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太极打手要法》肆

《杨家打手要法》肆

马有清 可道分享 5月1日

(接上一篇《杨家打手要法》叁)

十五、太极功系的太极拳打法

太极功系的太极拳打法主要有发、拿、打、化。除此主外还有抓筋、按脉、断骨、截膜、擒拿、闭穴等多种手法。

应对时太极拳所攻击的部位,与其他拳术所攻击的部位大体相同。惟太极拳重点攻击的部位有:头顶、两耳、咽喉、中脘、两肋、前阴、腰肾、尾闾等处。然学者不可以轻试,以免伤人。至於断肢如:折指、剪腕、创肘、断肩、蹴烃、踢踝、跐踏足趾等法,亦不可轻试。至於擒拿之法,即以轻巧之法制人於反背(反关节),再加之刚劲,断其筋骨,更不应轻试於人。太极拳击点之穴位诸如:死穴、哑穴、晕穴、闭穴、咳穴等,多位於眉间之“印堂”、胸部之“华盖”、肩部之“肩井”、腹部之“中脘”、胎部之中“环跳”、档部之“会阴”…‥等处。点穴法虽多已失传不用,但学者仍不可以轻试。至於太极拳的拋掷手,即发放手,其所攻击之部位与上述杀伤手之部位类同,只是不使用刚劲、重手,而是牵动对方使其失重,令其跌仆而已。

十六、太极功系的太极拳打法之三层次

太极功系的太极拳之打法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打法是势打,即用“势”和“招(著)”去打击对方。所谓“论一势之得失、求一招(著)之胜负”,这只是初级功夫。

用“势打”时应注意的是:必须看管住对方的上下肢,即要看管住对方的手、肘、肩和足、膝、垮,以防对方的攻击。故“势打”有必须管手和管腿之说。

第二层次打法是劲打,即不论对方用甚么势、甚么招、甚么力,我只用劲去应对时,则无须管对方的手或腿。所谓“不用顾盼凝合,信手而应”也。

第三层次打法是气打,……,此打法近乎“阶及神明、应物自然”矣。

十七、略谈打手中的拿法

太极功系里“拿法”也是打手重要的手法之一。拿者,擒拿也。“拿法”是以轻巧之劲,使对方的一些关节,如掌、腕、肘、肩、腿等部位,反背其关节而加以擒制之谓也。对方被“拿”则无反抗之能力,听任我之“发打”。若施以重手,则断骨截膜矣。

“拿”关节有正、反拿法之分。如拿腕,顺其势向内旋拿者为正拿法。反之,顺其势向外旋拿者为反拿法。应对或练习推手时,如拿住对方任何部位,在拿之后必须加以“穿劲”。如无“穿劲”,则容易被对方滑脱。

擒拿之法,在各家拳术里,皆有其独特之处。在与他人应对时,必须注意不可被他人擒拿住。应当在被擒拿之前及时抽走为妙。假若自己的手腕被拿,则应顺对方手的开口处,即小指侧抽走。切勿由其手的闭口处,即大指虎口侧抽走。盖因对方小指侧易开,而对方大指虎口处难抽之故也。

十八、论“掌”法

太极功系和其他拳种一样,在掌法上有各种掌形。如:势功里有平掌、立掌、侧立掌等。

其他拳术又有柳叶掌、鹰爪掌、虎爪掌等。在掌的用法上,不外是上掛、下劈、左摆、右抹、中按等法。上述种种为武术中“掌”的共性。

太极功系的掌法,除有拳术的一般共性之外,还有它的特殊性,就是它既有掌之用法,又有劲之用法。

大极功系的掌法,除斩、截、劈、剁等重手外,还有指、掌、腕三节之用。故掌有“一掌四用”之法,即:点(指)、击(指根)、推(掌心)、按(掌根)四法。应用时掌的四劲要连发,故有“四法归一”之说。

大极功系的用架(快拳)的“杈子手”,主要以“指”为其用。要求劲由指发,无坚不入,杈子手又分单杈手、双杈手、连三枚、上下杈、左右杈等,变化多样,堪称一绝。

太极功系练者如遇上述各种掌法时,以“一砍破四用”之“砍”法破之。砍劲须於操功中求之。

十九、论“钩”法

太极功系里的“钩”法之用,世间多不知晓。盖因前辈先师们很少向外界公开之故。太极功系势功里的钩法,主要有实钩与虚钩之分。实钩为松腕五指下垂,五指尖聚拢实;虚钩为松腕五指下垂,五指尖虚拢。“钩”法有六用:

