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个传承千年的有效习书法,看完开悟!

(本文同步音频)


关于如何练字,众说纷纭。在《书谱》中,孙过庭已经总结出来10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不同的人来讲,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关于态度

“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往往自作聪明的人多不愿意努力用功,认为陶潜说的不求甚解就是自己的座右铭,但其实人家自谦了一把,你非要当真,到最后成为笑柄。用功,也分为动手和动脑,只动手不动脑,属于苦功,效率低;只动脑不动手,属于巧功,没什么效率还会自能的不行。诸友戒之。


关于练功夫

“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滚瓜烂熟是基本功,熟能生巧,巧而后精,精而后能有创新。其实这个对古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的环境可以让他们随时接触到毛笔,而我们就不同了,你算算,每天真正你和书法在一起的时间有多久,哪怕上茅房的时候拿出来手机读读帖,加一起,你对这个“情人”真的了解吗?



关于阶段性的重点

“勉之不已,抑有三时”


孙老师认为,学习书法有三个大的阶段,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能够“平正”,要规规矩矩的,能规规矩矩之后,要去学习如何“险绝”,能够做到“险绝”之后,“复归平正”,以至于“人书俱老”。


也就是说,先要把古人的技法老老实实的学过来,再去学习如何活学活用,并且能够造险破险,学习技法之上的阴阳之道,最后就需要书外功夫来滋养书法,去经历、去体会、去审美、去反思,直到可以由内而外发出独特意味。


王羲之晚年的书法,平淡冲和;怀素晚年的书法,平淡冲和;再到弘一法师、于右任,技法简单至极,但所传达出来的大道至简的审美意境着实让后人难以企及。


关于意念与动作

意在笔先,谋而后动


王羲之就说过:“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思成矣”。写之前,脑子要有概念,但这个其实也有两重境界:入帖之境,下笔前要去想帖上的特点;出帖之境,下笔要思考通篇的感觉、风格、布局和安排,而不用去考虑具体的某一笔应该怎么写,所谓的忘笔之境,在乎已经烂熟之后的随意“调用”。



关于临帖与读帖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但如何察,如何拟,不知可有人深思过?

在孙老师看来,执、使、转、用即是最基本的技法:执,即为执笔的方法;使,即上、下、左、右的直线运笔方法;转,即弧线、折线的运笔方法;用,即字法,如何穿插避让。用上述四个基础方法去研究帖,再尽可能的临摹相似。也是脑子决定手。


关于用笔、结字的质量

“务存骨气”


“骨气”历来是评价书法水平高低最重要的词汇之一,但什么是骨气,又显得虚幻不可端倪。其实,有两个方面,在于力感和气息,“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清人沈宗骞语),所以就如我之前所说,中国的艺术,都可以用气来表达,那么用笔和结字的气又如何表达?前者在于牵丝映带,让点画之间的呼应使得行气游走其间;后者在于上下呼应、左右揖让。



关于个人偏好

“独行之士,偏玩所乖”


李后主说,历代的大家们,学习王羲之,但都只学了右军的一面而已。比如说虞世南学到了王羲之的美韵,但不够俊迈;欧阳询学到了力感,但不够秀润;褚遂良学到了王书的意味,但缺少变化;薛稷学到了清丽,但又很拘谨;颜真卿学到了筋骨,但又粗率;柳公权学到了骨力但又生犷;李邕学到了气质,但体格不及王书;张旭学到了法度,但太过于狂浪。所有后世的大家,只有王献之都学到了,不过太过于“惊急”,显得不够蕴藉。


以上可以看出,每个人其实对美都有自己的偏好,不同的是,大师们会沿着自己的偏好深入去挖掘前人的经典,滋养自己,而俗士却是“左右逢源”不肯下功夫深入,满纸狼藉,俗陋不堪。


关于五体

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


学习书法,当然越全面越好,不仅要学五体,也要通晓汉字,才能熔铸和启发。但我还是要强调,现代的普通人,先写好一、二体,随着认知水平和书写能力的提升,有目标的补全五体,更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现状。



关于执笔与运笔

“穷变态于毫端,合性调于纸上”


执笔强调的是能够活,但需要找好支点,手指与手腕如何配合,手腕与手臂如何配合,手臂与身体如何配合,是不同尺幅下的选择,需要去尝试和体会。


运笔其实会更重要一些,所谓的千里阵云、千钧弩发、万岁枯藤等等都是通过运笔的调节来实现的,然而所谓的提、按、使、转、快、慢等等都需要在书写中去体会。正如沈尹默所言:“此事需从实践中检验,始能体会正确。”


关于入帖与出帖的用笔

从“未窥堂奥”到“心手无间、忘乎楷则”


关于这个问题,请移步浏览这篇文章《这10条用笔建议,帮你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谱》解说
孙过庭书谱释文
略论孙过庭《书谱》墨迹的艺术价值
《书谱》白话文 2
孙过庭《书谱》欣赏
孙过庭《书谱》翻译,看后境界必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