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小军《唐诗说唐史》

以东南财富以及汉文化维持的以长安为中心集团外,尚有河北藩镇独立团体,与中央无隶属关系,民间也无汉族文化影响。安史之乱后,虽号称一朝,实为二国。李翱《韩公行状》提到镇州之乱,望之若回鹘吐蕃。

  •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贞观之治

杜牧《过魏文贞公宅》讲的是唐初封德彝与魏征的一次庭辩,辩论的主题是治国方略,应该是法家还是儒家为主。魏征以性善论赢得李世民的认可,才终于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所以杜牧感叹封德彝没有亲眼看到太平盛世。这一事件一方面反映唐朝任贤与从谏风气,譬如魏征、马周之事,统治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才有了李杜天生我材必有用、致君尧舜禹那种信念;一方面也反映出唐朝言论自由之风气,即使有许多批评政治的抒情诗,绝不可能产生类似清朝文字狱。

  •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遥想长安故都。长安附近有河汾之地,王通隐居十年有了河汾之学,重新发明了失落已久的先秦儒家的人性本善、人性平等的人性思想和民本民贵君轻、君权有限合法性、君臣关系相对性的政治思想。扭转了汉儒以来性善恶混及人性三等说、屈民伸君说、君权神授说、尊君卑臣说。

门人有薛收、魏征,对贞观之治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魏徵对达成贞观之治,作出决定性贡献。在贞观君臣决定唐朝政治方向是采取儒家民本仁政,还是采取法家高压统治的辩论决策中,魏徵所依据的由王通重新发明的先秦儒家人性思想,发生了决定性作用。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朝的开拓西域

公元737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劳军途中写下此诗。构图精美,诗画合一,描述边境景象宏伟壮阔,也能看出边境平安,国势强盛。其中这句“大漠孤烟直”提到的孤烟应该是平安火,“长河落日圆”点明这平安火的报信时间为落日时。烽火是边塞重要的景观,望见烽火会联想到战斗也会联想到思乡,不论敌人从何入侵都会第一时间通报,保护丝绸之路。“征蓬出汉塞”意思是比汉朝的疆域还要大,一种盛世自豪感油然而生。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

当时西域许多乐器传入,胡琴、琵琶、羌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及其平定

司马光在《温公读诗话》中提到“山河在,明无余物;草木深,明无人矣”。安史之乱的造成有诸多方面原因,其中安禄山本人善投机、装憨,唐玄宗也热衷拓疆(武皇开边意未已)。李白曾在安史之乱前夕到幽州,察觉是杀机一片,平判后“河朔三镇”成为心腹大患。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皇权衰落。王叔文供职翰林院,处金銮殿西,于天子一墙之隔。

王叔文集团的骨干有刘禹锡和柳宗元。

主要的政策一方面是除宫市,除进奉,减轻了人民负担;一方面谋夺宦官兵权;还有一方面试图抑制藩镇,尤其是河北三镇,柳宗元曾为此作《封建论》。

革新之败,结果二王死,八司马遭贬。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展示了诗人不傲不屈,正是柳宗元自我人格的写照。刘禹锡在《秋词》中感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足可见其战斗精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还是与其在玄都观所作的诗有关

意义:改革积弊,加惠穷民。

后柳宗元在《与韩愈论史官书》批评韩愈不作为,韩愈编修史书直言其实,可见韩愈还是有卫道精神的。韩愈作《师说》柳宗元作《答论师道书》声援。二人友谊可从《柳子厚墓志铭》可知一二。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朝的衰亡

李商隐此时足见唐衰之势。王叔文改革后,宪宗任用李、裴度,稍有振作,唐朝暂时统一。后来宪宗越发骄侈,迎佛骨一事还被韩愈上疏反对,最后贬至潮州。宪宗死后,唐进入后期,皇帝昏庸、宦官擅权、朝官党争、藩镇割据。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牛李党争。牛党代表新兴庶族地主进士出身,李党代表北朝以来的山东士族以门荫入仕。

  •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唐霸的中书、门下制度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唐朝的均田制

均田制基本是计口授田。实行租庸调制减轻人民负担,减轻人身依附。在此基础上府兵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别业增加,佛道的田庄发展都破坏了均田制。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的科举制度

作者孟郊46岁才中进士,不禁有感而发。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贞元十六年只有17人中进士,每年约千人应举)基本都是少年天才。

参加科举的考生有三类:各级官学、乡贡、制举。考试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主要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科主要考帖经(默写)、口试(注释)、策论(作文),百人中能取10~20人,以门阀子弟为主。进士科主要考察诗赋和试策,在千人中大约10~30人,以寒门为主。

当时行卷与温卷之风盛行,例如《出塞》《枫桥夜泊》都是有名的行卷,那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可见有时候科举拼的也是人气。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代士子的漫游

唐士子的漫游与诗歌和科举有关,唐人不以干谒为耻,如陈子昂。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士人的从军与出塞

唐前期,边塞承载着士人们的激情与功名。岑参先后任节度使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幕僚,唐朝重战功即使是科举入仕也要走从军之路,能有军功,当然前提是唐朝前期军事强大能打赢有军功。“功名只向马上取”“功名须及早”。高适同样如此“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当时士人出塞之风蔚然,包括骆宾王、陈子昂、李白。

中后期,士人的价值取向各异,由宪宗到哀帝,653位进士中有432人入幕藩镇,包括不得志的诗人如李益,韩愈著名的《送董邵南序》和柳宗元《送从弟谋归江陵序》也反映的是同样问题,尤其韩愈眼见大批士人欲求于“不奉朝命”的藩镇,欲为朝廷广招人才,替自己与他人抒发怀才不遇,赞董生隐居行义,也对刺史不推荐感到遗憾,劝在燕赵之士归顺。当然,也有不愿丧失立场与中央抗礼的,如张籍、王适等人。

唐诗中的边塞豪歌,也因此分为两种不同情感。初唐时意气风发,豪迈昂扬;中晚唐趋向内敛,未有轻扬自足姿态,更多是一种怀才不遇。总体上边塞诗展示了绝域风光,记录了迥异于内陆的边疆风情习俗(宴饮、乐器)。士子们怀土思亲,都是抛弃妻子万里戍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士人也观察军士生活,感叹赏罚不一的现象。也有对战争残酷的冷静思考。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代士人的求仕与隐逸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从服饰看唐代官员的等级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的流刑和官员的流放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的教育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雨人——唐诗中的节令风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极简史:29首巅峰唐诗,重温大唐盛世289年
唐末五代士人“入幕成风”!为什么士人都会选择成为节度使僚属
大唐第一斗士,河南人
唐诗传奇:最好的诗歌为何出现在盛唐
这29首巅峰唐诗,看尽大唐289年历史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世家大族为何也随唐朝一起走向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