1、钩:以小指指根,向内旋钩拿。

2、掛:以腕根下掛,以备发放。

3、锯:以腕之尺骨侧,向下贴紧而锯之,今对方下仆。

4、错:以腕之尺骨侧向上反旋而错撮之,令对方反仰而倾跌。

5、抖:以腕之挠骨侧,向上抖击对方之头面,或贴紧而抖放之。

6、弹:以大指向上向后反弹,用於发放靠劲,弹指之谓也。

二十、论“拳”法

拳者,捲拢五指而紧固之,以其击对方,谓之拳或捶。拳之形分“掐拳”即五指聚拢,大指扣於二、三指之中节;“钉拳”即五指平拢,将中指之第二节突出;“豹拳”即各指之第三节伸直,仅钩曲五指之上二节。太极功系里拳法之用,亦与其他拳术类同。

但世传太极功系的拳法,有以下“五捶”之用:

1、搬栏捶:搬拦捶分进和退的搬、拦之用法。捶法为扣打之点。捶,即崩捶也。

2、肘底捶:肘底捶分立捶和平捶。立捶以拳面向上拋击;平捶是以拳面向左右拋击。此捶即衝捶也。

3、撇身捶:此捶妙在身法上之撇身。用法是攻击由身背后的入侵者。此捶为劈捶。

4、指裆捶:此捶向前下扣击对方之阴部。指裆捶即撞捶也。

5、栽捶:此捶乃下砸之用。栽捶即砸捶也。

二一、论“腿”法

太极功系里十分重视腿功的练习。太极功之势功“定势”练法和太极功多种桩功,目的是练腿的稳定。

练者须於腿桩稳健之后,才开始练习腿法之用。大成先师张三丰,在“十三势”之外,加入了七种腿法、即分脚、蹬脚、二起脚、披身踢脚、转身蹬脚、十字摆莲脚、双摆莲脚,使太极拳“十三势”,又融入了腿功之用。

太极功里另有腿功操练法,如左右钩踢、左右斜弹、盘踢钩掛、钩掛外旋等腿功。这些腿功,无论是踢、是弹、是盘、是掛、是旋、是蹬……全部是短腿的用法。在应对时很少使用高腿,因为用高腿的危险性较大。

太极功系要求以腿当手之用。腿上也要练好粘黏连随和发捆打化等功夫。这些都是太极功系里独特的腿法也。

二二、论“膝”法

太极功系对膝的训练也十分重视,要求将膝练得既灵活又坚韧。因为在练势功或打手应用时,无论自己的身步是进退、转移、腾挪、应战全赖膝之纵横前后。

正如拳论所说:“踪之於膝”也。太极功用架(快拳)中的凌空腾跳步为疾速进击之术。又如二起脚(俗称二起蹦子),为快速连踢之法,这些技术都须要膝部的敏捷与坚韧。

“膝”之打法有撞、摆、顶、拨等。与人应对时,如须发腿,一般应在发腿之前,先加以膝打。然后再顺其势之走向以腿法击之。

太极功系里有练习“推腿”的功夫。推腿如推手,即两人在练习时、以腿相贴,而后进行往復推揉之训练。其目的在於训练腿部的“粘黏连随”和“发捆打化”,以备应对时之用。

二三、论“足”法

太极功系里有多种“足”的用法。足趾、足掌、足底、足跟各司其用。盖因足为人身之根,诸功之母也。

太极功系要求:足趾要松,其用法以钩、以拨为用;足掌以踢、以摆、以拨为用;足底以截、以踏、以踩为用;足跟以蹬、以盘、以掛为用。变化之多,犹如手掌之用也。

而其要者,太极功要求无论势、劲,必须皆由根(足)发。“根起根落”,“万变不离其根”。正如拳论曰:“其根在於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足的重要性明矣。

太极功中有步功名“九宫八卦连枝步”。其步法轻灵奇巧、变化环生、疾徐有度、攻守皆宜。练太极功者应精熟之。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氏全佑老架太极拳散手精微歌诀
30年后的太极心得
《杨家打手要法》
太极秘要/内功修炼三步骤
关 于拳 谚
《杨家打手要法》捌——打手理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