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饮食或饱和脂肪酸会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高脂血症的元凶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精制的糖和淀粉—它们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未曾吃过的加工食品,会造成脂代谢紊乱。

在对22个国家进行的饱和脂肪酸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增加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心脏病死亡的人数。饮食中含饱和脂肪酸最多的国家,心脏病的死亡率最低。例如,挪威人和荷兰人饮食中含很多动物脂肪,他们心脏病的发病率却很低。法国人饮食中含的饱和脂肪酸最多,心脏病发病率却是欧洲国家中最低的。智利人饮食中含饱和脂肪酸很少,心脏病发病率反而很高。

联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结果证实: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皆显示,低脂饮食可增加脑溢血发生的风险。对于易患中风和高血压的小鼠,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可降低它们的血压、降低中风发生风险。低脂和低动物蛋白饮食的社会,例如传统日本人,具有出血性中风高发的倾向。在日本,胆固醇水平低下的人具有患中风的高度风险,特别是那些患有高血压的人。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日本脑中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而就在期间,日本人脂肪摄入占总热量的比例从10%上升到25%,且增加部分主要是动物脂肪。在一项发表在2004年《中风(Stroke)》杂志上的研究中,对3731名日本人追踪17年(1984-2001)后发现,与低水平摄入组相比,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摄入组发生脑梗死亡的风险减少了60%以上。在脂肪中,只有动物脂肪具有保护作用,植物油没有贡献。笔者以为,鉴于目前国人脑中风发病率全球第一,我们应当以日本经验为戒!

从菲律宾到斯里兰卡,椰子油曾经是许多太平洋岛国的主要食用油,心脏病发病率却很低。而椰子油中90%以上的脂肪酸都是饱和的。斯里兰卡人数千年以椰子油为主要脂肪,心脏病发病率全世界最低。20世纪50年代,有研究人员给实验动物喂食氢化椰子油,结果受试动物出现高脂血症。这使椰子油从此沾上“坏名声”,成为继动物油之后的另一“替罪羊”。但致心脏病的真凶是加工椰子油中的人造氢化油。天然椰子油不仅无害而且有益,特别是其中的月桂酸,无须胆汁即可消化,与母乳脂肪成分类似。(参看妮娜﹒普朗克的著作《吃好不求医》等。)

从热量来看,母乳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占54%),且主要是饱和脂肪酸,表明饱和脂肪酸终生都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脂肪。在人体大部分细胞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酸通常占到75%-80%。在细胞线粒体里,饱和脂肪酸可以完全燃烧,直至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任何毒素或垃圾。

笔者的考察研究表明,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的百岁老人过去以猪油为主要食用油,日本冲绳岛的百岁老人曾经也主要吃猪油,而那时他们都苗条健康,几乎没有心血管疾病。猪油等动物脂肪不仅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而且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心血管、牙齿骨骼和整个身体健康。

人类学告诉我们,数百万年以来,人类的祖先以狩猎为生,肉食、内脏和骨髓中的脂肪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人体完全适应对动物性食品的消化吸收,包括对天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处理。在渔猎部落,肥胖、“三高”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几乎是不存在的,证明动物油和天然饱和脂肪酸是无辜的。心血管疾病是农业出现后的文明病,在工业时代加速流行起来,人造饱和脂肪酸(氢化油或植物黄油)和精加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大豆油和玉米油)等可能要为此负责。(参看英国医学家T. L. Cleave的名著《Saccharine Disease》和美国营养学家Artemis P.Simopoulos的著作《欧米伽膳食》(译文简体版)等。)

现代研究发现,在动脉血管斑块里,脂肪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斑块的脂肪主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超过50%,饱和脂肪酸只有1/4左右。饱和脂肪酸拥有最稳定的化学结构,最不容易被氧化破坏。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容易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被氧化破坏,从而酸败变质,进入人体后在血管中形成斑块。在笔者看来,如果把饱和脂肪酸比作“不锈钢”,那么不饱和脂肪酸就像容易生锈的“铁”。

根据美国作者Paul Jaminet博士和Shou-Ching Jaminet博士在《Perfect Health Diet》一书中提供的资料,实验表明,给小鼠喂食占总热量27.5%的酒精,吃玉米油(精加工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小鼠出现严重肝病,而喂食可可脂(饱和脂肪酸)食物的小鼠安然无恙。此外,动物体内细胞膜的饱和脂肪酸越多,其寿命一般越长。例如,大鼠通常活不到5年,而鸽子最多可以活到35年左右。原来,鸽子体内细胞膜中的饱和脂肪酸比例远高于大鼠。Paul Jaminet博士和Shou-Ching Jaminet博士得出结论说,天然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和椰子油)是最为安全的食用油,其次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或山茶油)。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耐高温而不易被氧化,进入体内后可延长细胞膜寿命,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目前,瑞典等部分西方国家已经率先调整膳食指引,鼓励人们食用高脂肪(包括饱和脂肪酸)、低碳水化合物的食品。2014年,瑞典卫生技术评估委员会(Swedish Council on Health Technology)已经承认,高脂饮食可以改善血糖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升高HDL胆固醇。(讽刺的是,瑞典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出(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宝塔的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抛弃动物油,改吃植物油|营养学的大惨案...
BMJ: 跌破眼镜!胆固醇降得多反而增加死亡率!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健康?你可能是被误导了
你还沉浸于20世纪最大的谎言之中吗?
炒菜油炸,最好用这5种油,千万别用大豆油,风险太大了
家里炒菜,用什么油最好?|这种油又便宜又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